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航行信号灯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991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船舶航行信号灯检测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操作台,操作台上设置有第一操作箱,第一操作箱上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和出料口相互连通,通过磁耦无杆气缸带动连接板移动,通过连接板带动移动板沿第一通槽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移动板上的信号灯可以移入或移出第一操作箱,通过电动推杆带动第二操作箱上下移动,第二操作箱上下移动以控制第一操作箱的进料口和出料口的开合,当信号灯移入第一操作箱且第二操作箱将第一操作箱的进料口和出料口闭合时,可以通过光敏传感器对信号灯的闪烁频率进行检测,此时外界的光线无法对信号灯的检测造成干扰,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航行信号灯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船舶信号灯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船舶航行信号灯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按国际公约规定,船舶在夜航、作业或能见度低的情况下,为了表明它的位置、在航状态及种类等特征,在船上须装备各种灯具,显示各种信号,以便识别和避让,信号灯是表示船舶所处状态或提供灯语的一类灯具,信号灯包括环照灯、锚泊灯、闪光灯和通信闪光灯等,其中闪光灯是指装在舷灯上方,当船舶作左右转向时,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发出红光或绿光的环照信号灯,信号灯需要按照规定的频率进行闪烁,否则其他船舶会接受到错误的信号,对航行造成影响,因此在信号灯使用之前需要对信号灯的闪烁频率进行检测。
[0003]现有的信号灯在进行闪烁频率检测时,通常直接通过光敏传感器进行检测,然而外界的光线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航行信号灯检测装置,用于避免外界光线对信号灯的闪烁频率检测造成干扰,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航行信号灯检测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第一操作箱,所述第一操作箱上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操作箱上设置有开合组件,所述开合组件用以同时控制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的开合,所述操作台上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相对的两侧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开设有若干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灯座,所述灯座上设置有信号灯,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用以带动所述移动板沿所述第一通槽的长度方向移动。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合组件包括动力部和第二操作箱,所述动力部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第一操作箱位于所述第二操作箱内,所述电动推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操作箱顶面和所述第二操作箱顶壁之间,通过电动推杆工作,带动第二操作箱上下移动。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磁耦无杆气缸和连接板,所述磁耦无杆气缸与所述操作台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磁耦无杆气缸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磁耦无感气缸在操作台底面沿操作台的长度方向移动,带动连接板沿操作台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使移动板在第一通槽内沿第一通槽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移动板上的信号灯可以移入或移出第一操作箱。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座相对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接触片和第二接触片,所述第二操作箱相对的两侧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用以与所述第一接触片相导通的第三接触片,所述第二连接杆上
设置有用以与所述第二接触片相导通的第四接触片,当第二操作箱底部与移动板顶面贴合时,第一接触片与第三接触片相互抵触,且第二接触片与第四接触片相互抵触,以使灯座上的信号灯通电发光。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操作箱内设置有光敏传感器,通过第一操作箱内的光敏传感器对信号灯的闪烁频率进行检测,符合标准的信号灯即可用于船舶航行。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操作箱上设置有贴合部,所述贴合部包括橡胶,所述橡胶与所述第二操作箱底面固定连接,通过第二操作箱底面的橡胶对第二操作箱底面和移动板顶面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防止光线通过间隙进入第一操作箱。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通槽的长度大于所述移动板长度的两倍,且小于所述移动板长度的三倍,使得移动板上的信号灯检测完后可以移出第一操作箱。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操作台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杆,通过支撑杆为操作台提供支撑力。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磁耦无杆气缸带动连接板移动,通过连接板带动移动板沿第一通槽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移动板上的信号灯可以移入或移出第一操作箱,通过电动推杆带动第二操作箱上下移动,第二操作箱上下移动以控制第一操作箱的进料口和出料口的开合,当信号灯移入第一操作箱且第二操作箱将第一操作箱的进料口和出料口闭合时,可以通过光敏传感器对信号灯的闪烁频率进行检测,此时外界的光线无法对信号灯的检测造成干扰,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1、操作台;2、第一操作箱;3、移动板;4、灯座;5、信号灯; 6、电动推杆;7、第二操作箱;8、磁耦无杆气缸;9、连接板;10、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8]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船舶航行信号灯5检测装置,包括操作台1,操作台1上设置有第一操作箱2,第一操作箱2上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和出料口相互连通,当需要检测信号灯5时,移动板3从进料口处往出料口处移动,以使信号灯5移入第一操作箱2内进行检测,第一操作箱2上设置有开合组件,开合组件用以同时控制进料口和出料口的开合,当需要检测信号灯5时,将移动板3从进料口处往出料口处移动,使得信号灯5移入第一操作箱2内,然后通过开合组件将进料口和出料口闭合,使得外部光线无法进入第一操作箱2内,此时第一操作箱2内的检测不受外界光线影响,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0019]操作台1上开设有第一通槽,第一通槽相对的两侧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移动板3,
移动板3上开设有若干放置槽,放置槽内设置有灯座4,灯座4上设置有信号灯5,放置槽的大小与灯座4的大小相适配,使得灯座4可以正好放入放置槽内,灯座4与信号灯5相适配,信号灯5的正负极分别与灯座4上的第一接触片和第二接触片相互连通,当第一接触片和第二接触片与电源连通时,信号灯5就能发光,当移动板3在第一通槽内沿第一通槽的长度方向移动时,灯座4上的信号灯5也沿第一通槽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信号灯5可以移入或移出第一操作箱2进行检测,操作台1上设置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用以带动移动板3沿第一通槽的长度方向移动,通过移动组件带动移动板3沿第一通槽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信号灯5移入或移出第一操作箱2,当信号灯5移入第一操作箱2时可以对信号灯5进行检测。
[0020]开合组件包括动力部和第二操作箱7,动力部包括电动推杆6,第一操作箱2 位于第二操作箱7内,电动推杆6固定连接在第一操作箱2顶面和第二操作箱7顶壁之间,通过电动推杆6工作,带动第二操作箱7上下移动,当第二操作箱7向下移动至第二操作箱7的底部与移动板3顶面相互接触时,第二操作箱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航行信号灯检测装置,包括操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上设置有第一操作箱(2),所述第一操作箱(2)上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操作箱(2)上设置有开合组件,所述开合组件用以同时控制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的开合,所述操作台(1)上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相对的两侧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移动板(3),所述移动板(3)上开设有若干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灯座(4),所述灯座(4)上设置有信号灯(5),所述操作台(1)上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用以带动所述移动板(3)沿所述第一通槽的长度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航行信号灯(5)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组件包括动力部和第二操作箱(7),所述动力部包括电动推杆(6),所述第一操作箱(2)位于所述第二操作箱(7)内,所述电动推杆(6)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操作箱(2)顶面和所述第二操作箱(7)顶壁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航行信号灯(5)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磁耦无杆气缸(8)和连接板(9),所述磁耦无杆气缸(8)与所述操作台(1)底面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聚洋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