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泵泵管的固定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9578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泵泵管的固定支撑装置,包括调节平台和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固定安装在调节平台顶端,所述调节平台用于调节所述支撑平台的高度,所述支撑平台用于固定支撑地泵泵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可以循环使用,高度调节简单快捷,进一步降低了使用成本,延长了泵管的使用寿命,方便推广应用。便推广应用。便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泵泵管的固定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地泵泵管的固定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建筑工程中采用地泵泵管搭设固定时应用广泛,鉴于混凝土地泵泵管便于连接,连接方式多卡箍连接,拆装简单,便于施工操作。同时,操作过程中人工安装拆卸即可,减少对设备的依赖,施工效率大幅度提升。随着地泵浇筑混凝土技术的广泛使用,地泵泵管安装中竖向泵管及水平竖向泵管连接处目前有一些专用的辅助工具对泵管进行固定,但其辅助工具仍存在如无法调节,移动不便的问题。存在使用破坏建筑结构面开洞放置泵管的现象,导致建筑结构面受到破坏,泵管损耗严重。
[0003]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810094470.7的一种减震型混凝土泵管水平支撑装置,包括底座、高度调节部、架体、减震部和泵管固定部,所述架体通过所述高度调节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泵管固定部通过所述减震部设置在所述架体上,该专利技术可消减输送混凝土时产生的震动,具有安全可靠、定型化加工、可移动、可周转、可自由调节高度等特点,在房屋、桥梁及隧道等混凝土结构工程的管道泵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用效果显著,但现有技术结构简单,高度调节采用螺栓式调节,存在效率慢、费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地泵泵管的固定支撑装置,能够保证对混凝土竖向泵管提供可靠稳定的支撑点,且高度能够方便快速的进行调节。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地泵泵管的固定支撑装置,包括调节平台和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固定安装在调节平台顶端,所述调节平台用于调节所述支撑平台的高度,所述支撑平台用于固定支撑地泵泵管。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平台包括四根伸缩支腿和“口”字型平板,四根伸缩支腿固定安装在“口”字型平板下表面,且四根支腿与“口”字型平板构成的长方体框架结构。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平台包括四根斜撑杆和“凹”字型平板,四根斜撑杆固定安装在“凹”字型平板的下表面,且四根斜撑杆与“凹”字型平板构成正四棱台框架,所述“凹”字型平板与“口”字型平板平行。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支腿包括支撑杆和滑动杆,所述支撑杆底部垂直连接底板,所述滑动杆顶部与“口”字型平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和滑动杆侧面设有长槽孔,支撑杆和滑动杆通过紧固螺栓Ⅰ穿过长槽孔实现支腿的伸缩。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口”字型平板下表面固定连接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位于“凹”字型平板正下方,所述弧形挡板的高度小于所述滑动杆的长度。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字型平板上设置固定挡板和紧固螺栓,所述“凹”字型平板两端和固定挡板上设有多个圆孔,“凹”字型平板通过紧固螺栓Ⅱ穿过圆孔与固定挡板连接形成“口”字型结构。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撑杆为角钢或方管,所述“口”字型平板和“凹”字型平板为钢板。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为矩形钢板,所述支撑杆为角钢或方管,所述滑动杆与支撑杆保持一致。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支撑杆和滑动杆通过紧固螺栓的配合连接,可以对装置安装高度进行调节;通过设置“口”字型平板,增强了装置的稳定性,并减少了钢板材料的浪费;通过在“凹”字型平板设有多个圆形孔,可对不同泵管进行固定,增强了泵管的稳定性;通过弧形挡板的设置,进一步对泵管进行了稳定,减小了混凝土对泵管的冲击力;通过底板、调节平台和支撑平台的结合,避免在建筑结构墙面上设置支撑点,破坏结构墙体,有效保护建筑结构面的外观;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可以循环使用,高度调节简单快捷,进一步降低了使用成本,延长了泵管的使用寿命,方便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调节平台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底板;2、支撑杆;3、紧固螺栓Ⅰ;4、滑动杆;5“口”字型平板6、斜撑杆;7、“凹”字型平板;8、紧固螺栓Ⅱ;9、固定挡板;10、圆形孔;11、弧形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1]图1所示为本技术立体图,一种地泵泵管的固定支撑装置,包括调节平台和支撑平台,支撑平台固定安装在调节平台顶端,调节平台用于调节所述支撑平台的高度,支撑平台用于固定支撑地泵泵管;调节平台由四根伸缩支腿和“口”字型平板5构成的长方体框架结构,四根伸缩支腿固定安装在“口”字型平板5下表面;支撑平台由四根斜撑杆6和“凹”字型平板7构成正四棱台框架,四根斜撑杆6固定安装在“凹”字型平板的下表面,且四根斜撑杆6 下方与“口”字型平板上表面连接。
[0022]图2所示为本技术俯视图,支撑平台和固定挡板9连接是通过“凹”字型平板7表面的紧固螺栓Ⅱ8和在固定挡板9上的预留圆形孔10连接,将固定挡板9通过紧固螺栓Ⅱ8紧固在“凹”字型平板7上,从而实现泵管固定,操作灵活方便;“凹”字型平板7上设有多个圆
形孔,可根据不同尺寸的泵管进行调节;
[0023]图3所示为本技术调节平台结构示意图,支撑杆2与滑动杆4上设有长槽孔,紧固螺栓Ⅰ3穿过长槽孔进行紧固连接;通过调节紧固螺栓在长槽孔中的位置,从而改变装置的高度,装置操作灵活,拆卸方便;通过弧形挡板11 的设置,进一步提高泵管的稳定性,减少了混凝土对泵管的冲击力,有效延长了泵管的使用寿命。
[0024]具体应用过程中,首先根据泵管位置,将弧形挡板11内表面与泵管水平出口的反方向安装放置本技术,通过固定螺栓将底板1与底部建筑物连接,将地泵泵管自下向上依次穿过“口”字型平板5和“凹”字型平板7,泵管与弧形挡板11贴合放置,根据现场需要的高度位置,通过紧固螺栓Ⅰ3调整调节平台使得支撑平台到合适的高度,根据地泵泵管的尺寸,调整固定挡板9的位置,使之能够固定支撑地泵泵管。
[0025]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可以循环使用,高度调节简单快捷,进一步降低了使用成本,延长了泵管的使用寿命,方便推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泵泵管的固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平台和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固定安装在调节平台顶端,所述调节平台用于调节所述支撑平台的高度,所述支撑平台用于固定支撑地泵泵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泵泵管的固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平台包括四根伸缩支腿和“口”字型平板(5),四根伸缩支腿固定安装在“口”字型平板(5)下表面,且四根伸缩支腿与“口”字型平板(5)构成的长方体框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泵泵管的固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包括四根斜撑杆(6)和“凹”字型平板(7),四根斜撑杆(6)固定安装在“凹”字型平板(7)的下表面,且四根斜撑杆(6)与“凹”字型平板(7)构成正四棱台框架,所述“凹”字型平板(7)与“口”字型平板(5)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泵泵管的固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腿包括支撑杆(2)和滑动杆(4),所述支撑杆(2)底部垂直连接底板(1),所述滑动杆(4)顶部与“口”字型平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2)和滑动杆(4)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强振兴赵忠林宗顺勇吴国贤李金昊何美静洪昌代凤光刘冬雪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