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9969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为了提供在光学特性方面优良的、而且难以发生制造时的不良情况的光记录媒体的制造技术,在树脂板(11)与铸模之间使光硬化性树脂硬化并对光记录媒体进行成形用的光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由下述工序来制造树脂板(11):将热可塑性树脂(10)加热到预定的温度使之熔解的加热工序(104);将已熔解的热可塑性树脂(10)运送到金属模(1)内的运送工序(103、105);以及压缩被运送到金属模(1)内的热可塑性树脂(10)将其成形为树脂板(11)形状的成形工序(101、102)。由于是因金属模产生的低压力低温度的环境,故可防止因氧化引起的性能变坏、成形变形的情况。(*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表面上形成了凹凸图形的光记录媒体的制造技术,特别是提供一种在使用2P(光聚合)法制造光记录媒体时使用的平基板的新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迄今为止,作为制造光记录媒体、即光盘的代表性的方法,有2P(光聚合)法。2P法是下述的方法准备塑料、玻璃等平板(称为平基板),在该平板与压模(stamper)之间充填由紫外线等的光的能量而硬化的光硬化(photo curing)性树脂,对该光硬化性树脂照射紫外线使其硬化。作为现有的2P法,例如有在特开昭53-86756号公报中公开的方法。在该公报中,记载了下述的方法将由电铸(electroforming)制造的镍作为原模(master)(以下,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原模」,是示出相当于压模的模子),使用紫外线硬化性树脂将图形从该原模复制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聚碳酸酯等平基板上。此外,在特开平5-62254号公报中公开了下述的方法使用硅作为原模,使用紫外线硬化性树脂将图形从利用刻蚀形成了凹凸图形的硅片的原模复制到平基板上。作为在上述现有的2P法中使用的平基板,为了提高批量生产性,使用了对聚碳酸酯进行注射模塑成形或进行挤压(extrusion)成形而制造的树脂板。但是,由于聚碳酸酯的光学各向异性非常大,对注射模塑成形后得到的片材进行加工而得到的盘因拾波器的读取方向的不同,其光学特性也不同。为了得到稳定的重放(再生)信号,要求即使拾波器的读取方向多少有些变动其光学特性也不改变,因此存在不能使用聚碳酸酯作为光盘的材料来使用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使用光学各向异性低的丙烯酸(acrylic)来代替聚碳酸酯,则利用上述挤压成形和加工得到的盘的光学特性虽然变得良好,但存在因丙烯酸的吸湿性高而在盘上容易产生翘曲等变形这样的问题。此外,在以真空成形方式在盘的表面上形成反射膜、记录膜的情况下,也存在除去盘中的气体(特别是水分)方面很费时间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作为满足具备良好的光学各向异性、保持低的吸湿性、并难以产生变形这样的条件的树脂板的材料,最好使用聚烯烃类共聚物。但是,即使使用聚烯烃,只要使用注射模塑成形来对树脂板进行成形,就存在产生下述的不良情况的担心,因此,有必要提出新的树脂板的制造方法。首先,在应进行注射模塑成形的高温、高压下将聚烯烃压入模子中时,往往引起分解或氧化、作为光盘的特性变坏。此外,在注射模塑成形中,在刚成形后,在减压过程中因压力的变化等树脂板往往产生变形。再有,在注射模塑成形中,在一旦达到高温使树脂熔解后,必须等到树脂冷却为止,故存在制造时间增加、导致制造成本增加的担心。专利技术的公开鉴于上述的不良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第1课题是提供一种在光学特性方面优良、而且难以发生制造时的不良情况的光记录媒体的制造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第2课题是提供一种可防止因树脂板的氧化引起特性变坏的光记录媒体的制造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第3课题是提供一种可减少成形后的树脂板的变形的光记录媒体的制造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第4课题是提供一种可缩短直到树脂板的成形为止所耗费的时间的光记录媒体的制造技术。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1课题,在树脂板与铸模之间使硬化性树脂硬化并使光记录媒体成形用的光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利用下述工序制造树脂板加热工序,将热可塑性树脂加热到预定温度使之熔解;运送工序,将已熔解的热可塑性树脂运送到金属模内;以及成形工序,对被运送到金属模内的热可塑性树脂进行压缩并成形为树脂板形状。在此,热可塑性树脂最好是以聚烯烃类共聚物为主要成分的树脂。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2课题,在成形工序中,在热可塑性树脂不氧化的温度以下进行热可塑性树脂的压缩。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3课题,在成形工序中,通过从成形后的树脂板减少压力,在该树脂板中不产生变形的压力以下进行热可塑性树脂的压缩。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4课题,还具备冷却工序,其中从金属模中取出被成形的树脂板,在运送到其它金属模之后进行冷却。本专利技术还具备金属模调换工序,其中通过在树脂板被成形后将金属模中的一部分金属模与其它金属模进行调换,来促进树脂板的冷却。此外,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1课题,在树脂板与铸模之间使硬化性树脂硬化并使光记录媒体成形用的光记录媒体的制造装置包括金属模,以能对被运送到膜腔(cavity)内的热可塑性树脂进行压缩成形而被构成;热可塑性树脂供给机构,对金属模的膜腔供给热可塑性树脂;以及硬化性树脂粘合装置,将已熔解的硬化性树脂夹入通过用金属模来压缩热可塑性树脂而被制造的树脂板与形成了预定的凹凸图形的铸模之间,通过使该硬化性树脂硬化来制造光记录媒体。按照本专利技术,具备在树脂板的成形后将金属模的一部分与其它金属模进行交换的金属模交换机构,由此来促进上述树脂板的冷却。按照本专利技术,具备多个金属模,并具备(a)连接机构,以自由地连接这些金属模与热可塑性树脂供给机构的方式被构成;(b)金属模交换机构,将金属模的一部分与其它金属模进行交换;以及(c)取出机构,从其一部分与其它金属模进行了交换的金属模取出树脂板。连接机构将热可塑性树脂供给机构连接到制造树脂板的金属模上,在金属模中对树脂板进行了成形后,将金属模与热可塑性树脂供给机构分离开。金属模交换机构在树脂板成形后,将金属模的一部分与其它金属模进行交换。取出机构在一部分被交换了的金属模中使被成形的树脂板冷却了后,从金属模取出树脂板。按照本专利技术可起到以下的4个效果。(1)采用聚烯烃作为树脂板,在该制造工序中,通过在金属模中进行低压力·低温度的环境下的压缩来成形,可提供一种在光学特性方面优良、而且难以发生制造时的不良情况的光记录媒体的制造技术。(2)可提供一种通过控制成在成形时树脂的温度处于一定温度以下可防止因树脂板的氧化而引起的特性变坏的光记录媒体的制造技术。(3)可提供一种由于控制成在成形时施加到树脂上的压力处于一定压力以下可减少在成形后产生的树脂板的变形的光记录媒体的制造技术。(4)由于对树脂板不要求高的精度,而且金属模也是廉价的,故可使用多个金属模来冷却树脂板。因而可提供一种可缩短直到树脂板的成形为止被耗费的制造时间、可削减制造成本的光记录媒体的制造技术。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光盘的剖面图。图2是实施形态1的基板制造装置的构成图。图3是说明加热工序的图。图4是说明树脂供给工序的图。图5是说明成形工序的图。图6是说明成形后的树脂状况的图。图7是说明冷却工序的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粘合装置的构成图。图9是说明粘合工序的制造工序剖面图。图10是实施形态2的基板制造装置的构成图。符号的说明1…制造装置2…冷却用金属模10…热可塑性树脂(聚烯烃)11…树脂板12…平基板14…光硬化性树脂层104、302…树脂加热供给装置106…模腔300…旋转运送装置301…连接机构303…金属模交换机构305…取出机构401…原模402…散布器 403…基板保持臂404…基板保持臂升降机405…粘合槽407…阀门408…真空泵409…原模保持用于实施专利技术的最佳形态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形态。(实施形态1)图1是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1有关的光记录媒体(光盘)的剖面图。再有,在本实施形态1中,就制造圆盘状的光记录媒体、即光盘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光记录媒体的形状不限于圆盘状,也可以是方形等,此外,不限于平板状,也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该方法用于在树脂板与铸模之间使硬化性树脂硬化并使光记录媒体成形,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利用下述工序来制造上述树脂板: 加热工序,将热可塑性树脂加热到预定温度使之熔解; 运送工序,将上述已熔解的热可塑性树脂运送到金属模内;以及 成形工序,对被运送到上述金属模内的热可塑性树脂进行压缩并成形为树脂板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7-8-25 228281/971.一种光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该方法用于在树脂板与铸模之间使硬化性树脂硬化并使光记录媒体成形,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利用下述工序来制造上述树脂板加热工序,将热可塑性树脂加热到预定温度使之熔解;运送工序,将上述已熔解的热可塑性树脂运送到金属模内;以及成形工序,对被运送到上述金属模内的热可塑性树脂进行压缩并成形为树脂板形状。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光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热可塑性树脂是以聚烯烃类共聚物为主要成分的树脂。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光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成形工序中,在上述热可塑性树脂不氧化的温度以下进行上述热可塑性树脂的压缩。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光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成形工序中,通过从成形后的树脂板减少压力,在该树脂板中不产生变形的压力以下进行上述热可塑性树脂的压缩。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光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冷却工序,其中从上述金属模中取出上述被成形的树脂板,在运送到其它金属模之后进行冷却。6.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光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备金属模调换工序,其中通过在上述树脂板被成形后将上述金属模中的一部分金属模与其它金属模进行调换,来促进上述树脂板的冷却。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光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粘合工序,其中通过将已熔解的硬化性树脂夹入被成形的上述树脂板与形成了预定的凹凸图形的铸模之间,并使该硬化性树脂硬化,来制造上述光记录媒体。8.一种光记录媒体的制造装置,该装置用于在树脂板与铸模之间使硬化性树脂硬化并使光记录媒体成形,该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模,以能对被运送到模腔(cavity)内的热可塑性树脂进行压缩成形而被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桑敦司西川尚男根桥聪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