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祉谌专利>正文

一种模块化节油型交叉对置缸体燃油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0585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块化节油型交叉对置缸体燃油发动机,包括燃烧发动模块、主传动模块,主传动模块包括传动箱,传动箱内转动安装有中置传动曲轴,主传动模块两侧则安装连接有燃烧发动模块,燃烧发动模包括对置安装在传动箱两侧的气缸,气缸的缸腔对应中置传动曲轴交叉对置,气缸的缸腔内滑动安装有气缸活塞,气缸活塞通过连杆与中置传动曲轴转动连接。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够实现不同动力输出的组合使用,让燃油发动机的检修、更换更加便捷,动力的增减调配方便,直接燃油效率能得到一定的提升,交叉对置缸体模式设计能够更佳的节约空间,同时减短曲轴的长度,使动力输出更加高效,该结构适用于汽油和柴油两种燃料,通用性较好。通用性较好。通用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节油型交叉对置缸体燃油发动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油发动机
,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智能控制节油型交叉对置缸体油气二次循环涡轮增压燃油发动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燃油发动机多以直并列缸爆燃型发动机为主流,如直列四缸就是一种常见的内燃机,随着当下对环保的注重,对于车辆的碳排放、尾气排放要求也日趋严格,为了燃料能够充分燃烧,发动机的设计者们也是想出了很多很多办法来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但就对于如何提高内燃机的直接燃油效率一直是业内关于和研发的重点方向;再者现有多并列缸的发动机在使用中如果一只缸出现问题,因为其为交替并列的结构,整个发动机都会受到影响,检修的话需要对整个缸体进行拆解维修,维护较为麻烦;最后现有燃油发动在无需过大动力时,所有气缸都仍需工作,形成了能量的大量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块化智能控制节油型交叉对置缸体油气二次循环涡轮增压燃油发动机。
[0004]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化节油型交叉对置缸体燃油发动机,包括燃烧发动模块、主传动模块,所述主传动模块包括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内转动安装有中置传动曲轴,所述主传动模块两侧则安装连接有燃烧发动模块,所述燃烧发动模包括对置安装在传动箱两侧的气缸,所述气缸的缸腔对应中置传动曲轴交叉对置,气缸的缸腔内滑动安装有气缸活塞,所述气缸活塞通过连杆与中置传动曲轴转动连接。
[0005]在所述气缸上设置有与供油设备相连接的雾化喷油嘴,向气缸提供雾化的燃油,化喷油嘴位于气缸的缸腔中面向气缸活塞一面上,所述气缸上设置有若干能点燃气缸中油气的分级助燃点火器,远离气缸活塞一侧的气缸内开设有增压进气仓,所述增压进气仓通过进气控制阀门与气缸的缸腔连通,所述增压进气仓远离进气控制阀门一侧连通有进气管。
[0006]所述增压进气仓下方连通设置有废气增压缸体,所述废气增压缸体内设置有能够上下滑动的废气增压活塞;所述废气增压缸体下端通过一级排气管与气缸的排气口连通,所述废气增压缸体远离气缸活塞一边侧壁上则连通设置有二级排气管。
[0007]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中置传动曲轴前端的前轴头和后端的后轴头延伸出传动箱外。
[0008]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前轴头为六边形轴头结构,所述后轴头则沿轴向开设置有内六边形孔,所述前轴头的六边形轴头能够对接装入后轴头的有内六边形孔。
[0009]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废气增压缸体内上下端设置有能够限制废气增压活塞的限位环或台状突起。
[0010]进一步,优选的是,还包括启动模块,所述主传动模块前端安装连接有在燃油发动
机启动或运行时提供一定的辅助力的启动模块。
[0011]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前轴头与启动模块的启动箱上的电机对接安装。
[0012]进一步,优选的是,还包括涡轮增压模块,进气管进气端与涡轮增压模块连通。
[0013]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涡轮增压模块包括空气过滤器和单体涡轮增压机,所述空气过滤器安装在单体涡轮增压机进气端,所述单体涡轮增压机出气端则与进气管连通。
[0014]进一步,优选的是,还包括润滑模块,所述润滑模块包括设置在传动箱中的机油抽油泵,机油抽油泵抽取机油后通过管道送至位于传动箱顶部外侧的机油过滤器,机油通过机油过滤器过滤后通过设置在传动箱中的若干机油喷油嘴对中置传动曲轴、连杆进行润滑,传动箱底部设有用于更换机油的机油更换螺栓。
[0015]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主传动模块通过前轴头和后轴头对接组合,能够若干个组合使用。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够实现不同动力输出的组合使用,有效降低开发成本,让燃油发动机的检修、更换更加便捷,动力的增减调配方便,维修的备件需求减少,直接燃油效率能得到一定的提升,资源利用率较好,减轻环境污染,交叉对置缸体模式设计能够更佳的节约空间,同时减短曲轴的长度,使动力输出更加高效,配备启动模块,保证车辆在高速行驶、突然加力状况下能获得额外的动力,该结构适用于汽油和柴油两种燃料,通用性较好。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燃油发动机装配立体示意图,其中未画出变速箱模块、差速器模块;图2是本专利技术燃油发动机主视图一,其中对启动箱、气缸进行了剖视以示出内部结构;图3是本专利技术燃油发动机俯视内部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燃油发动机的中置传动曲轴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燃油发动机主视图二,其中对启动箱、气缸进行了剖视以示出内部结构,并未画出右侧的对置燃烧发动模块;图6是本专利技术燃油发动机组装使用时的俯视图;图7是图3中A向后轴头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燃油发动机废气增压缸体采用台状突起的另外一种方案;图9是本专利技术燃油发动机另一实施中组装方式。
[0018]上图中:1

启动模块,2

燃烧发动模块,3

主传动模块,4

润滑模块,5

涡轮增压模块,6

变速箱模块,7

差速器模块,8

电控模块。
[0019]101

启动箱,102

电机;201

气缸,202

气缸活塞,203

连杆,204

雾化喷油嘴,205

分级助燃点火器,206

增压进气仓,207

废气增压缸体,208

散热片,209

进气控制阀门,2010

进气管,2011

一级排气管,2012

二级排气管,2071

废气增压活塞,2072

限位环,2073

台状突起;301

传动箱,302

中置传动曲轴,303

左摇杆口,304

右摇杆口,305

前轴头,306

后轴头,307

前凸安装台,308

后凹安装台,3021

第一传动轴,3022

第二传动轴;401
‑‑
机油抽油泵,402

机油过滤器,403

机油喷油嘴,404

机油更换螺栓;
501

空气过滤器,502

单体涡轮增压机;801

高压电子点火器,802

车载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节油型交叉对置缸体燃油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发动模块(2)、主传动模块(3),所述主传动模块(3)包括传动箱(301),所述传动箱(301)内转动安装有中置传动曲轴(302),所述主传动模块(3)两侧则安装连接有燃烧发动模块(2),所述燃烧发动模块(2)包括对置安装在传动箱(301)两侧的气缸(201),所述气缸(201)的缸腔对应中置传动曲轴(302)交叉对置,气缸(201)的缸腔内滑动安装有气缸活塞(202),所述气缸活塞(202)通过连杆(203)与中置传动曲轴(302)转动连接;在所述气缸(201)上设置有与供油设备相连接的雾化喷油嘴(204),所述气缸(201)上设置有若干能点燃气缸(201)中油气的分级助燃点火器(205),远离气缸活塞(202)一侧的气缸(201)内开设有增压进气仓(206),所述增压进气仓(206)通过进气控制阀门(209)与气缸(201)的缸腔连通,所述增压进气仓(206)远离进气控制阀门(209)一侧连通有进气管(2010);所述增压进气仓(206)下方连通设置有废气增压缸体(207),所述废气增压缸体(207)内设置有能够上下滑动的废气增压活塞(2071);所述废气增压缸体(207)下端通过一级排气管(2011)与气缸(201)的排气口连通,所述废气增压缸体(207)远离气缸活塞(202)一边侧壁上则连通设置有二级排气管(20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节油型交叉对置缸体燃油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置传动曲轴(302)前端的前轴头(305)和后端的后轴头(306)延伸出传动箱(301)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节油型交叉对置缸体燃油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头(305)为六边形轴头结构,所述后轴头(306)则沿轴向开设置有内六边形孔,所述前轴头(305)的六边形轴头能够对接装入后轴头(306)的有内六边形孔。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祉谌
申请(专利权)人:李祉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