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频炉炉底底部修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7082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频炉炉底底部修补方法,包括实物教学工具,所述实物教学工具制作步骤包括:S1、检测炉壁厚度,当炉壁厚度相比原有厚度下降一定距离后或使用炉龄超过200炉时开始进行修补;S2、将炉内的残铁、氧化皮、挂渣清理,保证将炉内清理干净,同时对炉口的挂渣进行清理;S3、准备打炉料;S4、准备修补用的坩埚模,使用钢板制作坩埚模;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中频炉下部位的侵蚀问题,避免炉壁使用后期铁水穿炉等安全事故发生,配合冷补原理送电提温烧结进一步提高了中频炉的使用寿命,同时修补后的中频炉耐用度更高,使用寿命增加,减少了中频炉的打炉维护次数,修补工艺简单,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维护成本。减少了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频炉炉底底部修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中频炉炉底底部修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外燃机、喷气发动机、电动机等,缸体跟缸盖为发动机的重要保护部件,发动机缸体缸盖生产时需要使用到中频炉,中频炉与其他铸造设备相比较,中频感应电炉具有热效率高、熔炼时间短、合金元素烧损少、熔炼材质广、对环境污染小、能精确控制金属液的温度和成分等优点。
[0003]目前中频炉使用寿命约250次,使用寿命低,炉底底部500mm以下经常侵蚀严重造成中频炉下薄上厚,导致铁水极易穿炉,且必须经常维护,影响生产效率,维护次数较多导致人工成本增加,增加了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造成较大的负担,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中频炉炉底底部修补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中频炉炉底底部修补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中频炉炉底底部修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检测炉壁厚度,当炉壁厚度相比原有厚度下降一定距离后或使用炉龄超过200炉时开始进行修补;
[0008]S2、将炉内的残铁、氧化皮、挂渣清理,保证将炉内清理干净,同时对炉口的挂渣进行清理;
[0009]S3、准备打炉料;
[0010]S4、准备修补用的坩埚模,使用钢板制作坩埚模;/>[0011]S5、通过吊装设备将坩埚模放入炉内,同时保证坩埚模的一周侧壁与炉内间距尺寸均匀,使坩埚模位于炉内中心位置;
[0012]S6、将酸性干震料倒入坩埚模和炉体之间的位置,继而将木棍插入酸性干震料中进行振捣,进行排气,保证倒入的酸性干震料振捣牢固,进而再次将酸性干震料倒入后振捣,循环投入振捣直至修补完成;
[0013]S7、保持200kw.h送电30分钟,继而保持500kw.h送电30分钟,从而保持800kw.h送电30分钟,使炉料化开后铁液温度1500℃,然后进行保温。
[0014]优选地,所述制作坩埚模的钢板厚度为5mm。
[0015]优选地,所述坩埚模的规格为
[0016]优选地,所述坩埚模下层有100mm倒角,且四周有的排气孔。
[0017]优选地,所述振捣次数为3-5次。
[0018]优选地,所述炉壁厚度下降距离为50-60mm。
[0019]优选地,所述保温时间为1~2h。
[0020]优选地,所述打炉料采用酸性干震料。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通过对中频炉底部进行修补,能够解决中频炉下部位(500mm以下)的侵蚀问题,避免铁水穿炉,配合冷补原理送电提温烧结进一步提高了中频炉的使用寿命,同时修补后的中频炉耐用度更高,减少了中频炉的打炉维护次数,修补工艺简单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维护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4]一种中频炉炉底底部修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S1、检测炉壁厚度,当炉壁厚度相比原有厚度下降50-60mm后或使用炉龄超过200炉时开始进行修补;
[0026]S2、将炉内的残铁、氧化皮、挂渣清理,保证将炉内清理干净,同时对炉口的挂渣进行清理;
[0027]S3、准备酸性干震料;
[0028]S4、准备修补用的坩埚模,使用5mm钢板制作的坩埚模,坩埚模下层有100mm倒角;
[0029]S5、通过吊装设备将坩埚模放入炉内,同时保证坩埚模的一周侧壁与炉内间距尺寸均匀,使坩埚模位于炉内中心位置;
[0030]S6、将酸性干震料倒入坩埚模和炉体之间的位置,继而将木棍插入酸性干震料中进行振捣,进行排气,保证倒入的酸性干震料振捣牢固,进而再次将酸性干震料倒入后振捣,循环投入振捣直至修补完成;
[0031]S7、保持200kw.h送电30分钟,继而保持500kw.h送电30分钟,从而保持800kw.h送电30分钟,使炉料化开后铁液温度1500℃,然后保温1~2h。
[0032]本专利技术中,使用时,通过对炉壁厚度与原厚度的差值检测判断中频炉的磨损程度,检测方式简便,同时能够及时的对中频炉进行修补,避免出现铁水穿炉的现象,当炉壁厚度相比原有厚度下降50-60mm时,将炉内与炉口上的废渣清理,保证坩埚模顺利放入炉内,同时准备酸性干震料和钢板,将5mm厚的钢板制作成规格为的坩埚模,继而通过吊装设备将坩埚模放入炉内,同时使坩埚模位于炉内中心位置,放入酸性干震料并将其振捣牢固,循环往复,从而能够从下往上对炉内进行修补,当修补至相应高度后停止,修补完毕后配合冷补原理送电提温烧结进一步提高了中频炉的使用寿命,同时修补后的中频炉耐用度更高,减少了中频炉的打炉维护次数,修补工艺简单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维护成本,在能耗方面,全年生产10000炉次需打炉约40次减少到28次,节省炉衬烧结用电费用8万元;坩埚模、打炉料等材料费用30万元;人工拆炉、打炉、维护费用7万元;节约了生产时间,增加产量400T,收益130万元,合计产生经济效益175万元,每吨铸件中频炉使用维护的直接成本降低18元。
[0033]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
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频炉炉底底部修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检测炉壁厚度,当炉壁厚度相比原有厚度下降一定距离后或使用炉龄超过200炉时开始进行修补;S2、将炉内的残铁、氧化皮、挂渣清理,保证将炉内清理干净,同时对炉口的挂渣进行清理;S3、准备打炉料;S4、准备修补用的坩埚模,使用钢板制作坩埚模;S5、通过吊装设备将坩埚模放入炉内,同时保证坩埚模的一周侧壁与炉内间距尺寸均匀,使坩埚模位于炉内中心位置;S6、将酸性干震料倒入坩埚模和炉体之间的位置,继而将木棍插入酸性干震料中进行振捣,进行排气,保证倒入的酸性干震料振捣牢固,进而再次将酸性干震料倒入后振捣,循环投入振捣直至修补完成;S7、保持200kw.h送电30分钟,继而保持500kw.h送电30分钟,从而保持800kw.h送电30分钟,使炉料化开后铁液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玉鹏吴新良张建军王向宁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三联顺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