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加速度传感器位移的楼层计算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69624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基于加速度传感器位移的楼层计算方法及系统,所述楼层计算系统包括:楼层模型A初始化模块、楼层模型B生成模块、映射模块、楼层模型C生成模块、检错模块及楼层信息获取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加速度传感器位移的楼层计算方法及系统,可基于电梯的加速度信息计算轿厢每次运动的位移,从而计算该楼存在的各个楼层以及各楼层层高。存在的各个楼层以及各楼层层高。存在的各个楼层以及各楼层层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加速度传感器位移的楼层计算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信息
,涉及一种楼层计算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加速度传感器位移的楼层计算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
°
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
[0003]电梯设备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每隔一定周期需要对电梯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维护。近年来,出现了通过电梯运行加速度监测电梯运行状态的技术。然而,加速度信息仅仅能体现电梯的部分运行状态,无法了解电梯所处的位置以及电梯所在建筑的楼层分布。
[0004]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利用加速度信息获取楼层信息的方式,以便克服现有电梯设备监测方式存在的上述至少部分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加速度传感器位移的楼层计算方法及系统,可基于电梯的加速度信息计算轿厢每次运动的位移,从而计算该楼存在的各个楼层以及各楼层层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基于加速度传感器位移的楼层计算方法,所述楼层计算方法包括:
[0008]步骤S1、初始化楼层模型A,初始时默认总楼层数为一层,当前轿厢位置为P,所述轿厢位置指轿厢绝对位置;
[0009]步骤S2、记录电梯每次上下行位移,累计记录N次后,得到N次上下行位移;通过N次上下行位移生成楼层模型B;
>[0010]步骤S3、若轿厢位置P在楼层模型A中未丢失,则将楼层模型B的起始层与在楼层模型A中的对应楼层进行映射,若丢失,则将楼层模型A的停靠最多层与楼层模型B的停靠最多层进行映射;转至步骤S4;
[0011]步骤S4、通过映射,将楼层模型A与楼层模型B进行合并生成新的楼层模型C;
[0012]步骤S5、对楼层模型C进行检错,若出现层高小于a的楼层或是楼层模型A、楼层模型B、楼层模型C的最多层非同一层,则说明楼层模型A与楼层模型B不匹配,可能是楼层模型A中存在错误,或是楼层模型B中存在错误,那么由楼层模型B替换楼层模型A,同时更新轿厢位置P,否则由楼层模型C替换楼层模型A,同时更新轿厢位置P;
[0013]步骤S6、重复执行步骤S2到步骤S5,便可实现实时更新楼层信息。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楼层模型B生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步骤S21、初始化楼层模型B,刚开始楼层模型中只有一层楼层,命名此楼层为起始层,起始层绝对高度为0,停靠次数为0,轿厢当前绝对位置H0=0;
[0016]步骤S22、按运行先后顺序依次从累计N次位移中获取一次位移,假设此次位移为s,那么更新轿厢当前绝对位置H
n
=H
n
‑1+s,其中,n为1~N的整数;搜索更新后的绝对位置附
近在楼层模型B中是否存在楼层,若存在,则该楼层停靠次数加1,若不存在,则在楼层模型B中添加一个新的楼层,且该楼层的绝对高度为当前f(n),停靠次数为1;
[0017]步骤S23、对更新后的楼层模型B进行检错,若出现层高小于设定数值a的楼层,说明前几次的位移中出现错误,丢弃该楼层模型,重新进行上下行位移累计,并标记起始层在楼层模型A中轿厢位置丢失,若无其他错误,则进行步骤S3;
[0018]步骤S24、重复步骤S22到S23步骤,直到处理完最后一次运行位移为止。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N=9。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加速度传感器位移的楼层计算方法,所述楼层计算方法包括:
[0021]初始化楼层模型A,轿厢位置为P;
[0022]记录电梯每次上下行位移,累计记录N次后,得到N次上下行位移;通过N次上下行位移生成楼层模型B;
[0023]若轿厢位置P在楼层模型A中未丢失,则将楼层模型B的起始层与在楼层模型A中的对应楼层进行映射,若丢失,则将楼层模型A的停靠最多层与楼层模型B的停靠最多层进行映射;通过映射,将楼层模型A与楼层模型B进行合并,生成新的楼层模型C;
[0024]对楼层模型C进行检错,若出现层高小于设定数值a的楼层或是楼层模型A、楼层模型B、楼层模型C的最多层非同一层,则说明楼层模型A与楼层模型B不匹配,可能是楼层模型A中存在错误,或是楼层模型B中存在错误,那么由楼层模型B替换楼层模型A,同时更新轿厢位置P,否则由楼层模型C替换楼层模型A,同时更新轿厢位置P。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加速度传感器位移的楼层计算系统,所述楼层计算系统包括:
[0026]楼层模型A初始化模块,用以初始化楼层模型A,初始时默认总楼层数为一层,当前轿厢位置为P,所述轿厢位置指轿厢绝对位置;
[0027]楼层模型B生成模块,用以记录电梯每次上下行位移,累计记录N次后,得到N次上下行位移;通过N次上下行位移生成楼层模型B;
[0028]映射模块,用以在轿厢位置P在楼层模型A中未丢失时,将楼层模型B的起始层与在楼层模型A中的对应楼层进行映射;在轿厢位置P在楼层模型A中丢失时,将楼层模型A的停靠最多层与楼层模型B的停靠最多层进行映射;
[0029]楼层模型C生成模块,用以通过映射将楼层模型A与楼层模型B进行合并生成新的楼层模型C;
[0030]检错模块,用以对楼层模型C进行检错;若出现层高小于设定数值a的楼层或是楼层模型A、楼层模型B、楼层模型C的最多层非同一层,则说明楼层模型A与楼层模型B不匹配,可能是楼层模型A中存在错误,或是楼层模型B中存在错误,那么由楼层模型B替换楼层模型A,同时更新轿厢位置P,否则由楼层模型C替换楼层模型A,同时更新轿厢位置P;
[0031]楼层信息获取模块,用以根据所述检错模块的检错结果实时更新楼层信息。
[003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楼层模型B生成模块包括:
[0033]楼层模型B初始化单元,用以初始化楼层模型B,刚开始楼层模型中只有一层楼层,命名此楼层为起始层,起始层绝对高度为0,停靠次数为0,轿厢当前绝对位置H0=0;
[0034]楼层更新单元,用以按运行先后顺序依次从累计N次位移中获取一次位移,假设此
次位移为s,那么更新轿厢当前绝对位置H
n
=H
n
‑1+s,其中,n为1~N的整数;搜索更新后的绝对位置附近在楼层模型B中是否存在楼层;若存在,则该楼层停靠次数加1;若不存在,则在楼层模型B中添加一个新的楼层,且该楼层的绝对高度为当前f(n),停靠次数为1;
[0035]检错单元,用以对更新后的楼层模型B进行检错,若出现层高小于a的楼层,说明前几次的位移中出现错误,丢弃该楼层模型,重新进行上下行位移累计,并标记起始层在楼层模型A中轿厢位置丢失。
[003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加速度传感器位移的楼层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楼层计算方法包括:所述楼层计算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初始化楼层模型A,初始时默认总楼层数为一层,当前轿厢位置为P,所述轿厢位置指轿厢绝对位置;步骤S2、记录电梯每次上下行位移,累计记录N次后,得到N次上下行位移;通过N次上下行位移生成楼层模型B;步骤S3、若轿厢位置P在楼层模型A中未丢失,则将楼层模型B的起始层与在楼层模型A中的对应楼层进行映射,若丢失,则将楼层模型A的停靠最多层与楼层模型B的停靠最多层进行映射;转至步骤S4;步骤S4、通过映射,将楼层模型A与楼层模型B进行合并,生成新的楼层模型C;步骤S5、对楼层模型C进行检错,若出现层高小于a的楼层或是楼层模型A、楼层模型B、楼层模型C的最多层非同一层,则说明楼层模型A与楼层模型B不匹配,可能是楼层模型A中存在错误,或是楼层模型B中存在错误,那么由楼层模型B替换楼层模型A,同时更新轿厢位置P,否则由楼层模型C替换楼层模型A,同时更新轿厢位置P;步骤S6、重复执行步骤S2到步骤S5,便可实现实时更新楼层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加速度传感器位移的楼层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楼层模型B生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21、初始化楼层模型B,刚开始楼层模型中只有一层楼层,命名此楼层为起始层,起始层绝对高度为0,停靠次数为0,轿厢当前绝对位置H0=0;步骤S22、按运行先后顺序依次从累计N次位移中获取一次位移,假设此次位移为s,那么更新轿厢当前绝对位置H
n
=H
n
‑1+s,其中,n为1~N的整数;搜索更新后的绝对位置附近在楼层模型B中是否存在楼层,若存在,则该楼层停靠次数加1,若不存在,则在楼层模型B中添加一个新的楼层,且该楼层的绝对高度为当前f(n),停靠次数为1;步骤S23、对更新后的楼层模型B进行检错,若出现层高小于a的楼层,说明前几次的位移中出现错误,丢弃该楼层模型,重新进行上下行位移累计,并标记起始层在楼层模型A中轿厢位置丢失,若无其他错误,则进行步骤S3;步骤S24、重复步骤S22到S23步骤,直到处理完最后一次运行位移为止。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所述的基于加速度传感器位移的楼层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N=9。4.一种基于加速度传感器位移的楼层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楼层计算方法包括:初始化楼层模型A,轿厢位置为P;记录电梯每次上下行位移,累计记录N次后,得到N次上下行位移;通过N次上下行位移生成楼层模型B;若轿厢位置P在楼层模型A中未丢失,则楼层模型B的将起始层与在楼层模型A中的对应楼层进行映射,若丢失,则将楼层模型A的停靠最多层与楼层模型B的停靠最多层进行映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迪李金鹏齐洋
申请(专利权)人:猫岐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