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取料装置的水热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1416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取料装置的水热反应装置,由水热反应罐、取料装置和循环泵组成;水热反应罐内设计过滤器和加热器,取料装置内设计有隔料过滤器、外部设计有隔离阀和料阀,循环泵出入口设计有四个阀门以起到换向功能;水热反应罐通过所述隔离阀和取料器相连,循环泵分别过滤器和隔料过滤器分别与水热反应罐和出料装置相连。该反应装置的运行原理为:通过隔离阀,将水热反应罐与取料器隔开,以实现装料;然后,打开隔离阀,通过循环泵水流方向的控制以及和过滤器的配合,使原料进入水热反应器;至反应完成后,再通过循环泵水流方向的控制以及和过滤器的配合,使反应产物进入取料器,再通过隔离阀进行取料,如此重复。如此重复。如此重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取料装置的水热反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热解反应设备,具体为一种有取料装置的水热反应装置,应用于园林废弃物制备生物炭的水热反应。

技术介绍

[0002]使用水热法,以园林废弃物制备生物炭时,除了生成生物炭之外,还生成了很多副产物,这些副产物,大都溶进了水中,从而使得反应介质复杂化。为了不带来干扰因素,作为反应介质的水,通常都是一次性使用。水的成本虽然很低,但水中所含有的热量,则成本很高。
[0003]近年的研究表明:进入水中的副产物,非但不影响生物炭的制备,反而有正向的影响。基于这些研究,本申请设计了一个反应装置,能够避免反应介质的反复加热和冷却,从而大幅度节约能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园林废弃物制备生物炭的水热反应的设备。
[0005]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有取料装置的水热反应装置,由水热反应罐、取料装置和循环泵组成;水热反应罐内设计过滤器和加热器,取料装置内一端设计有隔料过滤器、另一端设计有隔离阀和中部设计有料阀,循环泵出入口设计有四个阀门以起到换向功能。具体连接为,取料装置一端通过隔离阀与水热反应罐的下部料口连接,取料装置中部设有料阀;循环泵的进口与阀门Ⅰ和阀门Ⅳ的一端并接,循环泵的出口与阀门Ⅱ和阀门Ⅲ的一端并接;阀门Ⅳ和阀门Ⅲ的另一端与取料装置另一端内的隔料过滤器并接;阀门Ⅰ和阀门Ⅱ的另一端与水热反应罐内上部的过滤器并接。
[0007]该反应装置的运行原理为:通过隔离阀将水热反应罐与取料装置隔开,以实现装料;然后,打开隔离阀,通过循环泵水流方向的控制以及和过滤器的配合,使原料进入水热反应罐;至反应完成后,再通过循环泵水流方向的控制以及和过滤器的配合,使反应产物进入取料装置,再通过隔离阀进行取料,如此重复。
[0008]反应装置按以下步骤运行:
[0009]步骤一、启动:将作为反应介质的水加入水热反应罐,关闭所有阀门,将水热反应罐加热到一定温度;
[0010]步骤二、装料:打开料阀,将反应原料加入取料装置,关闭料阀;
[0011]步骤三、进料:打开隔离阀,开启循环泵,使水热反应罐中的水依次流过过滤器、循环泵、隔料过滤器、隔离阀,通过水流,将原料带入并滞留于水热反应罐内;
[0012]步骤四、反应:关闭隔离阀,开启加热器,使水热反应罐按设定的条件进行反应,直至反应结束;
[0013]步骤五、出料:打开隔离阀,开启循环泵,使水热反应罐中的水依次流过隔离阀、隔
料过滤器、循环泵、过滤器,通过水流,将反应产物带入并滞留于取料器中;关闭隔离阀及其所有阀门;
[0014]步骤六、取料:打开料阀,将反应产物取出取料装置,关闭料阀;
[0015]步骤七、重复:重复步骤二至步骤六;如此循环,形成连续生产。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述的有取料装置的水热反应装置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避免反应介质的反复加热和冷却,从而大幅度节约能量。
[0017]本技术设计合理,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8]图1表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

水热反应罐,11

过滤器,12

加热器;2

取料装置,21

隔料过滤器,22

料阀,23

隔离阀;3

循环泵,31

阀门Ⅰ,32

阀门Ⅱ,33

阀门Ⅲ,34

阀门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1]一种有取料装置的水热反应装置,如图1所示,由水热反应罐1、取料装置2和循环泵3组成;水热反应罐1内设计有过滤器11和加热器12,取料装置2内设计有隔料过滤器21、外部设计有料阀22和隔离阀23,循环泵3出入口设计有阀门Ⅰ31、阀门Ⅱ32、阀门Ⅲ33、阀门Ⅳ34等四个阀门,以起到换向功能;水热反应罐1通过隔离阀23和取料装置2相连,循环泵3分别通过过滤器11和隔离过滤器21与水热反应罐1和出料装置2相连。具体为,循环泵3的进口与阀门Ⅰ31和阀门Ⅳ34的一端并接,循环泵3的出口与阀门Ⅱ32和阀门Ⅲ33的一端并接;阀门Ⅳ34和阀门Ⅲ33的另一端与取料装置2另一端内的隔料过滤器21并接;阀门Ⅰ31和阀门Ⅱ32的另一端与水热反应罐1内上部的过滤器11并接。
[0022]反应装置按以下步骤运行:
[0023]步骤一、启动:将作为反应介质的水加入水热反应罐1,关闭所有阀门,将水热反应罐1加热到一定温度;
[0024]步骤二、装料:打开料阀2

2,将反应原料加入取料装置2,关闭料阀2

2;
[0025]步骤三、进料:打开隔离阀23,同时,打开阀门Ⅰ31和阀门Ⅲ33、关闭阀门Ⅱ32和阀门Ⅳ34,开启循环泵3,使水热反应罐1中的水依次流过过滤器11、循环泵3、隔料过滤器21、隔离阀23,通过水流,将原料带入并滞留于水热反应罐1内;
[0026]步骤四、反应:关闭隔离阀23及阀门Ⅰ31、阀门Ⅲ33,开启加热器12,使水热反应罐1按设定的条件进行反应,直至反应结束;
[0027]步骤五、出料:打开隔离阀23,同时,打开阀门Ⅳ34、阀门Ⅱ32,开启循环泵3,使水热反应罐1中的水依次流过隔离阀23、隔料过滤器21、循环泵3、过滤器11,通过水流,将反应产物带入并滞留于取料器2中;关闭隔离阀23及其所有阀门;
[0028]步骤六、取料:打开料阀22,将反应产物取出取料装置2,关闭料阀22;
[0029]步骤七、重复:重复步骤二至步骤六;如此循环,形成连续生产。
[0030]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
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取料装置的水热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热反应罐(1)、取料装置(2)和循环泵(3);所述水热反应罐(1)内设有加热器(12)和过滤器(11);所述取料装置(2)一端通过隔离阀(23)与水热反应罐(1)的下部料口连接,所述取料装置(2)中部设有料阀(22);所述循环泵(3)的进口与阀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中张成梁姚晶晶穆真
申请(专利权)人: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