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水刺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及口罩技术

技术编号:3068404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卫生防护穿戴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薄水刺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及口罩。该超薄水刺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原棉纤维与聚乙烯醇纤维的混纺水刺无纺布;2)将步骤1)得到的混纺水刺无纺布进行脱洗处理,溶解掉聚乙烯醇纤维,得到所述的超薄水刺无纺布。由于采用原棉纤维与聚乙烯醇纤维的混纺,在降低原棉纤维的用量的情况下,混纺布仍然可以维持制作或加工过程中的性能要求;由于聚乙烯醇纤维可以在较高温度的水中溶解掉,因此,在顺利的得到混纺水刺无纺布后,通过简单的脱洗处理即可以除去,从而得到低克重的超薄水刺无纺布。的超薄水刺无纺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水刺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及口罩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卫生防护穿戴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超薄水刺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及口罩。

技术介绍

[0002]口罩主要是用来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防止飞沫的吸入和扩散、阻断病毒的传播等,从而起到预防疾病、保护身体健康的作用。现最常用的平面防护口罩内层多为纺粘无纺布,如纺粘PP,手感较硬,其与皮肤接触,不够舒适;纺粘无纺布还存在露出的纤维头,容易起球,或形成落纤被人吸入。
[0003]全棉水刺无纺布手感舒适、柔软亲肤且环保,现已有产品将全棉水刺无纺布用作口罩内层材料,但由于技术限制,现有水刺非织造布的最低克重为20g/m2左右,且成布质量较差,强力低,布面不均匀;低于此克重的纤维网在经过高压水针水刺时,容易被冲散,纤维之间难以缠结,无法成布。而高克重的无纺布会增大过滤阻力,影响呼吸通畅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薄水刺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及口罩。
[0005]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超薄水刺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制备原棉纤维与聚乙烯醇纤维的混纺水刺无纺布;
[0008]2)将步骤1)得到的混纺水刺无纺布进行脱洗处理,溶解掉聚乙烯醇纤维,得到所述的超薄水刺无纺布。
[0009]由于无纺布在制作或加工过程中容易松散,因此,现有技术中对其有一定的克重要求,以满足生成。
[0010]上述技术方中:
[0011]由于采用原棉纤维与聚乙烯醇纤维的混纺,在降低原棉纤维的用量的情况下,混纺布仍然可以维持制作或加工过程中的性能要求,例如,纵向/横向断裂强力、克重、厚度等要求,从而可以采用现有的设备和工艺进行水刺;
[0012]由于聚乙烯醇纤维可以在较高温度的水中溶解掉,因此,在顺利的得到混纺水刺无纺布后,通过简单的脱洗处理即可以除去,从而得到低克重的超薄水刺无纺布。
[0013]具体的,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将聚乙烯醇纤维和原棉纤维混合,经开清、梳理、铺网、水刺,得到所述的混纺水刺无纺布。
[0014]具体的,步骤2)中,采用脱洗液进行脱洗处理,温度为90度以上。脱洗液可为水。采用高温水即可以溶解掉聚乙烯醇纤维,和易溶杂质。
[0015]在此基础上,针对原料的纯净度不同,可以适当添加精炼剂、碱液或双氧水,以除掉蜡脂等杂质,强化脱洗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漂洗。
[0016]具体的,原棉纤维与聚乙烯醇纤维的用量比为10:1~1:1。
[0017]专利技术人发现,聚乙烯醇纤维与原棉纤维的用量可以高达1:1,此比例生产时,可得到最低克重的无纺布,并且,所得到的无纺布可以维持制造过程的性能要求。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超薄水刺无纺布。
[0019]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超薄水刺无纺布,具有低的克重和高的透气性。
[0020]具体的,克重为12~25g/m2。透气性约为:2000~4000mm/s。
[0021]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超薄水刺无纺布,其克重低于现有技术,可显著的低至12g/m2。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口罩,至少包括亲肤的内层和外侧,所述的内层的面料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超薄水刺无纺布。
[0023]在其他材料相同的情况下,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口罩更为轻便和透气。该口罩柔软亲肤透气性好,适于长时间佩戴。
[0024]具体的,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在所述口罩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耳带,所述口罩本体包括外层、中间层和内层,所述内层为超薄全棉水刺无纺布层。
[0025]上述技术方案中,口罩外层防飞沫,中间层为过滤层,起主要的过滤阻隔作用,内层为超薄全棉水刺无纺布层,柔软亲肤、吸湿,超薄的结构使其既柔软亲肤,又能大大提高呼吸通畅性。较现有的其他类型的口罩具有更舒适的穿戴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7]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超薄水刺无纺布的制备过程如下:
[0028]1)清花:对混合纤维原料进行开松,筛除杂质,并将纤维初步梳顺,原棉纤维与聚乙烯醇纤维的用量比为2:1;
[0029]2)梳理:把经过初步加工的棉纤维分梳成单纤维状态,并进一步去除细小的杂质;
[0030]3)铺网:将梳理而成的棉网按其棉纤维的方向铺开,铺网工序包括直铺、交叉铺网;
[0031]4)水刺:利用高压水流对纤网进行连续喷射,使纤维缠结,克重为30g/m2;
[0032]5)脱漂:使用精炼剂、碱液、双氧水溶液处理,使棉纤维脱脂、漂白,同时使聚乙烯醇纤维部分溶解;
[0033]6)水洗:脱漂水排出后在漂锅中注入清水,加热至90℃,溢流洗5min,使无纺布中的剩余的聚乙烯醇纤维全部溶解并去除,排出热水,注入清水再次溢流洗5min,得到全棉水刺无纺布,克重为20g/m2;
[0034]7)酸洗:对水洗后的无纺布进行酸洗,在水中加入浓度为98%的浓硫酸,浓硫为0.5g/L;
[0035]8)烘干:使用烘干机对上述水洗后的无纺布进行烘干处理。
[0036]最终所得的全棉水刺无纺布克重为20g/m2,厚度为0.163mm,纵向强力为29.7N,横向强力为10.6N,透气性为2585mm/s;
[0037]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超薄水刺无纺布的制备过程如下:
[0038]1)清花:对混合纤维原料进行开松,筛除杂质,并将纤维初步梳顺,原棉纤维与聚乙烯醇纤维的用量比为3:2;
[0039]2)梳理:把经过初步加工的棉纤维分梳成单纤维状态,并进一步去除细小的杂质;
[0040]3)铺网:将梳理而成的棉网按其棉纤维的方向铺开,铺网工序包括直铺、交叉铺网;
[0041]4)水刺:利用高压水流对纤网进行连续喷射,使纤维缠结,克重为25g/m2;
[0042]5)脱漂:使用精炼剂、碱液、双氧水溶液处理,使棉纤维脱脂、漂白,同时使聚乙烯醇纤维部分溶解;
[0043]6)水洗:脱漂水排出后在漂锅中注入清水,加热至90℃,溢流洗6min,使无纺布中的剩余的聚乙烯醇纤维全部溶解并去除,排出热水,注入清水再次溢流洗6min,得到全棉水刺无纺布,克重为15g/m2;
[0044]7)酸洗:对水洗后的无纺布进行酸洗,在水中加入浓度为98%的浓硫酸,浓硫为0.5g/L;
[0045]8)烘干:使用烘干机对上述水洗后的无纺布进行烘干处理。
[0046]最终所得的全棉水刺无纺布克重为15g/m2,厚度为0.151mm,纵向强力为21.3N,横向强力为7.6N,透气性为3661mm/s。
[0047]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超薄水刺无纺布的制备过程如下:
[0048]1)清花:对混合纤维原料进行开松,筛除杂质,并将纤维初步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水刺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原棉纤维与聚乙烯醇纤维的混纺水刺无纺布;2)将步骤1)得到的混纺水刺无纺布进行脱洗处理,溶解掉聚乙烯醇纤维,得到所述的超薄水刺无纺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水刺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将聚乙烯醇纤维和原棉纤维混合,经开清、梳理、铺网、水刺,得到所述的混纺水刺无纺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水刺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华李芳颖周荣洪詹德新
申请(专利权)人:稳健医疗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