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水上搜救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0610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领域,尤其涉及多功能水上搜救无人机。无人机本体的底壁上朝下布置有一个伸缩装置(6),多用途管(2)穿过底壁,伸缩装置(6)的伸缩轴为多用途管(2),多用途管(2)中空,中空的多用途管(2)内置有内置充气结构(8),当充气到足够可拆卸气垫部分(3)落水的时候,内置充气结构(8)继续充气让气压足够大能够压断易断销钉。开创性利用无人机能送多用途的可拆卸气垫部分(3),并智能传递给需要被救助的人,可拆卸气垫部分(3)能够救人,可拆卸气垫部分(3)能够作为缓冲结构,能在洪水中救人。能在洪水中救人。能在洪水中救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水上搜救无人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领域,尤其涉及多功能水上搜救无人机。

技术介绍

[0002]2021年以来,某省遭遇强降雨,至少已造成全省多个县(市、区)多个乡镇接近千万人受灾,因灾遇难多人;农作物受灾面积若干千公顷;倒塌房屋若干户若干间。
[0003]在一片汪洋中,很多区域是无法到达的,因为人无法接近,冲锋艇数量有限,使得人民群众无法被有效保护。
[0004]东华大学申请的2018103551362,专利名称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多无人机救灾搜索路径的优化方法显示了无人机的路径搜寻方法。无人机是飞行的,无人艇多用于战斗,无人机飞行速度快,且空中视野广;无人艇无法在复杂的水况环境中飞行,因为一片泽国中,水情复杂,水位情况时刻在变动,没有二者二合一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的目的:为了提供效果更好的多功能水上搜救无人机,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0006]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第一组方案:多功能水上搜救无人机,无人机包含无人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无人机本体的底壁上朝下布置有一个伸缩装置6,多用途管2穿过底壁,伸缩装置6的伸缩轴为多用途管2,多用途管2中空,中空的多用途管2内置有内置充气结构8,多用途管2的管壁上包含进气孔9,多用途管2的底部通过销钉10连接着气垫连接口5,该销钉10为易断销钉,气垫连接口5为可拆卸气垫部分3的一部分;当充气到足够可拆卸气垫部分3落水的时候,内置充气结构8继续充气让气压足够大能够压断易断销钉。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气垫连接口5中布置有单向口11,通过单向口11能够对可拆卸气垫部分3进行充气。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当伸缩装置6的伸缩轴朝上拉起的时候,能够拉断易断销钉进而让易断销钉落下。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可拆卸气垫部分3外部包含拉绳,拉绳能够在洪水中用于绑定。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可拆卸气垫部分3包含一圈的边沿4。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无人机本体1上布置有摄像头、红外传感器、对讲系统和定位系统;摄像头用于获取影响材料;红外传感器能够用于获得人的红外信号,对讲系统能够进行喊话和对讲;定位系统能够获取水灾中的无人机的位置。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销钉10穿过气垫连接口5的外壁后挤压在多用途管2上的凹槽中,实现相对固定。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内置充气结构8为正反转气泵。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伸缩装置6为伸缩气缸或者伸缩电机。
[00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伸缩装置6及其对应的可拆卸气垫部分3包含一组以上且并列布置;无人机本体上布置有电池、救生圈和食物仓。
[0016]第二组方案:水上无人机搜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多功能水上搜救无人机,包含如下步骤:第一步骤:获取图像后寻找被救目标或者是直接认为操控寻找被救目标;第二步骤:飞行接近后,语音喊话配合;第三步骤:判定水流方向,进而在被救目标的上游放可拆卸气垫部分3;第四步骤:判定接近距离,避免无人机伤人;第五步骤:内置充气结构8充气,气流通过多用途管2以及气垫连接口5和单向口充气,当充气到足够可拆卸气垫部分3落水的时候,内置充气结构8继续充气让气压足够大能够压断易断销钉;此时可拆卸气垫部分3落下,顺水救人。
[00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被救目标能够拉着拉绳能够在洪水中用于绑定和拉近可拆卸气垫部分3。
[001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第一步骤获取图像来源来自于:1.卫星;2.人遥控;3.红外自动识别人像;辅助人力判断被救目标的位置。
[00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当内置充气结构8继续充气可拆卸气垫部分3不可落下的时候,多用途管2朝上运动挤断销钉。
[002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第三步骤中判定水流方向是根据水流中的漂浮物判定水流流动的方向。
[002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第四步骤中判定接近距离是指布置在无人机上的距离传感器进行判定。
[0022]利用气垫进行水陆两栖紧急迫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多功能水上搜救无人机,包含如下步骤:内置充气结构8充气,气流通过多用途管2以及气垫连接口5和单向口充气,当充气到足够可拆卸气垫部分3落水的时候,内置充气结构8继续充气让气压足够大能够压断易断销钉;此时可拆卸气垫部分3落下;在充气的过程中,无人机带着底部的可拆卸气垫部分3降落于水面或者地面,或者是可拆卸气垫部分3降落于水面或者地面,无人机降落于其上,避免刚性撞击。
[002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充气的过程中,无人机安全降落后即不充气即可,此时销钉未断。
[002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起飞的时候,内置充气结构8反向吸气,进而让可拆卸气垫部分3气垫相对缩小,进而起飞后降低空中面积。
[002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无人机本体上布置有太阳能板。
[0026]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开创性利用无人机能送多用途的可拆卸气垫部分3,并智能传递给需要被救助的人,可拆卸气垫部分3能够救人,可拆卸气垫部分3能够作为缓冲结构,能在洪水中救人。
附图说明
[0027]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图1为专利技术结构气垫未撑起示意图;图2为专利技术而机构气垫撑起示意图;图3为无人机携带可拆卸气垫部分的原理图;图4为图3去掉伸缩装置后的部分示意图;图5为多用途管中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带进气孔的多用途管的结构图;图7为气垫的结构图;其中:1.无人机本体;2.多用途管;3.可拆卸气垫部分;4.边沿;5.气垫连接口;6.伸缩装置;7.伸缩轴口;8.内置充气结构;9.进气孔;10.销钉;11.单向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水上搜救无人机,无人机包含无人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无人机本体的底壁上朝下布置有一个伸缩装置(6),多用途管(2)穿过底壁,伸缩装置(6)的伸缩轴为多用途管(2),多用途管(2)中空,中空的多用途管(2)内置有内置充气结构(8),多用途管(2)的管壁上包含进气孔(9),多用途管(2)的底部通过销钉(10)连接着气垫连接口(5),该销钉(10)为易断销钉,气垫连接口(5)为可拆卸气垫部分(3)的一部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上搜救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气垫连接口(5)中布置有单向口(11),通过单向口(11)能够对可拆卸气垫部分(3)进行充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上搜救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可拆卸气垫部分(3)外部包含拉绳,拉绳能够在洪水中用于绑定。4.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彧轩计敏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蓝悦无人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