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智能物流的激光导航无人小车及其导航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智能物流的激光导航无人小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用于智能物流的激光导航无人小车在导航中需要在小车移动路径周围竖直空间内设置反光板;而实际应用场景中,作为小车坐标校正参照物的反光板往往因为地面上的货物遮挡或者受到撞击移位等原因造成小车导航精度下降甚至导航中断的情况,使得小车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智能物流的激光导航无人小车。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智能物流的激光导航无人小车,包括车体、设于车体上并用于带动车体移动的行走机构、用于为车体提供导航的激光导航机构;所述激光导航机构包括第一支架、H型连杆、两个偏摆支架、弹性偏摆驱动组件以及两个激光收发器,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固定在车体的底部,所述H型连杆设于第一支架上,所述两个偏摆支架间隔设置并分别铰接在第一支架上,每个所述偏摆支架上均凸设有偏转限位销轴,所述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物流的激光导航无人小车,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设于车体(1)上并用于带动车体(1)移动的所述行走机构(2)、用于为车体(1)提供导航的激光导航机构(3);所述激光导航机构(3)包括第一支架(31)、H型连杆(32)、两个偏摆支架(33)、弹性偏摆驱动组件(34)以及两个激光收发器(35),所述第一支架(31)的顶部固定在车体(1)的底部,所述H型连杆(32)设于第一支架(31)上,所述两个偏摆支架(33)间隔设置并分别铰接在第一支架(31)上,每个所述偏摆支架(33)上均凸设有偏转限位销轴(331),所述第一支架(31)一一对应每个偏摆支架(33)上的偏转限位销轴(331)分别设有偏转限位孔(311),所述偏转限位销轴(331)的一端活动嵌入偏转限位孔(311)内,所述H型连杆(32)的两端分别对应通过偏转限位销轴(331)与两个偏摆支架(33)铰接,所述两个激光收发器(35)一一对应固定在两个偏摆支架(33)上,所述弹性偏摆驱动组件(34)对应连接在H型连杆(32)的中部;所述激光导航机构(3)还包括沿移动路径等间距铺设在地面上的多个由透明材质制成的反射单元(36),每个所述反射单元(36)的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每个所述反射单元(36)的两个直角面均涂覆有全反射涂层,每个所述反射单元(36)的倾斜面的上半部均设有渐变阻光层(361),所述渐变阻光层(361)的衰减作用沿Y方向线性增强;相邻两个所述反射单元(36)之间中心对称设置,倾斜面朝向相同的各个反射单元(36)的斜边与其底边的夹角沿着X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渐变阻光层(361)上还设有单向透光涂层(36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物流的激光导航无人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偏摆驱动组件(34)包括T型连接架(341)、第二支架(342)、两个滚轮(343)和一摩擦带(344),所述T型连接架(341)的横臂铰接在H型连杆(32)的中部,所述第二支架(342)型面套接在T型连接架(341)的纵臂上,所述T型连接架(341)的纵臂与第二支架(342)之间还连接有弹簧(345),所述两个滚轮(343)间隔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架(342)上,每个所述滚轮(343)的两端均与第二支架(342)之间设有阻尼器(346),所述摩擦带(344)绕接在两个滚轮(343)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物流的激光导航无人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摆支架(33)呈U型设置,所述偏摆支架(33)的两端对应铰接在第一支架(31)上,所述偏摆支架(33)的两端均凸设有偏转限位销轴(33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斌,杜鑫,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力智能物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