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冬枣高产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70378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冬枣高产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冬枣宽行密株种植,行距4~5米,株距1~2米;b)于冬枣休眠期施100~150kg/亩的基肥;c)于冬枣萌芽期施10~30kg/亩的萌芽肥;d)于冬枣花蕾期施50~80kg/亩的第一叶面肥;e)于冬枣盛花期施50~80kg/亩的防裂肥;f)于冬枣果实膨大期施50~80kg/亩的有机肥;g)于冬枣坐果期施30~50kg/亩的第二叶面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宽行密株的方式种植冬枣,使行距约为4~5米,株距1~2米,同时采用精细施肥的方式,根据冬枣生长的不同时期施用特定组成的肥料,不仅能够提高冬枣的座果率,而且能够使冬枣不容易开裂,产量较高。量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冬枣高产的种植方法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作物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冬枣高产的种植方法。
[0003]
技术介绍

[0004]冬枣鲜食可口、皮脆、肉质细嫩品质极佳,是目前北方落叶果树中的高档鲜食品种;成熟后落在地上能开裂;汁多无渣,甘甜清香;可溶性固形物35~38%,肉厚核小,可食率达96.1%。
[0005]冬枣营养极丰富,含有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等19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总含量为0.985mg/100g;含蛋白质1.65%;膳食纤维2.3%,总量17%;总黄酮0.26%;烟酸0.87mg/100g;胡萝卜素1.1mg/kg;维生素B1 0.1mg/kg;维生素B 22.2mg/kg;维生素C的含量尤其丰富,达到352mg/100g,是苹果维生素C含量的70倍,梨的100倍,金丝小枣的20倍,有活维生素丸的美誉。此外,冬枣果实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维生素E、钾、钠、铁、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有保持毛细血管畅通、防止血管壁脆性增加的功能,对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病症有疗效,有防癌之功效,营养价值为百果之冠,有百果王之称。
[0006]现有技术公开了多种冬枣的栽培种植方法,例如CN107182664A公开了一种提高冬枣甜度的栽培方法,其能够有效提高冬枣的含糖量,但是其座果率较低,且冬枣容易开裂,导致一级果及特级果产量较低。
[0007]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冬枣高产的种植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能够提高冬枣的座果率,同时使冬枣不容易开裂,一级果及特级果产量较高。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冬枣高产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冬枣宽行密株种植,行距4~5米,株距1~2米;b)于冬枣休眠期施100~150kg/亩的基肥,所述基肥包括质量比为1~10:1的复合肥和第一微生物菌剂,所述第一微生物菌剂包括质量比为2~4:1的地衣芽孢杆菌和淡紫拟青霉菌;c)于冬枣萌芽期施10~30kg/亩的萌芽肥,所述萌芽肥包括质量比为1~5:1的第一氨基酸复合肥和第二微生物菌剂,所述第二微生物菌剂包括质量比为2~4:1的干酪乳酸杆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d)于冬枣花蕾期施50~80kg/亩的第一叶面肥,所述第一叶面肥包括质量比为5~10:2~4的第二氨基酸复合肥和第三微生物菌剂,所述第三微生物菌剂包括质量比为1:2~4的纳豆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e)于冬枣盛花期施50~80kg/亩的防裂肥,所述防裂肥包括质量比为2~4:1~2:5~
10:100的亚精胺、硫氢化钠、醋酸钙和氮肥;f)于冬枣果实膨大期施50~80kg/亩的有机肥;g)于冬枣坐果期施30~50kg/亩的第二叶面肥,所述第二叶面肥包括质量比为1~2:2~4:100的胺鲜酯、赤霉素和第三氨基酸复合肥。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a)中,行距4米,株距2米。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b)中,所述复合肥包括:40~50质量份的N、30~40质量份的K、10~20质量份的P、1~5质量份的Ca、10~15质量份的Mg、10~20质量份的B、10~15质量份的Zn和100质量份的有机肥。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氨基酸复合肥包括:10~20质量份的N、30~40质量份的K、3~5质量份的P、4~8质量份的Ca、1~5质量份的Mg、15~25质量份的B、10~15质量份的甘氨酸、1~5质量份的丝氨酸、3~8质量份的亮氨酸和4~8质量份的脯氨酸。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氨基酸复合肥包括:5~8质量份的N、1~5质量份的P、25~35质量份的K、5~10质量份的Ca、6~12质量份的Mg、1~5质量份的B、15~20质量份的甘氨酸、1~5质量份丝氨酸、1~5质量份的亮氨酸、1~5质量份的脯氨酸和1~5质量份的丙氨酸。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e)中,所述氮肥选自质量比为10:1~3的尿素的磷酸铵。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g)中,所述第三氨基酸复合肥包括:5~8质量份的N、5~10量份的P、30~50质量份的K、5~10质量份的Ca、1~5质量份的Mg、15~20质量份的B、1~5质量份的甘氨酸、5~10质量份丝氨酸、3~8质量份的亮氨酸、1~5质量份的脯氨酸和3~6质量份的蛋氨酸。
[00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有机肥选自腐熟鸡粪。
[0017]在一个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冬枣种植方法中,土壤管理采用“免二清一”的轮替制度,即免耕二年清耕一年。免耕年份通过一年多次刈割树下覆盖,保证光合产物的循环利用;清耕年份清除多年生争肥争水严重的野生深根植物,清理寄宿地下的病虫害,利用清耕土壤深翻,完成基肥施入,达到便捷管理、肥水高效供给的目的。
[0018]本专利技术采用宽行密株的方式种植冬枣,使行距约为4~5米,株距1~2米,同时采用精细施肥的方式,根据冬枣生长的不同时期施用特定组成的肥料,不仅能够提高冬枣的座果率,而且能够使冬枣不容易开裂,产量较高,且一级果和特级果产量较高。实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得到的冬枣可溶性固形物、冬枣酸、果糖和葡萄糖、维生素C含量均较高,具有很好的品质;同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种植方法冬枣的挂果数较高、裂果率较低,特级果和一级果产量高,总产量也高。
[0019]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冬枣高产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冬枣宽行密株种植,行距4~5米,株距1~2米;b)于冬枣休眠期施100~150kg/亩的基肥,所述基肥包括质量比为1~10:1的复合肥和第一微生物菌剂,所述第一微生物菌剂包括质量比为2~4:1的地衣芽孢杆菌和淡紫拟青霉菌;c)于冬枣萌芽期施10~30kg/亩的萌芽肥,所述萌芽肥包括质量比为1~5:1的第一
氨基酸复合肥和第二微生物菌剂,所述第二微生物菌剂包括质量比为2~4:1的干酪乳酸杆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d)于冬枣花蕾期施50~80kg/亩的第一叶面肥,所述第一叶面肥包括质量比为5~10:2~4的第二氨基酸复合肥和第三微生物菌剂,所述第三微生物菌剂包括质量比为1:2~4的纳豆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e)于冬枣盛花期施50~80kg/亩的防裂肥,所述防裂肥包括质量比为2~4:1~2:5~10:100的亚精胺、硫氢化钠、醋酸钙和氮肥;f)于冬枣果实膨大期施50~80kg/亩的有机肥;g)于冬枣坐果期施30~50kg/亩的第二叶面肥,所述第二叶面肥包括质量比为1~2:2~4:100的胺鲜酯、赤霉素和第三氨基酸复合肥。
[0021]本专利技术采用宽行密株的方式种植冬枣,使行距约为4~5米,株距1~2米,同时采用精细施肥的方式,根据冬枣生长的不同时期施用特定组成的肥料,不仅能够提高冬枣的座果率,而且能够使冬枣不容易开裂,产量较高,且一级果和特级果产量较高。
[0022]本专利技术采用宽行密株的方式种植冬枣,行距4~5米,株距1~2米。在一个实施例中,行距4米,株距2米。采用宽行密株的方式种植,能够形成通风透光的良好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冬枣高产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冬枣宽行密株种植,行距4~5米,株距1~2米;b)于冬枣休眠期施100~150kg/亩的基肥,所述基肥包括质量比为1~10:1的复合肥和第一微生物菌剂,所述第一微生物菌剂包括质量比为2~4:1的地衣芽孢杆菌和淡紫拟青霉菌;c)于冬枣萌芽期施10~30kg/亩的萌芽肥,所述萌芽肥包括质量比为1~5:1的第一氨基酸复合肥和第二微生物菌剂,所述第二微生物菌剂包括质量比为2~4:1的干酪乳酸杆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d)于冬枣花蕾期施50~80kg/亩的第一叶面肥,所述第一叶面肥包括质量比为5~10:2~4的第二氨基酸复合肥和第三微生物菌剂,所述第三微生物菌剂包括质量比为1:2~4的纳豆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e)于冬枣盛花期施50~80kg/亩的防裂肥,所述防裂肥包括质量比为2~4:1~2:5~10:100的亚精胺、硫氢化钠、醋酸钙和氮肥;f)于冬枣果实膨大期施50~80kg/亩的有机肥;g)于冬枣坐果期施30~50kg/亩的第二叶面肥,所述第二叶面肥包括质量比为1~2:2~4:100的胺鲜酯、赤霉素和第三氨基酸复合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行距4米,株距2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所述复合肥包括:40~50质量份的N、30~40质量份的K、10~20质量份的P、1~5质量份的Ca、10~15质量份的Mg、10~20质量份的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维康
申请(专利权)人:澄迈农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