【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纤汽车前扰流翼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前扰流翼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碳纤汽车前扰流翼。
技术介绍
[0002]扰流翼,属于汽车空气动力套件中的一部分。扰流板包括前扰流翼和后扰流翼两种,分别用于安装在汽车前端和后端。现有的前扰流翼在行驶过程中所受风阻大,容易影响汽车在行驶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有,现有的前扰流翼的结构合理性欠佳,很难组装和定位。
[0003]因此,本技术专利申请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碳纤汽车前扰流翼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碳纤汽车前扰流翼,其有效降低汽车的前侧在行驶过程中所受到的风阻,符合空气动力学,保证汽车行驶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同时,使得导流槽的容积增加继而容纳较多在行驶时的逆向风力,进一步降低风阻和风噪。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碳纤汽车前扰流翼,包括有本体,所述本体为复合碳纤维材质;所述本体包括有底板,所述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汽车前扰流翼,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本体,所述本体为复合碳纤维材质;所述本体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呈开口朝后的C形结构,所述底板具有首尾相接的第一C形边、左侧过渡边、第二C形边和右侧过渡边,所述第一C形边位于第二C形边的前方;所述第一C形边一体向上弯折往后延伸形成有C形翻边,所述C形翻边沿第一C形边延伸方向设置,所述C形翻边包括有开口朝后的弧形部以及一体连接于弧形部的倾斜部,所述弧形部的下端一体连接于第一C形边,所述倾斜部呈自前往后倾斜向下布置,所述倾斜部的后端与底板之间保持间隙;所述第二C形边一体朝后延伸形成有若干安装耳部,所述安装耳部沿第二C形边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安装耳部的外周缘一体向上延伸形成有第一挡边,相邻第一挡边之间通过第二挡边一体连接;所述C形翻边和底板两者的内侧面之间围构形成有具有左端开口、右端开口以及后端开口的导流槽;所述左侧过渡边一体向上延伸形成有左侧封边,所述左侧封边一体连接于C形翻边的左端,最左侧的第一挡边通过第三挡边分别一体连接于C形翻边的左端和左侧封边;所述右侧过渡边一体向上延伸形成有右侧封边,所述右侧封边一体连接于C形翻边的右端,最右侧的第一挡边通过第四挡边分别一体连接于C形翻边的右端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元利,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艾可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