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液压转向机的电机和减速器分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9013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电控液压转向机的电机和减速器分体结构,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在驾驶员要求舒适性,对转向轻便性要求更高,原有的液压转向不能完全满足或者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电控液压转向机的电机和减速器分体结构,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上侧内部开设有电机装配槽,外壳体的下侧内部开设有减速器装配槽,电机装配槽和减速器装配槽中间连通。电机输出转子轴,所述电机输出转子轴的外部通过过盈配合套装有电机转子;电机转子、定子及线圈和二级行星轮减速器被外壳体分隔在电机下转子轴承的两侧,提高了定位支撑稳定性,可靠性,保证了精度,同时便于装配,支撑结构可靠稳固。构可靠稳固。构可靠稳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控液压转向机的电机和减速器分体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传动
,具体为电控液压转向机的电机和减速器分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商用车(牵引车、卡车、专用车)、客车等5T、8T以上的车辆主要是使用液压转向助力,通过发动机动转油泵将动力转向油壶的液压油以一定压力泵出,作为液压转向器辅助动力源,避免人力驱动转向力不足,减少驾驶员体力消耗,降低驾驶员操作疲劳,甚至避免驾驶员转不动方向盘转向。
[0003]经过检索例如专利号为CN20680227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分体式轮边减速器框架与行星架安装结构,包括轮边减速器框架和行星架,所述轮边减速器框架包括框架底座和同轴固定连接于框架底座顶部的框架法兰,所述框架底座上竖直设有螺栓固定柱,所述螺栓固定柱沿其轴向开有螺纹孔,所述行星架的底部竖直设有螺栓定位柱,所述螺栓定位柱上开有与螺纹孔对应、可与螺纹孔同轴的螺栓定位孔。将轮边减速器框架与行星架安装结构拆分为框架底座、框架法兰与行星架盖板三大部分,分别加工后装配成一体,有效解决了一体式加工困难的问题;有效解决了铸造中出现缺陷的问题。轮边减速器框架与行星架盖板的分体位置设置在轮边减速器框架内部,无需密封措施,有效简化了结构,降低了密封失效的可能。
[0004]类似于上述申请分体结构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0005]第一,由于新能源车辆出现,以及车辆智能化需求,如无人驾驶、自动泊车等功能,原有的液压转向助力满足不了需求,需要有电控的能自主转向的电控液压转向器,通过整车网络通讯,进行自动转向,线性控制车辆转向系统;第二,现在驾驶员要求舒适性,对转向轻便性要求更高,原有的液压转向不能完全满足或者不能满足要求;第三,车辆行驶时,前桥转向轮轮胎爆胎,影响车辆直线行驶,车辆急剧转向,甚至翻车,电控助力可以主动辅助驾驶员稳定车辆行驶方向;第四,车辆液压转向系统突然失效,通过电控助力可以维持短时(一定时间范围内)电控助力。
[0006]因此,原纯液压转向机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电控液压转向机的电机和减速器分体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一)技术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控液压转向机的电机和减速器分体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第一,由于新能源车辆出现,以及车辆智能化需求,如无人驾驶、自动泊车等功能,原有的液压转向助力满足不了需求,需要有电控的能自主转向的电控液压转向器,通过整车网络通讯,进行自动转向,线性控制车辆转向系统;第二,现在驾驶员要求舒适性,对转向轻便性要求更高,原有的液压转向不能完全满足或者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第
三,车辆行驶时,前桥转向轮轮胎爆胎,影响车辆直线行驶,车辆急剧转向,甚至翻车,电控助力可以主动辅助驾驶员稳定车辆行驶方向;第四,车辆液压转向系统突然失效,通过电控助力可以维持短时(一定时间范围内)电控助力。
[0009](二)技术方案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控液压转向机的电机和减速器分体结构,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上侧内部开设有电机装配槽,外壳体的下侧内部开设有减速器装配槽,并通过轴承支撑座分隔成两个装配空间,中间为中空状态;电机和减速器分别位于外壳体轴承支撑座两侧,外壳体轴向方向相向装配;电机装配槽顶部内侧设置有轴承支撑端盖,轴承支撑端盖中间设置有行星轮支架上支撑轴承;电机定子线圈和电机定子预先装配成电机线圈分总成设置于电机转子的外部,与外壳体过盈配合,电机转子通过过盈配合装配在电机输出转子轴上侧外部;电机转子内部铆接有永磁体,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之间径向留设有间隙;电机输出转子轴设置齿轮与减速器输入端传动连接;旋转变压器组件,旋转变压器组件转动部分通过过盈配合装配在电机输出转子轴外圆表面;旋转变压器组件外侧安装有旋转变压器固定件;旋转变压器固定件检测线圈固定在轴承支撑端盖外,与电机输出转子轴保持同轴;
[0011]第二级行星轮支架,第二级行星轮支架通过过盈配合和行星轮支架下支撑轴承设置于减速器装配槽内,同时第二级行星轮支架还设有一个输入轴与转轴一体,穿过电机输出转子轴内孔的内部,该轴通过其外径与轴承间隙或者过渡配合,固定支撑在轴承支撑端盖上,与电机输出转子轴轴承固定在同一个轴承支撑端盖上。
[0012]优选的,所述电机输出转子轴和外壳体之间安装有所述电机下转子轴承;电机下转子轴承与电机输出转子轴采用过盈配合。
[0013]优选的,所述电机输出转子轴的旋转变压器组件件轴向外端,电机输出转子轴外径通过过盈配合与电机上转子轴承内圈联接;电机上转子轴承外圈通过间隙配合安装在轴承支撑端盖上,轴承支撑端盖通过其止口外径与外壳体内径进行径向定位,轴向端面进行轴向定位;电机上转子轴承外圈与轴承支撑端盖设有波形弹垫,补偿电机输出转子轴分总成轴向安装间隙。
[0014]优选的,所述电机上转子轴承内圈与电机输出转子轴过盈配合装配成一个整体,电机上转子轴承内圈与电机输出转子轴的台阶轴轴肩进行轴向定位;电机输出转子轴外圆与电机下转子轴承内圈过盈配合,电机下转子轴承外圈与外壳体之间为间隙配合。
[0015]优选的,所述电机输出转子轴的底部外侧设置有第一级上盖板;第一级行星轮减速器上盖通过盖架对接螺钉与第一级行星轮支架固定在一起,同时第一级中心柱销轴向部分穿过第一级上盖板销钉孔,其径向配合为间隙配合。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一级中心柱销外设置有第一级行星小齿轮,第一级行星小齿轮通过间隙配合套在第一级中心柱销的外圆上,第一级中心柱销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第一级行星轮支架上;第二级行星轮支架的顶部通过过盈配合安装有第二级中心柱销,且第二级中心柱销外圆通过间隙配合套设有第二级行星小齿轮。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级行星轮支架的底部外侧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级上盖板,第二级上盖板通过盖架对接螺钉与第二级行星轮支架固定,同时第二级中心柱销穿过第二级行星轮支架的销钉孔间隙配合。
[0018]优选的,所述减速器装配槽的内部通过过盈配合固定设置有行星轮最外内齿圈,行星轮最外内齿圈的内侧齿面与第一级行星小齿轮和第二级行星小齿轮啮合;第一级行星小齿轮和第二级行星小齿轮的两侧均设有端面减磨垫。
[0019]优选的,所述外壳体底部配合行星轮支架下支撑轴承设置有下端盖,下端盖与行星轮支架下支撑轴承外圈之间设置有轴向间隙补偿的弹性元件。
[0020]优选的,所述电机输出转子轴、电机转子、电机定子和电机定子线圈构成永磁同步电机,旋转旋转变压器固定件和旋转变压器组件件构成传感器;电机输出转子轴输出端有齿轮并与第一级行星小齿轮啮合;第一级行星轮支架输出端有齿轮,并与第二级行星小齿轮啮合。
[0021](三)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电控液压转向机的电机和减速器分体结构,电机转子、定子线圈和二级行星轮减速器被外壳体分隔在电机下转子轴承的两侧,提高了定位支撑稳定性,可靠性,保证了精度,同时便于装配,支撑结构可靠稳固。
[0023]其次,电机下转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控液压转向机的电机和减速器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S2,所述外壳体S2的上侧内部开设有电机装配槽P1,外壳体S2的下侧内部开设有减速器装配槽P2,并通过轴承支撑座分隔成两个装配空间,中间为中空状态;电机和减速器分别位于外壳体S2轴承支撑座两侧,外壳体S2轴向方向相向装配;电机装配槽P1顶部内侧设置有轴承支撑端盖S3,轴承支撑端盖S3中间设置有行星轮支架上支撑轴承EH6;电机定子线圈EM4和电机定子EM3预先装配成电机线圈分总成设置于电机转子EM2的外部,电机转子EM2通过过盈配合装配在电机输出转子轴EM1上侧外部;电机转子EM2内部铆接有永磁体,电机定子EM3和电机转子EM2之间径向留设有间隙;电机输出转子轴EM1设置齿轮与减速器输入端传动连接;旋转变压器组件EM6,旋转变压器组件EM6转动部分通过过盈配合装配在电机输出转子轴EM1外圆表面;旋转变压器组件EM6外侧安装有旋转变压器固定件EM5;旋转变压器固定件EM5检测线圈固定在轴承支撑端盖S3外,与电机输出转子轴EM1保持同轴;第二级行星轮支架EH3,第二级行星轮支架EH3通过过盈配合和行星轮支架下支撑轴承EH9设置于减速器装配槽P2内,同时第二级行星轮支架EH3还设有一个输入轴与转轴一体,穿过电机输出转子轴EM1内孔的内部,该轴通过其外径与行星轮支架上支撑轴承EH6间隙或者过渡配合,固定支撑在轴承支撑端盖S3上,与电机输出转子轴EM1轴承固定在同一个轴承支撑端盖S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液压转向机的电机和减速器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输出转子轴EM1和外壳体S2之间安装有所述电机下转子轴承EM8;电机下转子轴承EM8内圈与电机输出转子轴EM1外圆采用过盈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液压转向机的电机和减速器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输出转子轴EM1的旋转变压器组件EM6件轴向外端,电机输出转子轴EM1外径通过过盈配合与电机上转子轴承EM7内圈联接;电机上转子轴承EM7外圈通过间隙配合安装在轴承支撑端盖S3上,轴承支撑端盖S3通过其止口外径与外壳体S2内径进行径向定位,轴向端面进行轴向定位;电机上转子轴承EM7外圈与轴承支撑端盖S3设有波形弹垫,补偿电机输出转子轴EM1分总成轴向安装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液压转向机的电机和减速器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上转子轴承EM7内圈与电机输出转子轴EM1过盈配合装配成一个整体,电机上转子轴承EM7内圈与电机输出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原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安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