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记录方法及信息再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70239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磁盘扇区单元内记录压缩的视频和音频信号或计算机用户数据的系统中,为了以简单的方式高速复制数据,将记录在磁盘中的数据分成在预定单元内的数据,以便给每个最终的数据增加第一误差修正(C1)码,形成(C1)修正块。产生扇区,每个扇区包括多个(C1)修正块。增加给每个(C1)修正块的是能识别扇区的码。给多个(C1)修正块中的所有数据增加第二误差修正(C2)码以在磁盘中记录最终的数据,以使交错或去交错能在一个块中完成。每个扇区的容量被设定成基本上等于多个传送包的容量。(*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象光盘这样的记录介质上记录和/或压缩的视频和音频信号和/或计算机应用数据的一种设备。在Kenji Hayashi所著的、Corona Ltd.1990年7月25日所出版的日文文献“CD-从音频到个人计算机”中已经详细描述了专用于复制存储信号的光盘。在Hiroshi Fujiwara所著的。ASCⅡ Ltd.1994年8月1日出版的日文文献“新的移动画面专用组(MPEG)文本”中详细描述了压缩视频和音频信号。在前一篇文章中,为了给预先连续写在高密盘(CD)上的数据增加误差修正码,已经描述了一种CD误差修正方法,在此方法中增加了第一和第二误差修正码并通过改变对每个数据来说与第一和第二修正码相关的延迟量来执行在一个块内没有完成的斜交错(块的不完全交错)以转换数据排列,同时描述了一种CD-ROM(只读存储器)信号记录方法,在此方法中为应用数据采用了存储音频信号的一种CD。另外,按照后一篇文章,已经描述了一种压缩视频和音频信号的方法以及一种多路传输压缩的信号的方法。根据这些文献,尽管在数据的应用中在介质上记录了压缩的视频和音频信号,并且在其中记录了计算机用户数据,但是还没有描述任何在介质上高效率地记录信号和数据的方法。如“CD-由音频到个人计算机”中所描述的一样,由CD唱盘机的高密盘所复制的数据要经过使用第一误差修正(C1)码的误差修正,斜块不完全交错,也即在一个块内通过改变每个数据的延迟量来传送数据排列的没有完成的斜交错以及使用第二误差修正(C2)码的误差修正,从而产生输出数据。因此,通过交错过程使误差修正能力得到提高。进一步,即使当磁盘连续位置中出现的误差不能得到修正时,在输出数据中由于数据输出顺序不同于磁盘上的数据顺序误差也能得到分散。因此,对音频数据来说,根据数据项分别在错误数据前或后能够使这样的误差得到准确地内插。然而,当压缩的视频数据记录在磁盘上时,不能采用根据前面及随后的数据项使用数据内插的修正。相反,如果将内插应用于这种情况,误差范围在输出数据中会得到不利的扩大。这个问题能够按以下所述得到解决。对以第一修正码序列的顺序记录在磁盘上的数据来说,使用第一修正码完成误差修正。对最后得到的数据来说,完成斜块不完全交错操作。然后对第二误差修正后已交错的数据使用第二修正码进行误差修正,以第一修正码序列的顺序将数据输出,从而以同编码操作以前最初的时序相同的顺序产生数据。当记录数据时,以同上述相反的顺序完成编码过程。然而,在计算机或类似设备中当为数据应用采用这一技术时,由于对要复制的特殊的数据块根据C2码实现误差修正,需要复制交错过程的范围内数据块的整个数据。如果码的长度小,复制该范围内的数据的时间周期就非常短,因此数据复制对数据存取时间的影响可忽略不计。然而,为减小码的冗余度,如果码的长度增加,加长的复制时间将对数据存取时间产生不利的影响。进一步,视频数据在压缩状态也占有大的容量。因此,要在具有有限容量的磁盘上记录这样的视频数据,需要减少表示视频数据的码的冗余度。然而,当在码修正中采用的码的长度加长并且因此在其中完成修正码的块单元也要增加以接受一个是计算机中用作标准数据单元的扇区值(2048字节)的几倍的值,数据记录和复制操作只能在完成修正码的块单元内得到实现。此外,即使增加误差修正码以在误差块内完成数据记录和复制操作也会出现其它问题。结果,当在可用于数据记录和复制操作的磁盘上写入一个扇区的数据时,需要写入包括一个扇区数据及伪数据的一个块数据。因此,当在较小单元内(如在一个扇区单元内)执行数据读出和写入操作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磁盘上记录容量增加并且出现大量的无用区域。此外,如“新MPEG文本”中所描述的一样,当将以包括188个字节传送包的数据流格式压缩的视频和/或音频信号记录在用作计算机数据记录介质的CD-ROM上时,由于CD-ROM的每个扇区包括例崐如2048个字节,并且其它计算机数据记录介质的基本数据容量类似地以2的乘方的为单位表示,如果视频和/或音频信号记录在所有用户区以提高记录效率,那么一些传送包将被分散地写入在相互不同的扇区中。这样带来的不利结果是使数据复制操作复杂。另一方面,为了简化数据处理,如果将多个传送包写入在一个扇区内,并且认为该区的无用的数据区是无效区,将会出现数据记录效率降低这一问题。上述关于数据存取效率以及磁盘中可用于记录和复制操作的无用的记录容量的问题能够按如下所述得到解决。将以一个时序输入的数据项平均划分成数据块,每个数据块包括相同数目的数据项。然后给每个数据块增加附加数据以成一个SYNC(同步)块,将一个同步码增加给SYNC块以便形成一个包括C个SYNC块的扇区(C为自然数)。形成一个包括P个扇区的修正块。将修正块划分成C1和C2数据块,给C1和C2数据块分别增加第一误差修正码和第二误差修正码,从而在保持数据项顺序不变的情况下记录以一个时序输入的数据项。上述与视频和音频信号的处理同数据应用之间的不一致有关能够通过下列过程得到解决。如果使用SYNC块的C个主数据部分(C为自然数),则形成对该介质是唯一的一个扇区,在该扇区单元中的附加数据是确定的扇区容量被设定为2的乘方,且传送流容量的崐整数倍大于扇区容量并小于扇区容量与P个块的附加数据之和。另外,将表示描述扇区地址位置的信息加到每个SYNC块,且根据描述信息位置的增加表示指定给扇区的一个数字的扇区地址,这便于期望数据的复制。由于误差修正码全都存储在n个C1修正块中,所以通过经n个C1修正块进行数据复制就能够复制目标扇区的数据。进一步,扇区内记录在介质上的预定数目的传送流在任何情况下都包括对该介质和该扇区单元内所形成的附加数据是唯一的主数据。即,不能将传送流分散地记录在多个扇区内,给每个扇区指定一个扇区地址,因此便于数据的存取操作。参考以下描述及附图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及其它的目的和优点将会更加清楚明了,其中附图说明图1至图7分别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信息记录方法的第一个至第七个实施例中各自采用的格式示意图;图8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八个实施例中信息复制方法流程图;图9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八个实施例中信息复制设备的结构方框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个实施例中信息复制方法流程图;图1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八个实施例的信息记录方法中采用的格式的示意图;图12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一个实施例的信息记录方法中采用的格式的示意图;图13表示一种可以代替本专利技术第十一个实施例中图11记录格式的一种格式的示意图;以及图14表示本专利技术第十二个实施例的信息记录方法中使用的格式的示意图。参考图1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中记录信息的记录格式。此图具体说明了一个修正块的数据排列。在图1中,SYNC表示一个同步信号,该信号指定SYNC块的第一个位置,SA代表一个扇区地址,该地址指定一个分配给扇区的数值,附加数据是附加给主数据来表示例如主数据特征的信息,“主数据”是主要的记录信息,C2代表加给附加数据及主数据的第二误差修正码(以下简写成C2码),C1代表加给附加数据和主数据的第一误差修正码(以下简写成C1码)。将以一个时序输入的主数据划分成128个字节(图1中表示为128B)单元并给每个128个字节单元增加2个字节(2B)的附加数据,因此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信息记录介质包括: 安排多个同步块以形成一个扇区; 安排所述多个扇区以形成一个纠错块; 在每个所述同步块中包括至少一个同步信号;和 用于识别一个扇区的一个码,所述识别码被包括在所述扇区中的所述同步块之一中; 其中,包括用于识别所述扇区的所述码的所述扇区中的同步块的同步信号,不同于不包括用于识别所述扇区的码的扇区内的所有同步块的同步信号,而包括用于识别一个扇区的所述码的同步块的同步信号,和包括用于识别所述其它扇区的另一个扇区中的同步块的同步信号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5-2-24 36462/95;JP 1995-3-6 45245/951.信息记录介质包括安排多个同步块以形成一个扇区;安排所述多个扇区以形成一个纠错块;在每个所述同步块中包括至少一个同步信号;和用于识别一个扇区的一个码,所述识别码被包括在所述扇区中的所述同步块之一中;其中,包括用于识别所述扇区的所述码的所述扇区中的同步块的同步信号,不同于不包括用于识别所述扇区的码的扇区内的所有同步块的同步信号,而包括用于识别一个扇区的所述码的同步块的同步信号,和包括用于识别所述其它扇区的另一个扇区中的同步块的同步信号相同。2.再生设备用于从在扇区中记录数据的信息记录介质再生一个信号,每一扇区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永井裕中村雅文平林正幸竹内敏文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