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食用菌渣制备有机肥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9417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食用菌渣制备有机肥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食用菌渣粉碎成1~2mm的颗粒,将秸秆粉碎为3~5mm的秸秆段;B、将食用菌渣、猪粪和秸秆按照重量比10:7:1的比例进行混合后进行第一次堆肥发酵,初始含水量保持在70~75wt%;C、当堆温上升至42℃时进行翻堆,每天3次,直至含水量降低至60%,结束第一次堆肥发酵;D、在肥料中添加占肥料总重0.02~0.05%的腐殖酸、0.005~0.01%的钾肥、0.005~0.01%的磷肥、0.025~0.03%的氮肥和0.01~0.03%的发酵菌剂,进行第二次堆肥发酵,通过翻堆将堆温保持在50~55℃,直至含水量降低至30~35%,结束第二次堆肥发酵;E、将肥料进行干燥、造粒,制得有机肥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有机原料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食用菌渣制备有机肥料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肥制作方法,尤其是一种利用食用菌渣制备有机肥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食用菌渣是食用菌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废料,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蛋白质,如果直接丢弃会造成环境污染。为了充分利用食用菌,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使用食用菌渣制备肥料的各种方法。但是,现有技术的制备方法对食用菌渣在内的有机原料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食用菌渣制备有机肥料的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有机原料的利用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利用食用菌渣制备有机肥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食用菌渣粉碎成1~2mm的颗粒,将秸秆粉碎为3~5mm的秸秆段;B、将食用菌渣、猪粪和秸秆按照重量比10:7:1的比例进行混合后进行第一次堆肥发酵,初始含水量保持在70~75wt%;C、当堆温上升至42℃时进行翻堆,每天3次,直至含水量降低至60%,结束第一次堆肥发酵;D、在肥料中添加占肥料总重0.02~0.05%的腐殖酸、0.005~0.01%的钾肥、0.005~0.01%的磷肥、0.025~0.03%的氮肥和0.01~0.03%的发酵菌剂,进行第二次堆肥发酵,通过翻堆将堆温保持在50~55℃,直至含水量降低至30~35%,结束第二次堆肥发酵;E、将肥料进行干燥、造粒,制得有机肥料。作为优选,步骤D中,在肥料中添加占肥料总重0.05%的腐殖酸、0.01%的钾肥、0.01%的磷肥、0.025%的氮肥和0.02%的发酵菌剂。作为优选,所述发酵菌剂包括重量比为2:5:1:1的丛枝菌根菌、柠檬色赤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假交替单胞菌。作为优选,步骤E中,干燥过程保持室温,肥料干燥后的含水量保持在10~15%。作为优选,在发酵罐中进行第二次堆肥发酵和干燥、造粒步骤;所述发酵罐包括罐体,罐体内横向安装有搅拌桨叶,罐体的外侧固定有与搅拌桨叶相连接的搅拌电机,罐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罐体的底部安装有支架,支架上安装有网板,网板的下方轴接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挡板,挡板通过皮带与翻转电机连接,挡板闭合时相邻的挡板相互密封接触,支架上安装有旋转刀片,旋转刀片位于挡板的下方,支架的底部安装有与旋转刀片连接的旋转电机,当挡板下翻时旋转刀片与挡板下沿滑动接触。作为优选,所述挡板与旋转刀片相接触的边缘设置有若干个凹槽,相邻挡板与凹槽相接触的一端设置有与凹槽相配合的橡胶凸缘。作为优选,所述罐体上设置有两组不同高度的定位孔,支架与两组定位孔择一安装配合;当支架安装在上方的定位孔时,搅拌桨叶与网板滑动挤压接触,当支架安装在下方的定位孔时,搅拌桨叶与网板间隙配合;网板通过金属弹片安装在支架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两次堆肥的发酵工艺,并对具体的工艺过程进行了优化,从而实现在第一次堆肥过程中有机物的充分分解,在第二次堆肥过程中提高了微生物的发酵活性,使无机营养物质被充分吸收转化,提高有机肥施加后的吸收率。由于第二次堆肥需要精确控制堆温和含水量,如果采用传统的人工翻堆,不仅工作强度大,而且对肥料的翻动不均匀。本专利技术专门设计了发酵罐,使得肥料在第二次堆肥以及后续的干燥、造粒可以在发酵罐中一次性完成,大大提高了制备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发酵罐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挡板接缝处的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搅拌桨叶侧面L型刮板的结构图。图中:1、罐体;2、搅拌桨叶;3、搅拌电机;4、进气管路;5、出气管路;6、网板;7、挡板;8、皮带;9、翻转电机;10、支架;11、旋转刀片;12、旋转电机;13、凹槽;14、橡胶凸缘;15、定位孔;16、金属弹片;17、L型刮板;18、弹簧;19、通孔。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参照图1-3,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A、将食用菌渣粉碎成1~2mm的颗粒,将秸秆粉碎为3~5mm的秸秆段;B、将食用菌渣、猪粪和秸秆按照重量比10:7:1的比例进行混合后进行第一次堆肥发酵,初始含水量保持在70~75wt%;C、当堆温上升至42℃时进行翻堆,每天3次,直至含水量降低至60%,结束第一次堆肥发酵;D、在肥料中添加占肥料总重0.05%的腐殖酸、0.01%的钾肥、0.01%的磷肥、0.025%的氮肥和0.02%的发酵菌剂,进行第二次堆肥发酵,通过翻堆将堆温保持在50~55℃,直至含水量降低至30~35%,结束第二次堆肥发酵;发酵菌剂包括重量比为2:5:1:1的丛枝菌根菌、柠檬色赤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假交替单胞菌;E、将肥料进行干燥、造粒,制得有机肥料;干燥过程保持室温,肥料干燥后的含水量保持在10~15%。在发酵罐中进行第二次堆肥发酵和干燥、造粒步骤;所述发酵罐包括罐体1,罐体1内横向安装有搅拌桨叶2,罐体1的外侧固定有与搅拌桨叶2相连接的搅拌电机3,罐体1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进气管路4和出气管路5,罐体1的底部安装有支架10,支架10上安装有网板6,网板6的下方轴接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挡板7,挡板7通过皮带8与翻转电机9连接,挡板7闭合时相邻的挡板7相互密封接触,支架10上安装有旋转刀片11,旋转刀片11位于挡板7的下方,支架10的底部安装有与旋转刀片11连接的旋转电机12,当挡板7下翻时旋转刀片11与挡板7下沿滑动接触。挡板7与旋转刀片11相接触的边缘设置有若干个凹槽13,相邻挡板7与凹槽13相接触的一端设置有与凹槽13相配合的橡胶凸缘14。罐体1上设置有两组不同高度的定位孔15,支架10与两组定位孔15择一安装配合;当支架10安装在上方的定位孔15时,搅拌桨叶2与网板6滑动挤压接触,当支架10安装在下方的定位孔15时,搅拌桨叶2与网板6间隙配合;网板6通过金属弹片16安装在支架10上。在进行第二次堆肥发酵时,将支架10固定在下方的定位孔15上,闭合挡板7,启动搅拌电机3带动搅拌桨叶2进行低速翻堆搅拌。在进行干燥时,加大进气管路4和出气管路5的空气流速,同时提高搅拌电机3的转速,实现快速降温、干燥。在进行造粒时,将支架10固定在上方的定位孔15上,打开挡板7降低搅拌电机3的转速,同时启动旋转电机12,使肥料在搅拌桨叶2的推动下经过网板6后从挡板7之间的缝隙中排出,在旋转刀片11的切割作用下造粒成型。另外,在搅拌桨叶2的侧面对称铰接有两个L型刮板17,两个L型刮板17之间通过弹簧18连接。在搅拌桨叶2与网板6接触时,L型刮板17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向两侧打开,此时L型刮板的表面与网板6接触,从而增大了对网板6上肥料的刮擦作用面积,提高了肥料排出的速度。L型刮板17靠近铰接位置的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食用菌渣制备有机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将食用菌渣粉碎成1~2mm的颗粒,将秸秆粉碎为3~5mm的秸秆段;/nB、将食用菌渣、猪粪和秸秆按照重量比10:7:1的比例进行混合后进行第一次堆肥发酵,初始含水量保持在70~75wt%;/nC、当堆温上升至42℃时进行翻堆,每天3次,直至含水量降低至60%,结束第一次堆肥发酵;/nD、在肥料中添加占肥料总重0.02~0.05%的腐殖酸、0.005~0.01%的钾肥、0.005~0.01%的磷肥、0.025~0.03%的氮肥和0.01~0.03%的发酵菌剂,进行第二次堆肥发酵,通过翻堆将堆温保持在50~55℃,直至含水量降低至30~35%,结束第二次堆肥发酵;/nE、将肥料进行干燥、造粒,制得有机肥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食用菌渣制备有机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食用菌渣粉碎成1~2mm的颗粒,将秸秆粉碎为3~5mm的秸秆段;
B、将食用菌渣、猪粪和秸秆按照重量比10:7:1的比例进行混合后进行第一次堆肥发酵,初始含水量保持在70~75wt%;
C、当堆温上升至42℃时进行翻堆,每天3次,直至含水量降低至60%,结束第一次堆肥发酵;
D、在肥料中添加占肥料总重0.02~0.05%的腐殖酸、0.005~0.01%的钾肥、0.005~0.01%的磷肥、0.025~0.03%的氮肥和0.01~0.03%的发酵菌剂,进行第二次堆肥发酵,通过翻堆将堆温保持在50~55℃,直至含水量降低至30~35%,结束第二次堆肥发酵;
E、将肥料进行干燥、造粒,制得有机肥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食用菌渣制备有机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在肥料中添加占肥料总重0.05%的腐殖酸、0.01%的钾肥、0.01%的磷肥、0.025%的氮肥和0.02%的发酵菌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食用菌渣制备有机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菌剂包括重量比为2:5:1:1的丛枝菌根菌、柠檬色赤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假交替单胞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食用菌渣制备有机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干燥过程保持室温,肥料干燥后的含水量保持在10~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食用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维康
申请(专利权)人:澄迈农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