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快速实现低硬度91钢硬度值校核的试块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6871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以快速实现低硬度91钢硬度值校核的试块和方法,试块为圆柱体结构,由6个材质、规格相同的扇形体试块单元相互嵌合组成,每个扇形体试块单元均纹刻有标定硬度值,且应专门制造,保证材质的均质性、组织稳定性和试验面硬度的均匀性。结构设计合理,材质、组织和硬度范围匹配,便于携带和使用;校核方法采用“标块对比、逐级校核”的原理,原理简单,操作步骤明晰,检测结果准确度高,校核效果与实验室台式硬度计和便携布氏硬度计相当,适用于现场各种复杂的工况条件,可以帮助检测人员快速地完成检测和校核工作,并准确、有效地对材质做出评估或判定。对材质做出评估或判定。对材质做出评估或判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快速实现低硬度91钢硬度值校核的试块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行业91等级钢的硬度检测与校核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快速实现低硬度91钢硬度值校核的试块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大容量、高参数机组的投用,金属材质等级也得到不断提高,其中91钢已广泛应用于机组的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高温集箱等重要金属部件。但是,近年来在金属检测过程中发现,91钢的硬度偏低问题越来越普遍,给机组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0003]利用里氏硬度计进行金属材料的硬度检测,可以实现材料硬度值的快速测量,同时不会对材料本身造成破坏损伤,在电力行业及其它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通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发现,由于仪器自身工作原理的因素,里氏硬度计与布氏硬度计在检测结果上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数值可达约20HB,尤其针对硬度偏低的91钢,这种现象显得更加明显。这种由于仪器原因造成的偏差容易造成材质得不到准确、有效地评估和判定,甚至会得到错误的结论,给检测人员带来很大的困扰和误导。基于上述考量,电力行业最新标准DL/T 438

2016《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相比于2009版作出了针对性修订,其中第7.1.5条规定:当硬度偏离标准的规定值时,宜采用便携式布氏硬度计测量校核。次年,标准DL/T 1719

2017《采用便携式布氏硬度计检验金属部件技术导则》相继出台。
[0004]目前常用的便携布氏硬度计主要有磁力式布氏硬度计、锤击式布氏硬度计和液压式布氏硬度计,但是上述这三种布氏硬度计都存在一定的缺点和局限。其中磁力式布氏硬度计要求磁力加载面必须对称、平整、适合加载,对于弯头、三通、大小头等异构部位无法应用;锤击式布氏硬度计要求必须的锤击空间和方向,有限空间和底部区域无法应用;液压式布氏硬度计体型庞大、笨重,并不适合现场复杂的工况场景。受以上因素限制,当现场实际检测工况不能满足上述设备的工作要求时,低硬度91钢的硬度校核就显得束手无策,破坏取样仿佛是最后的选择。
[0005]同时,在对低硬度91钢进行性能和组织的研究中发现,91钢的硬度偏低问题主要与钢的生产、加工或焊接过程中的热处理工艺不当有关,目前,实验室中已可以通过模拟各种热处理工艺来获得各种组织相符、硬度值相当的样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材质相同、组织相符、硬度范围匹配的新型试块,同时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现场可以快速实现低硬度91钢的硬度校核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以快速实现低硬度91钢硬度值校核的试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块为圆柱体结构,由6个材质、规格相同的扇形体试块单元相互嵌合组成,每个扇形体试块单元均纹刻有标定硬度值,且应专门制造,保证材质的均质
性、组织稳定性和试验面硬度的均匀性。
[0008]进一步而言,所述试块的整体规格为Φ90
×
55mm,各扇形体试块单元的半径为45mm,高度为55mm,圆心角为60
°
,其中长度误差均允许在
±
1mm,圆心角角度误差均允许在
±1°

[0009]进一步而言,所述各扇形体试块单元的材质为P91,需经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以获得不同的硬度值,并经实验室标定后纹刻于试块表面,各扇形体试块单元的硬度标定值应分别分布于130≤HB<140、140≤HB<150、150≤HB<160、160≤HB<170、170≤HB<180和180≤HB<190范围内,且相临两值偏差≥5HB,确保覆盖91钢的硬度低值区间范围。
[0010]校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步骤1:对试验用里氏硬度计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和使用说明书进行正确设置。
[0012]步骤2:冲击试验样品5次,并对5次数据取算术平均值,记为试验值HLB0。
[0013]步骤3:根据冲击样品试验值HLB0的大小,选择校核试块,试块的标定硬度值记为HB1,HB1与HLB0应位于同一硬度区间范围。
[0014]步骤4:冲击选定的校核试块,冲击5次,并对5次数据取算术平均值,记为校核值HLB1。
[0015]步骤5:按照式

H1=HB1‑
HLB1计算标定值与校核值之间的偏差

H1。
[0016]步骤6:按照式HLB=HLB0+

H1计算冲击试样第一次校核后的硬度值HLB,此步骤可以初步确认试样的真实硬度值所分布的区间范围。
[0017]步骤7:重复步骤3~6,重新选择校核试块,试块的标定硬度值记为HB2,HB2与HLB应位于同一硬度区间范围;同样冲击第二次选定的校核试块,冲击5次,并对5次数据取算术平均值,记为校核值HLB2,按照式

H2=HB2‑
HLB2计算得出硬度校核偏差

H2;按照式HLB

=HLB+

H2计算求得第二次校核后的硬度值HLB

,同时根据

H2的大小确定是否进行第三次校核,这里规定若

H2≤5HB,无需进行第三次校核,第二次校核后的硬度值HLB

即可作为最终的检测结果,若

H2>5HB,需进行第三次校核,并重复上述步骤。
[0018]步骤8:根据上述两次校核偏差之和(

H1+

H2+
……
),结合仪器自身的调校功能(若有),对里氏硬度计进行相应地调校(调高或调低),调校后的仪器可直接用于硬度范围匹配的冲击测量,测量值可作为最终的检测结果。
[0019]进一步而言,所述校核方法适用于应用里氏硬度计对91钢的硬度检测,硬度检测范围为130~190HB。
[0020]上述试块边缘倒角为1
×
45
°
,试验面与支撑面的平面度≤0.02mm,试验面与支撑面的平行度≤0.03mm/50mm,试验面的粗糙度Ra≤0.05μm。
[002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现场快速选取与待冲击试样的材质、硬度范围匹配的标准试块来进行仪器的校核,减少仪器的偏差;该校核方法采用“标块对比、逐级校核”的原理,原理简单,步骤明晰,准确度高,校核效果与实验室台式硬度计和便携布氏硬度计相当,同时能够满足现场各种复杂、受限的工况条件,无需通过便携布氏硬度计甚至破坏取样的手段,利用便携式里氏硬度计即可快速地完成对硬度值的校核工作,能适应现场的实际检测需要。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校核试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里氏硬度计冲击试验的结构示意图。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快速实现低硬度91钢硬度值校核的试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块为圆柱体结构,由6个材质、规格相同的扇形体试块单元相互嵌合组成,每个扇形体试块单元均纹刻有标定硬度值,制造保证材质的均质性、组织稳定性和试验面硬度的均匀性;所述试块的整体规格为Φ90
×
55mm,各扇形体试块单元的半径为45mm,高度为55mm,圆心角角度为60
°
,其中长度误差在
±
1mm,圆心角角度误差在
±1°
;各扇形体试块单元的材质为P91,经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获得不同的硬度值,并经实验室标定后纹刻于试块表面,6个扇形体试块单元的硬度标定值分别分布于130≤HB<140、140≤HB<150、150≤HB<160、160≤HB<170、170≤HB<180和180≤HB<190范围内,且相临两值偏差≥5HB,确保覆盖91钢的硬度低值区间范围。2.一种可以快速实现低硬度91钢硬度值校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块,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试验用里氏硬度计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和使用说明书进行设置;步骤2:冲击试验样品5次,并对5次数据取算术平均值,记为试验值HLB0;步骤3:根据冲击样品试验值HLB0的大小,选择校核试块,试块的标定硬度值记为HB1,HB1与HLB0位于同一硬度区间范围;步骤4:冲击选定的校核试块,冲击5次,并对5次数据取算术平均值,记为校核值HLB1;步骤5:按照式

H1=HB1‑
HLB1计算标定值与校核值之间的偏差

H1;步骤6:按照式HLB=HLB0+

H1计算冲击试样第一次校核后的硬度值HL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戈郭延军邱质彬何桂宽乔立捷许辉郭岩田力男付尚存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