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纤维复合滤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8327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纤维复合滤布,其包括自内而外顺次设置的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层、聚四氟乙烯浸渍处理外层、无碱玻璃纤维布外层、导电纤维布层、玻璃纤维基布层、混合纤维层、无碱玻璃纤维布内层、弹性纤维层和聚四氟乙烯浸渍处理内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层、聚四氟乙烯浸渍处理外层和聚四氟乙烯浸渍处理内层改善滤料结构在清灰时的脱灰能力,再通过无碱玻璃纤维布外层、玻璃纤维基布层和无碱玻璃纤维布内层提高滤布的粉尘处理性能,并辅以导电纤维布层和弹性纤维层等避免粉尘在滤布内部堆积,最终达到了避免滤布上的滤孔堵塞、降低滤布运行阻力的目的。降低滤布运行阻力的目的。降低滤布运行阻力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纤维复合滤布


[0001]本技术涉及滤布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玻璃纤维复合滤布。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引发了社会对工业烟尘减排的日益关注,工业烟尘作为雾霾天气主要“元凶”成为限排、减排对象。目前,在工厂烟气排放控制中,主要使用的是袋式除尘技术,该类过滤袋的主要有效部件是其所使用的是玻璃纤维针刺毡滤布、玻璃纤维/PTFE复合毡滤布以及玻纤覆膜滤布等。
[0003]其中,玻璃纤维针刺毡滤布是一种结构合理、性能较好的非织造滤布,该滤布不仅具有玻璃纤维织物耐高温、耐腐蚀、尺寸稳定、伸长收缩率极小、强度高的优点,而且毡层纤维呈单纤维、三维微孔结构,其孔隙率高,与其它的耐高温化纤毡滤袋相比,其具有价格低、耐温更高等特殊优点,但其运行阻力高于一般化纤高温滤材。这主要是因为该滤布在长期使用后,粉尘容易在滤布内部堆积,进而堵塞滤布上的滤孔,直接导致滤布阻力升高,甚至影响除尘装置的正常运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纤维复合滤布,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运行阻力高的问题。
[000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玻璃纤维复合滤布,其包括自内而外顺次设置的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层、聚四氟乙烯浸渍处理外层、无碱玻璃纤维布外层、导电纤维布层、玻璃纤维基布层、混合纤维层、无碱玻璃纤维布内层、弹性纤维层和聚四氟乙烯浸渍处理内层;所述无碱玻璃纤维布外层、玻璃纤维基布层和无碱玻璃纤维布内层上网孔的孔径自内而外依次递减,所述导电纤维布层开设有缩孔,所述混合纤维层上开设有多个微孔,所述弹性纤维层上开设有多个扩孔。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碱玻璃纤维布外层、导电纤维布层、玻璃纤维基布层、混合纤维层、无碱玻璃纤维布内层和弹性纤维层作为滤材结构,主要起到过滤工业粉尘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层提高滤布的防尘和耐腐蚀性能,并在上述滤材结构两侧设置聚四氟乙烯浸渍处理外层和聚四氟乙烯浸渍处理内层,一方面,由于聚四氟乙烯本身的不粘尘特点,便于烟气中的粉尘更方便地随烟气压力流动至滤料结构内,另一方面,可以对滤料结构的表面进行防水防油处理,从而改善滤料结构在清灰时的脱灰能力,从而避免滤布堵塞;另外,在滤材结构中,无碱玻璃纤维布外层、玻璃纤维基布层和无碱玻璃纤维布内层分别过滤不同粒径的粉尘,进而能提高滤布的处理性能;同时,通过导电纤维布层有效地分散粉尘产生的静电,并辅以顺次布置的缩孔、微孔和微孔提高烟气流速,最后通过弹性纤维层在滤布过滤时产生微振动,从而达到避免粉尘在滤布内部堆积的目的;在此过程中,通过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层、聚四氟乙烯浸渍处理外层和聚四氟乙烯浸渍处理内层改善滤料结构在清灰时的脱灰能力,再通过无碱玻璃纤维布外层、玻璃纤维基布层
和无碱玻璃纤维布内层提高滤布的粉尘处理性能,并辅以导电纤维布层和弹性纤维层等避免粉尘在滤布内部堆积,最终达到了避免滤布上的滤孔堵塞、降低滤布运行阻力的目的。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电纤维布层包括由聚酯纤维组成的涤纶纤维层、嵌设于所述涤纶纤维层内并由导电纱不锈钢纤维组成的导电纱网。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酯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弹性恢复能力,能在导电纱网形变时对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层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导电纱网处压迫而产生缝隙;与此同时,导电纱网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能,能有效分散粉尘中产生的静电,并能提高滤布的抗拉伸性能,从而达到了避免滤布上的滤孔堵塞、降低滤布运行阻力的目的。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合纤维层由聚酯纤维和丙纶纤维混纺而成。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混纺的方式能降低混合纤维层的静电,避免粉尘堵塞滤布。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纤维层包括由细旦丙纶纤维组成的丙纶纤维层、嵌设于所述丙纶纤维层内并由变形纤维组成的弹力丝网。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丙纶纤维层作为骨架支撑,并通过弹力丝网提高弹性纤维层的弹性和抗拉伸性能,以使得烟气在通过弹性纤维层时能迫使滤布产生微振动,从而达到避免粉尘在滤布内部堆积的目的。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这些所述缩孔、微孔和扩孔一一对应设置,且每组缩孔、微孔和扩孔同轴布置。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使得滤布具有较好的烟气过滤效率。
[00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层、聚四氟乙烯浸渍处理外层和聚四氟乙烯浸渍处理内层改善滤料结构在清灰时的脱灰能力,再通过无碱玻璃纤维布外层、玻璃纤维基布层和无碱玻璃纤维布内层提高滤布的粉尘处理性能,并辅以导电纤维布层和弹性纤维层等避免粉尘在滤布内部堆积,最终达到了避免滤布上的滤孔堵塞、降低滤布运行阻力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玻璃纤维复合滤布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7]上述附图中:1、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层;2、聚四氟乙烯浸渍处理外层;3、无碱玻璃纤维布外层;4、导电纤维布层;41、涤纶纤维层;42、导电纱网;43、缩孔;5、玻璃纤维基布层;6、混合纤维层;61、微孔;7、无碱玻璃纤维布内层;8、弹性纤维层;81、丙纶纤维层;82、弹力丝网;83、扩孔;9、聚四氟乙烯浸渍处理内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玻璃纤维复合滤布,包括自内而外顺次设置的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层1、聚四氟乙烯浸渍处理外层2、无碱玻璃纤维布外层3、导电纤维布层4、玻璃纤维基布层5、混合纤维层6、无碱玻璃纤维布内层7、弹性纤维层8和聚四氟乙烯浸渍处理内层9。
[0020]其中,无碱玻璃纤维布外层3、玻璃纤维基布层5和无碱玻璃纤维布内层7上网孔的
孔径自内而外依次递减,使得无碱玻璃纤维布外层3、玻璃纤维基布层5和无碱玻璃纤维布内层7分别过滤不同粒径的粉尘,进而能提高滤布的处理性能。
[0021]导电纤维布层4包括由聚酯纤维组成的涤纶纤维层41、嵌设于涤纶纤维层41内并由导电纱不锈钢纤维组成的导电纱网42。聚酯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弹性恢复能力,能在导电纱网42形变时对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层1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导电纱网42处压迫而产生缝隙。与此同时,导电纱网42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能,能有效分散粉尘中产生的静电,并能提高滤布的抗拉伸性能,从而达到了避免滤布上的滤孔堵塞、降低滤布运行阻力的目的。
[0022]混合纤维层6由聚酯纤维和丙纶纤维混纺而成。通过混纺的方式能降低混合纤维层6 的静电,避免粉尘堵塞滤布。
[0023]弹性纤维层8包括由细旦丙纶纤维组成的丙纶纤维层81、嵌设于丙纶纤维层81内并由变形纤维组成的弹力丝网82。以丙纶纤维层81作为骨架支撑,并通过弹力丝网82提高弹性纤维层8的弹性和抗拉伸性能,以使得烟气在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纤维复合滤布,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内而外顺次设置的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层(1)、聚四氟乙烯浸渍处理外层(2)、无碱玻璃纤维布外层(3)、导电纤维布层(4)、玻璃纤维基布层(5)、混合纤维层(6)、无碱玻璃纤维布内层(7)、弹性纤维层(8)和聚四氟乙烯浸渍处理内层(9);所述无碱玻璃纤维布外层(3)、玻璃纤维基布层(5)和无碱玻璃纤维布内层(7)上网孔的孔径自内而外依次递减,所述导电纤维布层(4)开设有缩孔(43),所述混合纤维层(6)上开设有多个微孔(61),所述弹性纤维层(8)上开设有多个扩孔(8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委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浩凯滤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