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切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1076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切削成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伺服切边机;所述伺服切边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上模单元和下模单元、用于驱动下模单元转动的第一驱动单元和传动单元、用于驱动上模单元上下运动的第二驱动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上模单元包括上旋切模组件和上模板组件,所述下模单元包括下旋切模组件和下工作台板,所述上模板组件和所述下工作台板分别带动上旋切模组件和下旋切模组件相互配合完成切边动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一种伺服切边机,有效提高了工作性能的稳定性,实现了高效的自动化人机交互,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配合不同模具可实现正装切割和倒装切割多种切割模式,使得其运用更加灵活。使得其运用更加灵活。使得其运用更加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伺服切边机


[0001]本技术涉及切削成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伺服切边机。

技术介绍

[0002]金属、塑料或其他材质的盖、盒等类产品,在经过拉伸或冲压工艺成型后,产品边缘都带有余料,需要进行切边、修整。一般是通过液压机、普通机床来完成切边工序,在拉伸件或冲压件形状不规则的情况下,则需要分数次进行切边,这种切边工序存在的问题是:重复工序,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另外,由于操作普通冲床反复工作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劳动强度非常大。
[0003]现有的切边修整工艺,大部分方法都是采用一个内模和一个外模按四个方向,在冲床上分四次切边,该方式工序复杂、工作效率低且模具易损坏,且现有的切边机由液压装置或普通电机带动主动轮,主动轮带动中心轮,再由中心轮带动四个凸轮机构旋转,进而带动工作台工作,其性能不稳定,压力波动大,工作台复位不准确,发热量及噪声大,无法智能化控制,无法实现人机交互。
[0004]因此,设计一种工作性能稳定、工作台复位准确且智能化控制程度高的伺服切边机对本领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切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切边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上模单元和下模单元,用于驱动下模单元转动的第一驱动单元和传动单元,用于驱动上模单元上下运动的第二驱动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均与控制单元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与控制单元连接以实现智能控制的伺服电机,所述上模单元包括上旋切模组件和用于安装上旋切模组件的上模板组件,所述下模单元包括下旋切模组件和用于安装下旋切模组件的下工作台板,控制单元控制第二驱动单元驱动上模板组件上下移动,并带动上旋切模组件上下移动,控制单元控制伺服电机驱动下工作台板旋转移动,并带动下旋切模组件旋转移动,以实现上旋切模组件和下旋切模组件配合完成切边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切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还包括设置在伺服电机与传动单元之间的减速机;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与上模板组件连接用于带动其上下移动的快速油缸、用作驱动的液压总成、以及用于连接液压总成和快速油缸的油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伺服切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包括主动轴、套设在主动轴上的主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中心齿轮、与中心齿轮啮合的凸轮副轴齿轮、与中心齿轮轴连接的中心轴、与凸轮副轴齿轮连接的凸轮副轴以及用于容纳主动齿轮、中心齿轮以及凸轮副轴齿轮的底座,所述主动轴固定设置在底座上且与减速机连接,所述伺服电机通过减速机驱动主动轴和主动齿轮转动,从而依序使主动齿轮、中心齿轮、凸轮副轴齿轮和凸轮副轴转动,并通过凸轮副轴带动下工作台板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伺服切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还包括用于固定中心轴以及凸轮副轴的固定板以及围板,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并与底座形成空腔以容纳主动齿轮、中心齿轮以及凸轮副轴齿轮,所述围板套设在固定板外围且与底座上表层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伺服切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下工作台板之间设置有耐磨组件,所述耐磨组件包括设置在固定板上方的固定板耐磨板以及设置在下工作台板下方的工作台板耐磨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切边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开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强浪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