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090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00
一种储液装置,包括储液罐及减震垫,所述储液罐包括上灌体(1)和下灌体(2),所述上灌体(1)上设有第一法兰(3),下灌体(2)上设有第二法兰(4),上灌体(1)和下灌体(2)通过第一法兰(3)第二法兰(4))连接,上灌体(1)上设有冷却液体的冷凝管(5);所述减震垫(6)的上部设有凹槽,所述储液罐放置在减震垫的凹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储液罐,采用分体式结构,解决了储液罐不方便拆卸的问题,设置减震垫,解决了储液罐在运输途中振动问题。输途中振动问题。输途中振动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液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液
,特别涉及一种储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储液罐作为一种储能装置,一般为整体式布局,不方便拆卸。另外,储液罐直接运输,在路面储液晃动问题是引起储液罐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液体晃动幅度过大容易引起储液罐失稳破坏。由于储液罐内多存储易燃易爆、有毒介质,一旦在途中发生破坏,易导致火灾、泄漏等次生灾害,对人类的生存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储液装置,拆卸方便,减震效果好。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储液装置,包括储液罐及减震垫,所述储液罐包括上灌体和下灌体,所述上灌体上设有第一法兰,下灌体上设有第二法兰,上灌体和下灌体通过第一法兰第二法兰连接,上灌体上设有冷却液体的冷凝管;所述减震垫的上部设有凹槽,所述储液罐放置在减震垫的凹槽内。
[0005]进一步,如上述所述的储液装置,所述凹槽的形状与储液罐底部的形状相适应。
[0006]进一步,如上述所述的储液装置,所述下灌体上设有液体进口和液体出口。
[0007]进一步,如上述所述的储液装置,所述上灌体与第一法兰一起成型,下灌体与第二法兰一体成型。
[0008]进一步,如上述所述的储液装置,所述冷凝管为U型结构。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0010]本专利技术的储液装置,储液罐采用分体式结构,解决了储液罐不方便拆卸的问题,设置减震垫,解决了储液罐在运输途中振动问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储液罐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上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下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5]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储液装置包括储液罐及设置在储液罐底部的减震垫,储液罐包括上灌体1和下灌体2,上灌体1上设有第一法兰3,下灌体2上设有第二法兰4,上灌体1和下灌体2通过第一法兰、第二法兰连接,上灌体上设有冷却液体的冷凝管5,冷凝管为U型结构(不局限于此种结构)。储液罐采用分体式结构,解决了储液罐不方便拆卸的问题,冷凝管采用U型结构,增大了换热面积。
[0016]减震垫6的上部设有凹槽,所述储液罐放置在减震垫的凹槽内。凹槽的形状与储液罐底部的形状相适应。由此,在运输途中,减少对储液罐振动,增大储液罐使用寿命。
[0017]下灌体上设有液体进口7和液体出口8。液体进口7和液体出口8均焊接在储液罐上。
[0018]上灌体1与第一法兰3一起成型,下灌体2与第二法兰4一体成型。结构紧凑,便于安装和拆卸。
[0019]本专利技术为了保证更好的密封,在上灌体1和下灌体2之间设置密封圈。
[0020]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上分别设置多个连接孔,第一法兰和第二法通过连接件将连接孔连接(连接件螺栓、螺柱或其他连接件)。
[0021]液体通过液体进口7进入储液灌,经冷凝管5冷却后通过液体出口8 离开储液罐。本专利技术的冷凝管6、液体进口7和液体出口8均置于储液灌的外侧,液体进口7的位置高于液体出口8的位置。
[0022]本专利技术的储液装置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和技术方案得出其他的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创新范围和专利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液装置,包括储液罐及减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包括上灌体(1)和下灌体(2),所述上灌体(1)上设有第一法兰(3),下灌体(2)上设有第二法兰(4),上灌体(1)和下灌体(2)通过第一法兰(3)第二法兰(4)连接,上灌体(1)上设有冷却液体的冷凝管(5);所述减震垫(6)的上部设有凹槽,所述储液罐放置在减震垫的凹槽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优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