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1065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结构,包括左岸护坡结构、右岸护坡结构、河道和中间栖息地结构,所述中间栖息地结构位于所述河道内部,所述左岸护坡结构和所述右岸护坡结构均由植被斜坡、观景人行道和花卉种植槽构成,所述观景人行道位于所述植被斜坡和所述河道之间,所述中间栖息地结构是由支撑暗桩、支撑台、围护套筒、生态土壤和浮游平台构成,所述支撑台位于所述支撑暗桩的顶端,所述围护套筒位于所述支撑台顶端,所述生态土壤位于所述围护套筒内部,所述浮游平台位于所述生态土壤顶端。有益效果:能够维护河道生态健康,为动物提供安全栖息地,避免水对河岸的冲刷,同时能够对道路排涝,具有极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益。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河道水系保护结构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河道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用地日益紧张,近年来实施了多个大面吹填造地工程,极大的缓解了新城建设的土地供应问题。为了满足防汛排涝的要求及新城生态景观的要求,围区内规划布置河道、湖泊、湿地、水塘等多种形式的水系,组合形成理想的水系布局。其中人工湖可增加水面形态,提高水面面积,对改善城市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传统人工湖和河道结构基本上较为简单,缺少对河道水系生态健康的维护,功能性较为单一。
[000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河道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结构,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河道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结构,包括左岸护坡结构、右岸护坡结构、河道和中间栖息地结构,所述左岸护坡结构位于所述河道的一侧,所述右岸护坡结构位于所述河道的另一侧,所述中间栖息地结构位于所述河道内部的中间位置,所述左岸护坡结构和所述右岸护坡结构分别均由植被斜坡、观景人行道和花卉种植槽构成,所述观景人行道位于所述植被斜坡和所述河道之间,所述花卉种植槽位于所述观景人行道的两侧,所述中间栖息地结构是由支撑暗桩、支撑台、围护套筒、生态土壤和浮游平台构成,所述支撑台位于所述支撑暗桩的顶端,所述围护套筒位于所述支撑台的顶端,所述生态土壤位于所述围护套筒的内部,所述浮游平台位于所述生态土壤的顶端,所述浮游平台和所述植被斜坡的顶端分别均设置有植被层。
[0007]进一步的,所述观景人行道的底端设置有砂石基层。
[0008]进一步的,所述植被斜坡的底端设置有穿插于所述砂石基层并与所述河道连通的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与道路连通。
[0009]进一步的,所述观景人行道靠近所述河道的一侧设置有安全围栏。
[0010]进一步的,所述河道的底端设置有水底植被层。
[00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台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中间栖息地结构的间隔距离为500米。
[00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暗桩、所述支撑台和所述围护套筒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由左岸护坡结构、右岸护坡结构、河道、中间栖息地结构、植被斜坡、观景人行道、花卉种植槽、支撑暗桩、支撑台、围护套筒、生态土壤和浮游平台构成的河道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结构,从而能够维护河道生态健康,为动物提供安
全栖息地,避免水对河岸的冲刷,同时能够对道路排涝,具有极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河道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结构的剖视图;
[0016]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河道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结构的局部俯视图。
[0017]图中:1、左岸护坡结构;2、右岸护坡结构;3、河道;4、中间栖息地结构;5、植被斜坡;6、观景人行道;7、花卉种植槽;8、支撑暗桩;9、支撑台;10、围护套筒;11、生态土壤;12、浮游平台;13、植被层;14、砂石基层;15、排水管道;16、安全围栏;17、水底植被层;18、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19]实施例一:
[0020]如图1

2所示,一种河道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结构,包括左岸护坡结构1、右岸护坡结构2、河道3和中间栖息地结构4,所述左岸护坡结构1位于所述河道3的一侧,所述右岸护坡结构2位于所述河道3的另一侧,所述中间栖息地结构4位于所述河道3内部的中间位置,所述左岸护坡结构1和所述右岸护坡结构2分别均由植被斜坡5、观景人行道6和花卉种植槽7构成,所述观景人行道6位于所述植被斜坡5和所述河道3之间,所述花卉种植槽7位于所述观景人行道6的两侧,所述中间栖息地结构4是由支撑暗桩8、支撑台9、围护套筒10、生态土壤11和浮游平台12构成,所述支撑台9位于所述支撑暗桩8的顶端,所述围护套筒10位于所述支撑台9的顶端,所述生态土壤11位于所述围护套筒10的内部,所述浮游平台12位于所述生态土壤11的顶端,所述浮游平台12和所述植被斜坡5的顶端分别均设置有植被层13。
[0021]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由左岸护坡结构1、右岸护坡结构2、河道3、中间栖息地结构4、植被斜坡5、观景人行道6、花卉种植槽7、支撑暗桩8、支撑台9、围护套筒10、生态土壤11和浮游平台12构成的河道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结构,从而能够维护河道生态健康,为动物提供安全栖息地,避免水对河岸的冲刷,同时能够对道路排涝,具有极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22]实施例二:
[0023]如图1

2所示,一种河道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结构,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观景人行道6的底端设置有砂石基层14,所述植被斜坡5的底端设置有穿插于所述砂石基层14并与所述河道3连通的排水管道15,所述排水管道15与道路连通,所述观景人行道6靠近所述河道3的一侧设置有安全围栏16,所述河道3的底端设置有水底植被层17,所述支撑台9上开设有若干通孔18,所述中间栖息地结构4的间隔距离为500米,所述支撑暗桩8、所述支
撑台9和所述围护套筒10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0024]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技术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25]在实际应用时,通过由支撑暗桩8、支撑台9、围护套筒10、生态土壤11和浮游平台12构成的中间栖息地结构4能够为野鸭、鸟类和水生动物等提高安全栖息地,同时提高了中间栖息地结构4的整体强度,避免在水中长期浸泡和水流冲刷而坍塌,通过排水管道15能够在雨天为道路排涝,同时能够对河道3补水,通过砂石基层14能够提高观景人行道6的稳定性,同时避免河水对河岸进行冲刷。
[0026]综上所述,借助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由左岸护坡结构1、右岸护坡结构2、河道3、中间栖息地结构4、植被斜坡5、观景人行道6、花卉种植槽7、支撑暗桩8、支撑台9、围护套筒10、生态土壤11和浮游平台12构成的河道安全生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岸护坡结构(1)、右岸护坡结构(2)、河道(3)和中间栖息地结构(4),所述左岸护坡结构(1)位于所述河道(3)的一侧,所述右岸护坡结构(2)位于所述河道(3)的另一侧,所述中间栖息地结构(4)位于所述河道(3)内部的中间位置,所述左岸护坡结构(1)和所述右岸护坡结构(2)分别均由植被斜坡(5)、观景人行道(6)和花卉种植槽(7)构成,所述观景人行道(6)位于所述植被斜坡(5)和所述河道(3)之间,所述花卉种植槽(7)位于所述观景人行道(6)的两侧,所述中间栖息地结构(4)是由支撑暗桩(8)、支撑台(9)、围护套筒(10)、生态土壤(11)和浮游平台(12)构成,所述支撑台(9)位于所述支撑暗桩(8)的顶端,所述围护套筒(10)位于所述支撑台(9)的顶端,所述生态土壤(11)位于所述围护套筒(10)的内部,所述浮游平台(12)位于所述生态土壤(11)的顶端,所述浮游平台(12)和所述植被斜坡(5)的顶端分别均设置有植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锦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景方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