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玻璃蚀刻齿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891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玻璃蚀刻齿条,包括齿条本体和至少一个侧齿;侧齿一侧固定连接在齿条本体上且与齿条本体同轴布置,侧齿远离齿条本体一侧开设有多个轴向布置的开口;开口的第一侧壁与齿条本体的轴线之间具有第一夹角,开口的第二侧壁与齿条本体的轴线之间具有第二夹角,3D玻璃弧形侧壁位于开口内且抵靠第一侧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出的3D玻璃蚀刻齿条,3D玻璃弧形侧壁抵靠在与齿条本体之间具有第一夹角的第一侧壁上,由于第二夹角的角度A小于第一夹角的角度B,避免了3D玻璃弧形侧壁与第二侧壁接触,因此可以使得3D玻璃顺利上砂,提高产品良率和直通率;解决常规清洗产生的架子印问题。子印问题。子印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玻璃蚀刻齿条


[0001]本技术涉及3D玻璃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3D玻璃蚀刻齿条。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智能终端产品的外观审美以及性能要求的提升,相关产品屏幕和后盖也从平面触屏逐渐向2.5D曲面、3D曲面过渡。3D玻璃具有轻薄、透明洁净、抗指纹、防眩光、坚硬、耐刮伤等优势,能够增加弧形边缘外控功能,带来别致的触控手感,3D曲面玻璃具有很强烈的立体感,握直感和美感更好,另外它因为两边弧面,还可以增加很多功能,但是3D玻璃制造工艺难度较大,目前3D玻璃制造,工艺上较大的难度在于AG蚀刻时的造成的不上砂,影响整个直通率。3D玻璃AG是通过使用氟化氢铵,氟化铵,氟化氢钠,六氟硅酸铵,渗透粉,硝酸,固体酸,耐酸表面活性剂,水等按照比例调配熟化后,对玻璃表面进行AG蚀刻,就是用化学反应方式将玻璃表面由光滑面变成微米级颗粒表面,通过各种不同的配比从而达到不同AG蚀刻效果。由于普通的清洗架的齿条很容易接触到3D玻璃的弧边,所以在AG蚀刻过程中容易造成不上砂,异色等不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良率和直通率(约20

30%)。因此,设计出3D玻璃的AG蚀刻专用齿条以使3D玻璃的曲面不接触清洗架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3D玻璃蚀刻齿条。
[000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3D玻璃蚀刻齿条,包括齿条本体和至少一个侧齿;
[0005]侧齿一侧固定连接在齿条本体上且与齿条本体同轴布置,侧齿远离齿条本体一侧开设有多个轴向布置的开口;
[0006]开口的第一侧壁与齿条本体的轴线之间具有第一夹角,开口的第二侧壁与齿条本体的轴线之间具有第二夹角,3D玻璃弧形侧壁位于开口内且抵靠第一侧壁,第一夹角的角度A大于第二夹角的角度B以使3D玻璃弧形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0007]优选地,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的角度之和为84
°
∽91
°

[0008]优选地,第一夹角的角度A为51
°
∽58
°
,第二夹角的角度B为28
°
∽35
°

[0009]优选地,任意相邻两个开口之间等距布置。
[0010]优选地,所有开口的第一转角均导有第一圆角。
[0011]优选地,任意相邻两个开口之间的第二转角均导有第二圆角。
[0012]优选地,包括两个分别同轴且对称布置在齿条本体两侧的侧齿。
[0013]优选地,包括两个螺母,两个螺母分别布置在齿条本体两端且分别与齿条本体两端螺纹连接。
[0014]本技术中,所提出的3D玻璃蚀刻齿条,3D玻璃弧形侧壁抵靠在与齿条本体之间具有第一夹角的第一侧壁上,由于第二夹角的角度A小于第一夹角的角度B,避免了3D玻璃弧形侧壁与第二侧壁接触,因此可以使得3D玻璃顺利上砂,提高产品良率和直通率;解决常规清洗产生的架子印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3D玻璃蚀刻齿条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3D玻璃蚀刻齿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

2所示,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3D玻璃蚀刻齿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3D玻璃蚀刻齿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参照图1

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3D玻璃蚀刻齿条,包括齿条本体1和至少一个侧齿2;
[0019]侧齿2一侧固定连接在齿条本体1上且与齿条本体1同轴布置,侧齿2远离齿条本体1一侧开设有多个轴向布置的开口21;
[0020]开口21的第一侧壁211与齿条本体1的轴线之间具有第一夹角,开口21的第二侧壁212与齿条本体1的轴线之间具有第二夹角,3D玻璃弧形侧壁位于开口21内且抵靠第一侧壁211,第一夹角的角度A大于第二夹角的角度B以使3D玻璃弧形侧壁与第二侧壁212之间具有间隙。
[0021]本实施例的3D玻璃蚀刻齿条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在固定3D玻璃时,其弧形侧壁在开口21内,并且抵靠在开口21的第一侧壁211上,第二夹角大于第一夹角,3D玻璃弧形侧壁与第二侧壁212之间留有间隙,以使3D玻璃弧形侧壁不与第二侧壁212接触。
[0022]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3D玻璃蚀刻齿条,3D玻璃弧形侧壁抵靠在与齿条本体1之间具有第一夹角的第一侧壁211上,由于第二夹角的角度A小于第一夹角的角度B,避免了3D玻璃弧形侧壁与第二侧壁212接触,因此可以使得3D玻璃顺利上砂,提高产品良率和直通率;解决常规清洗产生的架子印问题。
[0023]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的角度之和为89
°±
0.05
°
。根据3D玻璃产品的实际形状,此时开口21的第二侧壁212不与3D玻璃弧形侧壁接触。
[0024]进一步地,第一夹角的角度A为51
°
∽58
°
,第二夹角的角度B为28
°
∽35
°
。此时在取放3D玻璃时,均可避免3D玻璃弧形侧壁与第二侧壁212接触,且对3D玻璃支撑时稳定性比较高。
[0025]更进一步地,任意相邻两个开口21之间等距布置。使得齿条本体1的各处受力均匀。
[0026]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有开口21的第一转角均导有第一圆角213。避免第一转角划伤3D玻璃表面。
[0027]进一步地,任意相邻两个开口21之间的第二转角均导有第二圆角22。避免第二转角划伤3D玻璃表面。
[0028]进一步地,包括两个分别同轴且对称布置在齿条本体1两侧的侧齿2。保证齿条本体1两侧受力均衡,且可提高对3D玻璃的承载效率,使得齿条本体1两侧均可承载3D玻璃。
[0029]更进一步地,包括两个螺母3,两个螺母3分别布置在齿条本体1两端且分别与齿条本体1两端螺纹连接。方便对齿条在整个框体中的拆卸和安装。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玻璃蚀刻齿条,其特征在于,包括齿条本体(1)和至少一个侧齿(2);侧齿(2)一侧固定连接在齿条本体(1)上且与齿条本体(1)同轴布置,侧齿(2)远离齿条本体(1)一侧开设有多个轴向布置的开口(21);开口(21)的第一侧壁(211)与齿条本体(1)的轴线之间具有第一夹角,开口(21)的第二侧壁(212)与齿条本体(1)的轴线之间具有第二夹角,3D玻璃弧形侧壁位于开口(21)内且抵靠第一侧壁(211),第一夹角的角度A大于第二夹角的角度B以使3D玻璃弧形侧壁与第二侧壁(212)之间具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玻璃蚀刻齿条,其特征在于,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的角度之和为84
°
∽91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玻璃蚀刻齿条,其特征在于,第一夹角的角度A为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勇魏中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龙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