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准切割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8708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精准切割机器人,包括固定箱、切割机构、移动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限位组件和固定组件,该精准切割机器人通过移动机构实现对主体的精准移动,从而实现对主体的精准切割,提高使用的实用性,通过固定机构实现对主体的弹性定位,防止因夹持力过大而导致主体的损坏,实现对主体的保护,同时通过可移动的第一抵靠板和第二抵靠板,增大与主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固定效果,通过限位组件实现对主体远离第一抵靠板的一端限位,使得主体更好的与连接板抵靠,从而使得刀片更好的实现对主体的切割,提高切割精度,提高了使用的实用性。的实用性。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准切割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精准切割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人参,为伞形目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叶片无气孔和栅栏组织,无法保留水分,温度高于32度叶片会灼伤,郁闭度0.7

0.8,通常3年开花,5

6年结果,花期5

6月,果期6

9月。
[0003]生长于北纬33度

48度之间的海拔数百米的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下,产于中国东北、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东部,人参的别称为黄参、地精、神草、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
[0004]现有用于人参的切割一般都是通过操作工人手动进行切割的,由于人参一般都是在晒干之后进行切割的,导致人参变硬,在切割时,操作工人容易割伤自己的双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同时不能将药材切割至同等大小,影响后续的加工步骤和美观性,降低工作效率,实现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精准切割机器人。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精准切割机器人,包括固定箱、切割机构、移动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固定箱竖向设置,所述切割机构设置在固定箱内部的顶端,所述移动机构和固定机构均设置在固定箱内;
[0007]所述移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固定箱内,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板、移动板和齿条,所述固定箱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连通孔,两个连通孔同轴设置,所述固定板水平设置在固定箱内,所述固定板位于连通孔的下方,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条形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截面为燕尾形,所述移动板设置在滑动槽内,所述移动板与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的两端分别穿过固定箱上的一个连通孔,所述移动板与连通孔滑动连接,所述齿条设置在移动板上,所述齿条位于滑动槽内;
[0008]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固定箱内,所述驱动组件位于固定板的一侧,所述滑动槽的底端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与滑动槽连通,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转杆和齿轮,所述电机水平设置在固定箱的一侧,所述齿轮设置在矩形槽内,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转杆设置在电机和齿轮之间,所述转杆的一端与齿轮连接,所述转杆的另一端通过固定板安装在电机上,所述转杆与齿轮键连接;
[0009]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限位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抵靠板、第二抵靠板和抵靠单元,所述第一抵靠板和第二抵靠板均设置在移动板的上方,所述第一抵靠板和第二抵靠板平行,所述第一抵靠板和第二抵靠板正对设置,所述第一抵靠板和第二抵靠板相邻的顶端铰接,所述第一抵靠板和第二抵靠板的铰接
处设有扭簧;
[0010]所述抵靠单元有两个,两个抵靠单元分别设置在固定板的两端,所述第一抵靠板和第二抵靠板位于两个抵靠单元之间,所述抵靠单元包括连接板、滑动杆、弹力绳和第一弹簧,所述连接板竖向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连接板靠近第一抵靠板的一端设有竖向条形限位槽,所述第一抵靠板远离第二抵靠板的一端设有柱形凹槽,所述滑动杆设置在第一抵靠板和连接板之间,所述滑动杆的一端伸入限位槽内,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伸入凹槽内,所述滑动杆与凹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与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弹力绳设置在凹槽内部的底端,所述弹力绳的一端与滑动杆连接,所述弹力绳的另一端与凹槽内部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限位槽内,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滑动杆的上方,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滑动杆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槽顶端一侧的内壁连接;
[0011]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第一抵靠板和切割机构之间,所述限位组件与固定板连接。
[0012]所述固定箱一侧的内壁上设有红外线感应器,所述红外线感应器位于固定板的上方,所述红外线感应器与电机均由PLC连接。
[0013]为了实现对主体的抵靠,防止主体的移动,使得切割机构更好的实现对主体的切割,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横板、第二弹簧、手柄、推动杆、辅助板、第一伸缩杆、第一滚珠、抵靠单元和滑动单元,所述横板水平设置在固定板的上方,所述手柄设置在横板的上方,所述辅助板设置在固定板和横板之间,所述推动杆设置在手柄和辅助板之间,所述推动杆的一端与手柄连接,所述推动杆的另一端穿过横板与辅助板连接,所述推动杆与横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辅助板和横板之间,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推动杆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横板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辅助板连接,所述第一滚珠设置在连接板和辅助板之间,所述第一伸缩杆设置在第一滚珠和第一伸缩杆之间,所述第一滚珠通过第一伸缩杆与辅助板连接,所述第一滚珠远离第一伸缩杆的一端与移动板抵靠。
[0014]为了提升固定效果,所述抵靠单元有两个,两个抵靠单元分别设置在第一伸缩杆的两侧,两个抵靠单元关于第一伸缩杆对称设置,所述抵靠单元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第二滚珠,所述第二滚珠设置在辅助板的下方,所述第二伸缩杆设置在第二滚珠和辅助板之间,所述第二滚珠通过第二伸缩杆与辅助板连接,所述第二滚珠远离第二伸缩杆的一端与固定板抵靠,所述第二伸缩杆向着固定板的方向倾斜设置。
[0015]为了实现对横板的移动,所述滑动单元有两个,两个滑动单元分别设置在辅助板的两端,所述滑动单元位于横板和固定板之间,所述滑动单元包括限位珠和移动杆,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条形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滑动槽平行,所述限位珠位于定位槽内,所述限位珠与定位槽滚动连接,所述移动杆设置在限位珠和横板之间,所述限位珠通过移动杆与横板连接。
[0016]为了防止刀片与固定板的抵靠,实现对刀片的保护,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条形辅助槽,所述辅助槽与滑动槽垂直,所述移动板上设有若干切割槽,各切割槽均匀设置,所述切割槽与辅助槽平行。
[0017]为了实现对主体的切割,所述切割机构包括气缸、刀片和定位板,所述气缸竖向朝下设置在固定箱内部的顶端,所述刀片安装在气缸上,所述定位板竖向设置在气缸上,所述定位板位于刀片和横板之间,所述定位板与横板抵靠。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精准切割机器人通过移动机构实现对主体的移动,这里
通过齿轮和齿条的配合,实现对主体的精准移动,从而实现对主体的精准切割,提高使用的实用性,这里通过固定机构实现对主体的固定,这里通过固定组件实现对主体的弹性定位,防止因夹持力过大而导致主体的损坏,实现对主体的保护,同时通过可移动的第一抵靠板和第二抵靠板,增大与主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固定效果,同时通过限位组件实现对主体远离第一抵靠板的一端限位,使得主体更好的与连接板抵靠,从而使得刀片更好的实现对主体的切割,提高切割精度,提高了使用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精准切割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精准切割机器人固定板、移动板和固定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准切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箱(1)、切割机构、移动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固定箱(1)竖向设置,所述切割机构设置在固定箱(1)内部的顶端,所述移动机构和固定机构均设置在固定箱(1)内;所述移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固定箱(1)内,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板(2)、移动板(3)和齿条(4),所述固定箱(1)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连通孔,两个连通孔同轴设置,所述固定板(2)水平设置在固定箱(1)内,所述固定板(2)位于连通孔的下方,所述固定板(2)上设有条形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截面为燕尾形,所述移动板(3)设置在滑动槽内,所述移动板(3)与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3)的两端分别穿过固定箱(1)上的一个连通孔,所述移动板(3)与连通孔滑动连接,所述齿条(4)设置在移动板(3)上,所述齿条(4)位于滑动槽内;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固定箱(1)内,所述驱动组件位于固定板(2)的一侧,所述滑动槽的底端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与滑动槽连通,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5)、转杆(6)和齿轮(7),所述电机(5)水平设置在固定箱(1)的一侧,所述齿轮(7)设置在矩形槽内,所述齿轮(7)与齿条(4)啮合,所述转杆(6)设置在电机(5)和齿轮(7)之间,所述转杆(6)的一端与齿轮(7)连接,所述转杆(6)的另一端通过固定板(2)安装在电机(5)上,所述转杆(6)与齿轮(7)键连接;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限位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固定板(2)上,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抵靠板(8)、第二抵靠板(9)和抵靠单元,所述第一抵靠板(8)和第二抵靠板(9)均设置在移动板(3)的上方,所述第一抵靠板(8)和第二抵靠板(9)平行,所述第一抵靠板(8)和第二抵靠板(9)正对设置,所述第一抵靠板(8)和第二抵靠板(9)相邻的顶端铰接,所述第一抵靠板(8)和第二抵靠板(9)的铰接处设有扭簧;所述抵靠单元有两个,两个抵靠单元分别设置在固定板(2)的两端,所述第一抵靠板(8)和第二抵靠板(9)位于两个抵靠单元之间,所述抵靠单元包括连接板(10)、滑动杆(11)、弹力绳(12)和第一弹簧(13),所述连接板(10)竖向设置在固定板(2)上,所述连接板(10)靠近第一抵靠板(8)的一端设有竖向条形限位槽,所述第一抵靠板(8)远离第二抵靠板(9)的一端设有柱形凹槽,所述滑动杆(11)设置在第一抵靠板(8)和连接板(10)之间,所述滑动杆(11)的一端伸入限位槽内,所述滑动杆(11)的另一端伸入凹槽内,所述滑动杆(11)与凹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11)与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弹力绳(12)设置在凹槽内部的底端,所述弹力绳(12)的一端与滑动杆(11)连接,所述弹力绳(12)的另一端与凹槽内部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3)设置在限位槽内,所述第一弹簧(13)位于滑动杆(11)的上方,所述第一弹簧(13)的一端与滑动杆(11)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3)的另一端与限位槽顶端一侧的内壁连接;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第一抵靠板(8)和切割机构之间,所述限位组件与固定板(2)连接。所述固定箱(1)一侧的内壁上设有红外线感应器(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学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盛街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