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自动上货装置的预防护自识别道路货物运输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071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自动上货装置的预防护自识别道路货物运输车,包括无损运输车、不均匀阶梯式传动自动上货装置、弹性记忆金属多层复合防护件、多维仿人手拨动自贴合货物堆放装置、蜂窝式气动减震件和多层复合气动自识别固定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货物运输车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带有自动上货装置的预防护自识别道路货物运输车,预先设置弹性记忆金属多层复合防护件配合高速度场实现了货物突动自触发包裹预防护,实现了货物堆放的自贴合堆积,最大化利用货厢空间,解决了货物运输车行驶过程中货物既要动又不能滑动或震动的技术难题,避免货物倾倒,实现了货物的无损上货运输一体化的技术效果。输一体化的技术效果。输一体化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自动上货装置的预防护自识别道路货物运输车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货物运输车
,具体是指一种带有自动上货装置的预防护自识别道路货物运输车。

技术介绍

[0002]道路货物运输是指以载货汽车为主要运输工具,通过道路使货物产生空间位移的生产活动,可直接把货物从发货处送到收货处,可实现门到门的运输。道路货物运输不仅为运输行业的生产提供直接服务,而且为广大企业、货主提供直接服务,道路货物运输车在运输行业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
[0003]目前公路货物运输货物的批量较大,上货环节极度依赖人力搬运,需要多人利用绳子或木板等装置进行货物搬运,搬运人员常常需要不断弯腰和搬起货物,长时间的高强度劳动使身体容易受到伤害;在货物搬运过程中,人力搬运容易出现货物损坏的情况,尤其是对于易碎货物而言,货物损坏情况更为严重,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货物上货时需堆放紧密,松散堆放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不仅极易碰撞货车车厢使得车身不稳,同时当货车急刹或车身震荡时,货物自身也极易晃动碰撞,货物极易受损,现有的上货装置难以实现货物的紧密堆放上货,同时也难以实现对货物堆放的紧密度进行精准检测,而通过传感器检测不仅造价昂贵,且操作步骤繁琐,此外,现有的道路货物运输车厢的在运输过程中对于内部承载的货物不具备缓冲减震的功能,使得在运输过程中运载货物极易震动受损,但目前的货物运输装置,对货物的固定仍然不能满足需要,对于重型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遇到减速带或紧急情况时,货物运输车极易因急刹或者转弯导致货物歪斜滑动,从而对货物运输车厢进行冲击碰撞,影响货物运输车的正常行驶,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货物运输车的歪斜,如何避免货物在货物运输车行驶运输过程中因货物运输车而出现滑动或震动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自动上货装置的预防护自识别道路货物运输车,通过多级不均匀设置的传送齿轮与传送链条配合为货物传送营造阶梯式变化的速度场,预先设置弹性记忆金属多层复合防护件配合高速度场实现了货物突动自触发包裹预防护,将人手拨动货物的运动特征抽取出来应用到多维设置的多维仿人手拨动自贴合货物堆放装置中,实现了货物堆放的自贴合堆积,在无任何传感器的条件下,仅通过简单的机械结构即实现了货物精准贴合堆放,最大化利用货厢空间,利用非牛顿流体遇软则软、遇强则强的特性以及流体的粘滞性,通过高粘滞性流体层和自识别非牛顿流体层的多层气动复合配合预先设置的弹性记忆金属多层复合防护件实现了运输过程中货物的全方位自定位识别防护固定和减震,解决了货物运输车行驶过程中货物既要动又不能滑动或震动的技术难题,避免货物倾倒,实现了货物的无损上货运输一体化的技术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一种带有自动上货装置的预防护自识别道路货物运输车,包括无损运输车、不均匀阶梯式传动自动上货装置、弹性记忆金属多层复合防护件、多维仿人手拨动自贴合货物堆放装置、蜂窝式气动减震件和多层复合气动自识别固定机构,所述无损运输车上设有车厢和货厢,所述不均匀阶梯式传动自动上货装置设于货厢远离车厢的一侧,所述弹性记忆金属多层复合防护件设于不均匀阶梯式传动自动上货装置上,不均匀阶梯式传动自动上货装置实现对货物的自动上货并为货物传送营造阶梯式变化的速度场,预先设置弹性记忆金属多层复合防护件配合高速度场实现了货物突动自触发包裹预防护,便于后续运输过程中对货物的全方位防护,所述货厢侧壁上设有防护件放置箱,防护件放置箱便于放置闲置的弹性记忆金属多层复合防护件,所述多维仿人手拨动自贴合货物堆放装置设于货厢内底壁,多维仿人手拨动自贴合货物堆放装置将人手拨动货物的运动特征抽取出来应用到货物传送堆放
中,配合不均匀阶梯式传动自动上货装置实现了货物堆放的自贴合堆积,在无任何传感器的条件下,仅通过简单的机械结构即实现了货物精准贴合堆放,最大化利用货厢空间,同时有效避免运输过程中货物晃动碰撞,所述蜂窝式气动减震件设于多维仿人手拨动自贴合货物堆放装置和货厢内底壁之间,蜂窝式气动减震件对多维仿人手拨动自贴合货物堆放装置和货物进行减震,避免货物受损,所述多层复合气动自识别固定机构设于货厢侧壁上,多层复合气动自识别固定机构利用非牛顿流体遇软则软、遇强则强的特性以及流体的粘滞性,配合预先设置的弹性记忆金属多层复合防护件实现了运输过程中货物的全方位自定位识别的防护固定和减震,解决了无损运输车行驶过程中货物易震动或滑动的技术难题,避免货物倾倒。
[0006]进一步地,所述多维仿人手拨动自贴合货物堆放装置包括堆放驱动腔、拨动电机、拨动连杆组件、同步连杆和仿人手拨动座,所述堆放驱动腔设于蜂窝式气动减震件上方,所述堆放驱动腔上壁和远离车厢的一侧侧壁上设有连通的拨动槽,所述拨动电机设于堆放驱动腔内侧壁上,所述拨动连杆组件设于堆放驱动腔侧壁和拨动电机输出轴上,所述仿人手拨动座贯穿拨动槽设于拨动连杆组件上,拨动电机通过拨动连杆组件带动仿人手拨动座不断模仿人手对货物进行拨动,所述堆放驱动腔内设有多组拨动连杆组件,所述同步连杆铰接设于多组拨动连杆组件上,同步连杆便于多组拨动连杆组件同步转动,仿人手拨动座下壁分别与多组拨动连杆组件铰接相连,所述拨动连杆组件包括主动转杆、铰接连杆和传动连杆,所述主动转杆的一端固接设于拨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铰接连杆的一端转动设于堆放驱动腔侧壁上,铰接连杆设于拨动电机的斜上方,所述传动连杆的两端分别与铰接连杆和主动转杆铰接相连,所述同步连杆与主动转杆远离拨动电机的一端铰接相连,所述仿人手拨动座下壁铰接设于传动连杆中部,所述仿人手拨动座上壁设有拨动凸起,拨动电机转动带动主动转杆转动,主动转杆带动传动连杆转动,铰接连杆对传动连杆进行限位,从而在主动转杆和铰接连杆的作用下,传动连杆不断做近椭圆转动,同步连杆带动多组拨动连杆组件同步运动,多组拨动连杆组件的传动连杆带动仿人手拨动座通过摩擦力不断拨动货物后移从而使得货物自动传送贴合,当货物紧密贴合时,已堆放整齐的货物阻止货物在仿人手拨动座的摩擦力作用下继续后移,货物无法继续移动从而停在当前位置,仿人手拨动座克服摩擦力做近椭圆转动,将人手拨动货物的运动特征抽取出来应用到多维设置的多维仿人手拨动自贴合货物堆放装置中,实现了货物堆放的自贴合堆积,在无任何传感器的条件下,仅通过简单的机械结构即实现了货物精准紧密贴合堆放,最大化利用货厢空间。
[0007]为了解决了无损运输车行驶过程中货物既要动又不能滑动或震动的技术难题,实现对多种体积和多种形状货物的全方位无损固紧和减震,避免货物倾倒,所述多层复合气动自识别固定机构包括自识别固定气泵、内复合气囊、内卸力柔性囊体、中防护气囊和外层自识别防护柔性囊体,所述自识别固定气泵设于货厢上壁,所述内复合气囊设于货厢侧壁上,所述内卸力柔性囊体设于内复合气囊侧壁上,所述中防护气囊设于内卸力柔性囊体侧壁上,所述外层自识别防护柔性囊体设于中防护气囊外侧壁上,所述内卸力柔性囊体内设有高粘滞性流体层,所述外层自识别防护柔性囊体内设有自识别非牛顿流体层,所述自识别固定气泵的输出端连通设有自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自动上货装置的预防护自识别道路货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无损运输车(1)、不均匀阶梯式传动自动上货装置(2)、弹性记忆金属多层复合防护件(3)、多维仿人手拨动自贴合货物堆放装置(4)、蜂窝式气动减震件(5)和多层复合气动自识别固定机构(6),所述无损运输车(1)上设有车厢(7)和货厢(8),所述不均匀阶梯式传动自动上货装置(2)设于货厢(8)远离车厢(7)的一侧,所述弹性记忆金属多层复合防护件(3)设于不均匀阶梯式传动自动上货装置(2)上,所述多维仿人手拨动自贴合货物堆放装置(4)设于货厢(8)内底壁,所述蜂窝式气动减震件(5)设于多维仿人手拨动自贴合货物堆放装置(4)和货厢(8)内底壁之间,所述多层复合气动自识别固定机构(6)设于货厢(8)侧壁上,所述不均匀阶梯式传动自动上货装置(2)包括货物升降载架(10)、载架升降组件(11)和不均匀阶梯式货物传送机构(12),所述载架升降组件(11)对称设于货厢(8)两侧,所述货物升降载架(10)设于载架升降组件(11)上,货物升降载架(10)设于货厢(8)远离车厢(7)的一侧,所述不均匀阶梯式货物传送机构(12)设于货物升降载架(10)上,所述货物升降载架(10)上设有卡槽(13),所述弹性记忆金属多层复合防护件(3)卡接设于卡槽(1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自动上货装置的预防护自识别道路货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记忆金属多层复合防护件(3)包括形状记忆金属弹片(40)、预防护气囊(41)和预防护柔性囊体(42),所述形状记忆金属弹片(40)横截面呈弧形设置,所述预防护气囊(41)和预防护柔性囊体(42)分别设于形状记忆金属弹片(40)的两侧,所述预防护柔性囊体(42)内设有预防护非牛顿流体(43),所述预防护柔性囊体(42)设于形状记忆金属弹片(40)的弧形凹面一侧,预防护气囊(41)设于形状记忆金属弹片(40)的弧形凸面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自动上货装置的预防护自识别道路货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物升降载架(10)横截面呈U形设置,所述货物升降载架(10)侧壁上设有传送电机(14),传送电机(14)与不均匀阶梯式货物传送机构(12)连接,所述不均匀阶梯式货物传送机构(12)包括低速度场传送组件(15)、高速度场传送组件(16)和差速传动组件(17),所述低速度场传送组件(15)和高速度场传送组件(16)从前到后依次设于货物升降载架(10)内侧壁上,所述差速传动组件(17)设于低速度场传送组件(15)和高速度场传送组件(16)上,所述卡槽(13)设于高速度场传送组件(16)上方的货物升降载架(10)上,所述低速度场传送组件(15)包括低速传送辊(18)、低速传送齿轮(19)和低速传送链条(20),所述低速传送辊(18)转动设于货物升降载架(10)内,低速传送辊(18)等间距均匀排列设于货物升降载架(10)内侧壁上,低速传送齿轮(19)转动设于货物升降载架(10)侧壁上,低速传送辊(18)与低速传送齿轮(19)同轴连接,所述低速传送链条(20)绕设于低速传送齿轮(19)上,低速传送齿轮(19)与低速传送链条(20)啮合,低速传送辊(18)通过低速传送齿轮(19)和低速传送链条(20)两两传动连接,所述高速度场传送组件(16)包括高速传送辊(21)、高速传送齿轮(22)和高速传送链条(23),所述高速传送辊(21)转动设于货物升降载架(10)内,高速传送辊(21)等间距均匀排列设于货物升降载架(10)内侧壁上,所述高速传送齿轮(22)转动设于货物升降载架(10)侧壁上,高速传送齿轮(22)与高速传送辊(21)同轴连接,高速传送链条(23)绕设于高速传送齿轮(22)上,高速传送齿轮(22)和高速传送链条(23)啮合,高速传送辊(21)通过高速传送齿轮(22)和高速传送链条(23)两两传动连接,所述差速传动组件(17)包括变速齿轮一(24)、变速齿轮二(25)和变速链条(26),所述变速齿轮一(24)同轴固接设于低速传送齿轮(19)上,变速齿轮二(25)同轴固接设于高速传送齿轮(22)上,所述
变速链条(26)绕设于变速齿轮一(24)和变速齿轮二(25)上,变速齿轮一(24)的齿数大于变速齿轮二(25)的齿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自动上货装置的预防护自识别道路货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维仿人手拨动自贴合货物堆放装置(4)包括堆放驱动腔(47)、拨动电机(48)、拨动连杆组件(49)、同步连杆(50)和仿人手拨动座(51),所述堆放驱动腔(47)设于蜂窝式气动减震件(5)上方,所述堆放驱动腔(47)上壁和远离车厢(7)的一侧侧壁上设有连通的拨动槽(52),所述拨动电机(48)设于堆放驱动腔(47)内侧壁上,所述拨动连杆组件(49)设于堆放驱动腔(47)侧壁和拨动电机(48)输出轴上,所述仿人手拨动座(51)贯穿拨动槽(52)设于拨动连杆组件(49)上,所述堆放驱动腔(47)内设有多组拨动连杆组件(49),所述同步连杆(50)铰接设于多组拨动连杆组件(49)上,仿人手拨动座(51)下壁分别与多组拨动连杆组件(49)铰接相连,所述拨动连杆组件(49)包括主动转杆(53)、铰接连杆(54)和传动连杆(55),所述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双牛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福事特液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