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便携式液化气钢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8150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户外便携式液化气钢瓶,包括瓶体,该瓶体的顶部设置有瓶口,所述瓶体的容积V≤5.0L,所述瓶体的顶部于上述瓶口的一侧开设有泄压口,而与该泄压口对应的瓶体的内腔中设置有用于将瓶体中的气体通过上述泄压口外泄的泄压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瓶体的容积V≤5.0L,使得液化气钢瓶的体积达到小微水平,从而方便携带和运输,适合在户外使用,同时瓶体上设置有泄压结构,这样当瓶体内腔中的气压过大时能通过该泄压结构泄压,从而保证液化气钢瓶的使用安全性,并且小微体积的瓶体结构与瓶体上的泄压结构配合能进一步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安全性。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户外便携式液化气钢瓶


[0001]本技术涉及钢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户外小微便携式液化气钢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户外休闲、周末郊游、烧烤、野炊等活动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户外烹饪中便携式钢瓶是一种重要的存储丙烷、丁烷等作为清洁能源的装置,传统的液化气钢瓶,体积较大且笨重,不方便携带,不能满足私家车、房车等的携带和运输的要求,并且遇到火灾、交通事故等极端的情况下易产生爆炸的问题,更不能适应互联网电商的物流安全需求。此外,放置在室外,钢瓶易受温度影响而使其内压增大,可能发生爆炸事故等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携带、运输以及使用方便且安全的户外便携式液化气钢瓶。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户外便携式液化气钢瓶,包括瓶体,该瓶体的顶部设置有瓶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的容积V≤5.0L,所述瓶体的顶部于上述瓶口的一侧开设有泄压口,而与该泄压口对应的瓶体的内腔中设置有用于将瓶体中的气体通过上述泄压口外泄的泄压结构。
[0005]进一步,所述瓶体的净充装量小于等于一磅,从而能使本技术中过得液化气钢瓶能满足物流运输的安全标准,从而进一步方便运输。
[0006]进一步,所述泄压结构包括竖向设置在上述瓶体内腔中的泄压腔,该泄压腔包括泄压段和位于该泄压段之下并与该泄压段相通的储压段,且该泄压段的半径大于储压段,其中,泄压段的上端开设有与上述泄压口相流体连通的第一通气口,而储压段的下端开设有与上述瓶体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二通气口,并且,上述泄压腔中竖向穿设有阀芯组件,该阀芯组件包括竖向延伸的阀杆,该阀杆的上端活动穿设有阀座且该阀座能沿该阀杆上下移动,而阀杆的下端固定有阀芯,而该阀座与阀芯之间连接有套设在上述阀杆上的复位弹簧,而该阀座与阀芯之间连接有套设在上述阀杆上的复位弹簧,上述储压段的下端的腔壁朝内缩口并朝下倾斜而形成圆锥状的控制面,上述第二通气口开设在该控制面的中心处,上述阀座固定在泄压段与储压段的交界处,初始状态下,上述复位弹簧具有使上述阀杆的下端插设在上述第二通气口中而上述阀芯遮蔽在该上述控制面上并密封该第二通气口的趋势,且阀杆的下端与第二通气口之间形成有通气间隙,而阀芯的底面与上述控制面之间形成有缓压区。初始状态下通过外部大气压以及复位弹簧的共同作用阀芯堵设在泄压腔的第二通气口,从而保证瓶体的气密性,当瓶体内部的气压增大时,瓶体内腔中的气体通过通气间隙进入缓压区,超过泄压结构的阈值压力(超过复位弹簧的预设弹性力)时,阀芯沿阀杆朝上移动,第二通气口打开,复位弹簧被压缩,瓶体中的气体通过第二通气口进入储压段,接着再进入泄压段中并通过第一通气口向外泄压。可见,本技术中通过缓压区、储压段以及
泄压段的层层设计,实现了在危急情况下对瓶体的泄压,大大提高安全系数,进而保证了液化气钢瓶携带、运输以及使用安全。
[0007]进一步,还包括泄压管,该泄压管的内腔构成上述泄压腔,且该泄压管的上下两端分别开口而形成上述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并且,泄压管的上端端缘与上述泄压口的口缘沿周向焊接固定。上述泄压腔可有多种实现方式,本技术中通过泄压管与瓶体的焊接固定,即能实现泄压腔在瓶体内腔中的设置,结构简单并方便加工。
[0008]进一步,所述泄压管的第一通气口的口缘沿周向径向朝外延伸而形成焊接周沿,该焊接周沿的底面与上述泄压口的口沿沿周向焊接固定,从而通过高温钎焊技术能将泄压管与瓶体紧密连接为一体。
[0009]进一步,所述瓶体的顶面上形成有安装平台,上述泄压口开设在该安装平台上,从而方便泄压管的嵌入焊接。
[0010]进一步,还包括套设在上述瓶体底部的底座,该底座为截面呈圆形的座体,该座体的底壁中心处朝上隆起而在座体底部形成焊接凹槽,且该焊接凹槽的顶部形成与上述瓶体的底面相匹配的焊接顶壁,该焊接顶壁的上表面与上述瓶体的底面之间通过第二焊接层固定连接。一方面通过设置底座能使瓶体平稳放置,避免瓶体倾倒,另一方面方便底座与瓶体之间的焊接固定。
[0011]进一步,所述第二焊接层呈块体状并为紫铜钎料呈胶合状钎的焊焊接层。
[0012]进一步,所述瓶体下端的外表面沿周向朝内凹陷而形成装配凹槽,上述底座的上周缘沿周向卡入上述装配凹槽中。方便底座与瓶体之间的组装,与上述第二焊接层配合能使底座与瓶体稳固安装。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中瓶体的容积V≤5.0L,使得液化气钢瓶的体积能达到小微水平,从而方便携带和运输,适合在户外使用,同时瓶体上设置有泄压结构,这样当遇到极端情况瓶体内腔中的气压过大时能通过该泄压结构泄压,从而保证液化气钢瓶的使用安全性,并且小微体积的瓶体结构与瓶体上的泄压结构配合能进一步保证液化气钢瓶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液化气钢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液化气钢瓶的局部剖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下瓶体的剖视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液化气钢瓶的另一局部剖视图;
[0019]图6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0]图7为图5中B部分的放大图;
[0021]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液化气钢瓶的耐压试验的压力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3]如图1~7所示,一种户外便携式液化气钢瓶,包括瓶体1,该瓶体1的顶部设置有瓶
口10。上述瓶体1的容积V≤5.0L,所述瓶体1的顶部于上述瓶口10的一侧开设有泄压口13,而与该泄压口13对应的瓶体1的内腔中设置有用于将瓶体1中的气体通过上述泄压口13外排的泄压结构。
[0024]这样由于本技术中瓶体1的容积V≤5.0L,使得液化气钢瓶的体积达到小微水平,从而方便携带和运输,适合在户外使用,同时瓶体1上设置有泄压结构,这样当瓶体1内腔中的气压过大时能通过该泄压结构泄压,从而保证液化气钢瓶的使用安全性,并且小微体积的瓶体结构与瓶体1上的泄压结构配合能进一步保证使用的安全性。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上述瓶体1的净充装量小于等于1磅(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净充装量等于1磅),从而能使本实施例中的液化气钢瓶能满足物流运输的安全标准,进一步方便运输。
[0025]上述泄压机构包括竖向设置在上述瓶体1内腔中的泄压腔30,该泄压腔30包括泄压段301和位于该泄压段301之下并与该泄压段301相通的储压段302,且该泄压段301的半径大于储压段302,其中,泄压段301的上端开设有与上述泄压口13相流体连通的第一通气口31(此处的相流体连通可有多种实现方式:当泄压口13与第一通气口31邻设时,两者可直接连通,当两者距离较远时可通过管路连通,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户外便携式液化气钢瓶,包括瓶体(1),该瓶体(1)的顶部设置有瓶口(10),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的容积V≤5.0L,所述瓶体(1)的顶部于上述瓶口(10)的一侧开设有泄压口(13),与该泄压口(13)对应的瓶体(1)的内腔中设置有用于将瓶体(1)中的气体通过上述泄压口(13)外排的泄压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便携式液化气钢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的净充装量小于等于一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便携式液化气钢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结构包括竖向设置在上述瓶体(1)内腔中的泄压腔(30),该泄压腔(30)包括泄压段(301)和位于该泄压段(301)之下并与该泄压段(301)相通的储压段(302),且该泄压段(301)的半径大于储压段(302),其中,泄压段(301)的上端开设有与上述泄压口(13)相流体连通的第一通气口(31),而储压段(302)的下端开设有与上述瓶体(1)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二通气口(32),并且,上述泄压腔(30)中竖向穿设有阀芯组件(4),该阀芯组件(4)包括竖向延伸的阀杆(41),该阀杆(41)的上端活动穿设有阀座(42)且该阀座(42)能沿该阀杆(41)上下移动,而阀杆(41)的下端固定有阀芯(43),而该阀座(42)与阀芯(43)之间连接有套设在上述阀杆(41)上的复位弹簧(7),上述储压段(302)的下端的腔壁朝内缩口并朝下倾斜而形成圆锥状的控制面(33),上述第二通气口(32)开设在该控制面(33)的中心处,上述阀座(42)固定在泄压段(301)与储压段(302)的交界处,初始状态下,上述复位弹簧(7)具有使上述阀杆(41)的下端插设在上述第二通气口(32)中而上述阀芯(43)遮蔽在该上述控制面(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冠雄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冠燃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