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气水双模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1147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气水双模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塔、循环泵、风机、水箱、翅片管;所述水箱内部安装翅片管,水箱底面开设水箱冷凝水入口,水箱顶面开设水箱冷凝水出口,所述水箱侧面开设流体介质入口、流体介质出口,同时翅片管的入口与水箱的流体介质入口连接,翅片管的出口与水箱的流体介质出口连接;所述冷却塔具有冷却塔入口、冷却塔出口,所述水箱的水箱冷凝水出口通过第一冷却管连接冷却塔入口;所述循环泵具有循环泵入口、循环泵出口,所述冷却塔的冷却塔出口通过第二冷却管连接循环泵入口,循环泵出口通过第三冷却管与水箱的水箱冷凝水入口连接;所述风机具有风机出口,所述风机出口与第三冷却管开设的旁通孔连接。实现高温、高压流体介质的温度能够下降,满足后端对液相的分离,保障气体的干度的目的。保障气体的干度的目的。保障气体的干度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气水双模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高温、高压流体介质冷却
,具体地说是一种高压气水双模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稠油热采过程中,通常注入蒸汽和大量氮气,以提高稠油的开发效果,这种开采工艺会伴有大量的气体采出,这种气体温度高达85℃以上,气体组分复杂,含有氮气(占31.46%)、甲烷(占62.35%)、乙烷(占1.3%)、丙烷(占1.1%)、氧气(占0.47%)及其它极少量的异丁烷和异戊烷,另外由于高温含有大量的饱和水蒸气及高浓度的硫化氢气体,会对采油区的环境造成污染。
[0003]目前有专利技术专利(CN105605815B:一种双模冷却的便携式冷却系统)适用于特殊恶劣气候条件,采用的是压缩制冷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双模式工作的便携式冷却系统,可在制冷、风冷两种模式灵活切换,适应于不同的气候环境应用。但是,由于采用压缩机等元器件,导致投资大,运行维护难度加大等问题;再就是往往传统的降温冷却只有单一模式,不能很好的适应特殊的恶劣环境,往往能耗较大。因而,针对特殊的环境条件,一种简化可靠、能同时适应于高温和低温环境工作的冷却系统,为稠油热采处理恶臭气体降温急需解决的问题。
[0004]公开(公告)号:CN105605815B,公开(公告)日:2017

11

03公开了一种双模冷却的便携式冷却系统,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U型压缩制冷循环系统、新风活门、回风风机和风道冷板;所述箱体分隔为低温腔和高温腔,所述冷凝器和压缩机设置在高温腔,在高温腔的箱体上至少有两处开设有通风筛孔,所述蒸发器、回风风机和风道冷板设置在低温腔,在低温腔的箱体侧壁开设有上下两处通风筛孔,新风活门安放在通风筛孔处并分别正对蒸发器和回风风机。积极效果是:在高温工作模式下,可以提供比环境温度低20℃左右的冷却空气,极大在改善了电子设备及元器件的散热;在低温工作模式下,大幅度降低功耗和系统复杂程度;两种工作模式可自由切换,切换温度可在控制系统的程序中自定义或自行设定。
[0005]公开(公告)号:CN101852558B,公开(公告)日:2012

12

19公开了一种气液冷却装置,它包括塔筒体(1),塔筒体(1)内壁上从下往上依次连接有一层气体分配器(6)、二层气体分配器(7)和三层气水分配器(8),一层气体分配器(6)为一大口朝上锥管,锥管面上斜插有管子;二层气体分配器(7)为小口朝上锥管,锥管面上斜插有管子,锥管小口上盖有一圆板,圆板中间开有小孔;三层气水分配器(8)为内套有短锥筒的直筒,短锥筒面上插有管子,直筒下端连接有环板(12),环板(12)当中均布开有小孔。这种装置能使收集的气体达到良好的均匀冷却和净化的效果。
[0006]公开(公告)号:CN203216189U,公开(公告)日:2013

09

25涉及一种双模冷却系统,属于电子设备热设计
,包括水箱、水泵、复合式风冷散热器、压缩机、板式换热器、节流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其中冷却液分别通过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输入至复合式风冷散热器的第一输入端、板式换热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一输出
端通过压缩机与复合式风冷散热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复合式风冷散热器的第一输出端通过节流阀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二输出端、复合式风冷散热器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水箱连接,所述水箱通过水泵与发热设备连接。本系统能在夏季提供低温液体,又能在冬季安全可靠的运行,在满足冷却要求基础上,具有可靠性高节能等特点。
[0007]公开(公告)号:CN106610236A,公开(公告)日:2017

05

03一种冷却方法,属于节水、节能、环保、过程装备
解决工厂消耗水量大、常规空冷器夏季冷却效果差问题。包括空气进入、经翅片管与工艺介质换热、高温空气排出,其特征是:采用两种模式操作,夏季在翅片管上方喷淋水润湿翅片管表面,利用水蒸发吸热创造低温环境强化空冷器夏季冷却能力,春秋冬采用不喷水工艺介质通过翅片管与低温空气换热,设计辅助气窗协助两种模式操作,实现工厂年度大幅度节水。还提供了实现本专利技术方法的翅片管束、喷淋水设施及辅助气窗设备。用于北方、干燥地区,年度节水率50%~80%,并解决空冷器夏季冷却效果差问题。
[0008]以上公开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产生的有益效果均与本技术不相同,或者
或者应用场合不同,针对本技术更多的技术特征和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有益效果,以上公开技术文件均不存在技术启示。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高压气水双模冷却装置,实现高温(温度最高85℃)的高温、高压流体介质能够下降到35℃以下,满足后端对液相的分离,保障气体的干度的目的。
[0010]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1]一种高压气水双模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塔、循环泵、风机、水箱、翅片管;
[0012]所述水箱内部安装翅片管,水箱底面开设水箱冷凝水入口,水箱顶面开设水箱冷凝水出口,所述水箱侧面开设流体介质入口、流体介质出口,同时翅片管的入口与水箱的流体介质入口连接,翅片管的出口与水箱的流体介质出口连接;
[0013]所述冷却塔具有冷却塔入口、冷却塔出口,所述水箱的水箱冷凝水出口通过第一冷却管连接冷却塔入口;
[0014]所述循环泵具有循环泵入口、循环泵出口,所述冷却塔的冷却塔出口通过第二冷却管连接循环泵入口,循环泵出口通过第三冷却管与水箱的水箱冷凝水入口连接;
[0015]所述风机具有风机出口,所述风机出口与第三冷却管开设的旁通孔连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塔置于冷却池内。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冷却管开设放空口,放空口连接放空阀。
[0018]进一步地,所述水箱的流体介质入口与气液分离器的出口端连接;水箱的流体介质出口与气液的聚结器法兰连接。
[0019]进一步地,所述水箱、翅片管、冷却塔、风机、冷却池全部采用碳钢材质。
[0020]进一步地,所有冷却管内外表面进行刷防腐漆防腐处理。
[002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将该装置的进口端与气液分离器的出口端采用法兰(高压是采用焊接方式)连接,
出口端与气液的聚结器法兰连接,全部为低压流程,进、出口加设阀门便于后续拆卸维修。实现了适合特殊恶劣气候条件(夏季高温(50℃),冬季极寒(

50℃))下使用,对高温、高压流体介质冷却。
[0023]翅片管安装在水箱内,水相和气相冷却从水箱底部进入,高部位出去,增大了换热面积和换热时间,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采用翅片管,可以更好实现高温、高压流体介质的散热。
[0024]冷却管采用一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气水双模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塔、循环泵、风机、水箱、翅片管;所述水箱内部安装翅片管,水箱底面开设水箱冷凝水入口,水箱顶面开设水箱冷凝水出口,所述水箱侧面开设流体介质入口、流体介质出口,同时翅片管的入口与水箱的流体介质入口连接,翅片管的出口与水箱的流体介质出口连接;所述冷却塔具有冷却塔入口、冷却塔出口,所述水箱的水箱冷凝水出口通过第一冷却管连接冷却塔入口;所述循环泵具有循环泵入口、循环泵出口,所述冷却塔的冷却塔出口通过第二冷却管连接循环泵入口,循环泵出口通过第三冷却管与水箱的水箱冷凝水入口连接;所述风机具有风机出口,所述风机出口与第三冷却管开设的旁通孔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延鹏荣雁孙正涛陶建强李峰宋延平夏立元王志坚孙培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