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驱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9545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盘驱动器可减少电机数目,简化结构,改进抗冲击性和震动性及生产率。驱动底板设置有转台、第一电机、光读取头和驱动机构,横向底板飘浮在驱动底板上。装载驱动机构驱动盘装载机构。第二电机可正反方向被驱动提供驱动力。驱动力传递路径切换机构切换驱动力传递路径。在第一方向上连续驱动第二电机,可依次连续进行:移动光读取头、升高或降低转台、及移动光盘,在相反方向上连续驱动第二电机,可按相反次序连续进行这些操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盘驱动器(在此也被简称为盘驱动器),用于记录数据信号和/或再现记录在光盘(在此也被简称为盘,用作数据存储介质)上的数据信号。高密度盘或CD是这种数据存储介质的例子。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这种类型的盘驱动器在其前面板上具有一个开口,盘托架通过该开口打开和关闭。在该托架打开后,一个盘装在托架上,该托架自动关闭,即缩回盘驱动器中到转台。当把盘装进这种类型的盘驱动器中时,盘固定在转台和夹子之间,并以特定的转速被驱动,这样,在比如读取操作中,可由盘驱动器(即记录和再现装置)读出记录在盘上的数据信号。更具体地说,数据记录在盘的特定区域的记录道中,按照需要的信号的记录道地址驱动用于读出信号的光读取头,便可再现需要的信号。这种类型的盘驱动器具有三个需要驱动电机的基本操作(1)装载盘,由此在两个方向上在盘驱动器外面的盘装载/卸载位置和盘驱动器内部的装载/卸载位置之间驱动托架,在盘驱动器外面的盘装载/卸载位置处,盘可被放在托架上或从托架上取下,在盘驱动器内部的装载/卸载位置处,盘被装在转台或从其上卸下;(2)驱动盘,由此驱动转台以旋转盘;以及(3)、驱动读取头,由此主要在盘外周和内周的位置间驱动光读取头。根据相关的现有技术的典型的盘驱动器也使用单独的电机,即三个单独的电机,作为用于这三种操作的驱动源。在日本技术公报3-49682中公开的唱盘机(盘驱动器)部分解决了需要三个电机的问题。这种唱盘机把需要的电机的数目减少到了两个,也就是说,在正向和反向方向上驱动单独的装载电机用于盘的装载/卸载、卡盘和驱动读取头。根据相关的现有技术的盘驱动器通常包括一个壳体、基本上与壳体一体的底盘、固定在底盘上的转台和驱动电机。也就是说,因为转台的位置是固定的,必须竖直移动盘来装载/卸载盘,以便避免影响转台。另外,必须竖直驱动夹紧装置(卡盘),以便把盘夹在转台上。因此,在一个常规的盘驱动器中,在托架的盘固定表面上设置了一个用于提升盘的盘固定器。于是,盘固定器随着托架的移动上下转动,以便避免在盘装载/卸载期间在盘和转台之间造成阻碍。卡盘由固定的底盘上的卡臂支撑,使得卡盘可转动和竖直移动。该卡盘根据盘装载/卸载的时序上下转动,以便把盘夹在转台上或取下盘。因此,驱动器结构和操作元件部分很复杂,不利于简化驱动器结构和实现良好的稳定操作。此外,在该常规的盘驱动器上,除了托架以外的所有驱动部件和相关的驱动系统也设置在固定的底盘上。另外,这些部件刚性安装或支撑在固定的底盘上。结果是,对暴露的唱盘机的任何的冲击、震动或摇动将都从固定的底盘直接传递到各种刚性安装的驱动部件上。因此,这些部件易于受到很大的损害。因此,这种设计不利于改进盘驱动器对外力影响的耐用性,即不利于抵抗震动和摇动。这些元件刚性安装在固定的底盘上也使极端精确地定位这些元件的相对位置成为必要。因此,要求在所有部件的制造和装配中保持极高的精度。当考虑到需要大批量生产这些元件时,要求极高精度的必要性不利于提高生产率。考虑到相关的现有技术的这些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基体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盘驱动器,可减少使用的电机的数目,结构简单,耐用性和抵抗震动和摇动的能力增强,提高了大批量生产的生产率。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光盘驱动器具有一个转台,用于转动地支撑光盘;一个光读取头,用于把数据信号写入在转台上转动的光盘上,或者读出记录在光盘上的数据信号;读取头驱动机构,用于在光盘的内周侧和外周侧之间双向移动光读取头;以及一个盘装载机构,用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双向移动光盘,在第一位置处,光盘在转台上面,在第二位置处,光盘在盘驱动器的外面,该光盘驱动器包括一个第一底板,其包括盘驱动器的底部框架;以及第二底板,其与第一底板分开。第二底板支撑在第一底板上,可相对于第一底板竖直移动或摆动,并且设置有转台和驱动转台转动的第一电机,以及光读取头和读取头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一和/或第二底板上的是装载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盘装载机构;可在正反方向上被驱动的第二电机,用于对装载驱动机构和读取头驱动机构提供驱动力;以及驱动力传递路径切换机构,用于在传递力到装载驱动机构的路径和传递力到读取头驱动机构的路径之间切换第二电机的驱动力传递路径。因此,通过在转动的第一方向上连续驱动第二电机,可依次基本上连续地进行如下操作移动光读取头、升高或降低转台、以及移动光盘;通过在与转动的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连续驱动第二电机,可按相反的次序在相反的方向上基本上连续地进行这些操作。因此,单独的第二底板支撑在第一底板上,使得第二底板可相对于第一底板在一圆形路径中竖直移动或摆动。一个单独的电机(上述第二电机)也可在正向方向(转动的第一方向)上或在相反的方向上被连续驱动,以便依次基本上连续地移动光读取头、升高或降低转台、以及移动光盘,或者按相反的次序在相反的方向上基本上连续地进行这些操作。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光盘驱动器中,第二底板设置在第一底板中的开口的内部,并且被如此支撑,使得第二底板可围绕其一端相对于第一底板竖直地摆动;第一底板包括一个设置在第二底板的另一端侧部附近的凸轮装置,所述凸轮装置在其外表面上具有三角针道,用于升高和降低第二底板的另一端;装载驱动机构具有一个装载驱动齿轮组,其包含多个包括最终输出齿轮的齿轮。所述的装载驱动齿轮组的最终输出齿轮与凸轮装置的外齿部啮合,以转动凸轮装置,由此升高或降低所述第二底板的另一侧。在根据本专利技术这一方面的光盘驱动器中,凸轮装置由从装载驱动齿轮组传递来的驱动力转动,第二底板的另一端侧部随着凸轮装置的转动而被升高或降低。结果是,第二底板相对于铰接在第二底板的一端侧部周围的第一底板上下摆动。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光盘驱动器中,在纵向截面中所见的凸轮装置的外齿轮部分的轮廓是弧线或逼近所述弧线的直线。该弧线沿着竖直圆形运动路径,装载驱动齿轮组的最终输出齿轮随着第二底板的摆动运动沿该路径运行。在这种情况下,当最终输出齿轮随着第二底板的摆动运动上下摆动时,装载驱动齿轮组的最终输出齿轮与凸轮装置的外齿轮部分啮合。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的光盘驱动器中,一个突出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的另一端侧部上,由于该突出部分啮合凸轮装置中的三角针道,该第二底板的另一端侧部被竖直定位。在该光盘驱动器中,第二底板的另一端侧部相对于第一底板的竖直定位由该凸台与三角针道的啮合可靠地确定。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的光盘驱动器中,盘装载机构包括一个用于驱动托架的托架驱动齿轮,该托架上放有一个盘。当第二底板相对于第一底板向下摆动到一个特定位置时,凸轮装置的外齿轮部分与托架驱动齿轮啮合。在该光盘驱动器中,在第二底板向下摆动到离第一底板一定位置后,托架被驱动。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的光盘驱动器中,读取头驱动机构包括一个用于移动光读取头的进给齿条,以及一个用于驱动进给齿条的包括多个齿轮的齿条驱动齿轮组。在把光读取头移动到光盘的数据信号记录区域的内周边缘位置后,进给齿条可被移动到离光盘的内周侧较远的一特定位置处。通过移动到在内周侧的这一特定位置处并与驱动力传递路径切换机构啮合,第二电机驱动力传递路径从到读取头驱动机构的路径切换到传递力到装载驱动机构的路径。通过从在内周侧处的所述特定位置移动到盘的外周侧,由此与驱动力传递路径切换机构脱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盘驱动器具有一个转台,用于转动地支撑光盘;一个光读取头,用于把数据信号写入在转台上转动的光盘上,和/或读出记录在所述光盘上的数据信号;读取头驱动机构,用于在光盘的内周侧和外周侧之间双向移动光读取头;以及一个盘装载机构,用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双向移动光盘,在第一位置处,光盘在转台上面,在第二位置处,光盘在盘驱动器的外面,该光盘驱动器包括: 一个第一底板,其包括盘驱动器的底部框架;以及 第二底板,其与第一底板分开,第二底板支撑在第一底板上,可相对于第一底板竖直移动或摆动,并且设置有所述转台和驱动所述转台转动的第一电机,以及光读取头和读取头驱动机构; 其中,设置在第一和/或第二底板上的是: 一个装载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盘装载机构, 可在正反方向上被驱动的第二电机,用于对所述装载驱动机构和读取头驱动机构提供驱动力,以及 驱动力传递路径切换机构,用于在传递力到装载驱动机构的路径和传递力到读取头驱动机构的路径之间切换第二电机的驱动力传递路径; 通过在转动的第一方向上连续驱动所述第二电机,可依次基本上连续地进行如下操作:移动所述光读取头、升高或降低转台、以及移动光盘, 通过在与转动的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连续驱动所述第二电机,可按相反的次序在相反的方向上基本上连续地进行这些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9-2-1 23833/19991.一种光盘驱动器具有一个转台,用于转动地支撑光盘;一个光读取头,用于把数据信号写入在转台上转动的光盘上,和/或读出记录在所述光盘上的数据信号;读取头驱动机构,用于在光盘的内周侧和外周侧之间双向移动光读取头;以及一个盘装载机构,用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双向移动光盘,在第一位置处,光盘在转台上面,在第二位置处,光盘在盘驱动器的外面,该光盘驱动器包括一个第一底板,其包括盘驱动器的底部框架;以及第二底板,其与第一底板分开,第二底板支撑在第一底板上,可相对于第一底板竖直移动或摆动,并且设置有所述转台和驱动所述转台转动的第一电机,以及光读取头和读取头驱动机构;其中,设置在第一和/或第二底板上的是一个装载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盘装载机构,可在正反方向上被驱动的第二电机,用于对所述装载驱动机构和读取头驱动机构提供驱动力,以及驱动力传递路径切换机构,用于在传递力到装载驱动机构的路径和传递力到读取头驱动机构的路径之间切换第二电机的驱动力传递路径;通过在转动的第一方向上连续驱动所述第二电机,可依次基本上连续地进行如下操作移动所述光读取头、升高或降低转台、以及移动光盘,通过在与转动的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连续驱动所述第二电机,可按相反的次序在相反的方向上基本上连续地进行这些操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板设置在第一底板中的开口的内部,并且被如此支撑,使得第二底板可相对于第一底板围绕其一端竖直地摆动;第一底板包括一个设置在第二底板的另一端侧部附近的凸轮装置,所述凸轮装置在其外表面上具有三角针道,用于升高和降低所述第二底板的所述另一端;所述装载驱动机构包括一个装载驱动齿轮组,其包含多个包括最终输出齿轮的齿轮;所述的装载驱动齿轮组的最终输出齿轮与凸轮装置的外齿部啮合,以转动所述凸轮装置,由此升高或降低所述第二底板的另一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在纵向截面中所见的凸轮装置的外齿轮部分的轮廓是弧线或逼近所述弧线的直线;所述弧线沿着竖直圆形运动路径,装载驱动齿轮组的所述最终输出齿轮随着第二底板的摆动运动沿该路径运行。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盘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有吉祐二田中彻胁川政直石冈清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