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电机的冷却结构及方法、油冷型电机、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冷却结构的
,尤其涉及一种驱动电机的冷却结构及方法、油冷型电机、汽车。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新能源汽车主驱电机常采用机壳水冷和油冷的冷却方式,且均是通过内、外壳体进行组装,并围绕定子铁芯设置冷却油路,且,该冷却油路围绕定子铁芯所形成,通过对降低定子铁芯的温度以实现定子内的端部绕组和槽内绕组的降温。常见结构有螺旋形、轴向迂回形、多道并联形等,内壳体和电机定子通过过盈或者键连接,使定子和内壳体之间由于过盈配合装配方式留有小空气隙,该小空隙存在空气,而空气的导热比较小,会降低冷却液与定子铁芯之间的换热效率,而且,使用内壳无疑增加自身的重量。
[0003]其次是,冷却液以非流动式设置在定子铁芯周向,其结构不设定固定的通道,冷却油流动性不高,未能充分发挥冷却液的效率,而且,当电机在倾斜状态下,冷却油易集中在某一区域,冷却均匀性会受到较大影响,可能会造成电机局部温度过高。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电机的冷却结构,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定子的冷却,驱动电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围合成有内腔以安装定子铁芯和喷油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环、机壳和定子铁芯所述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冷却油路,使冷却液能够流经所述定子铁芯和喷油环,至少能够对所述定子铁芯进行降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油路内的冷却液以流动的方式被设置,且沿所述定子铁芯周向或轴向冷却所述定子铁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结构,所述驱动电机还包括端部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油路通过所述喷油环与所述端部绕组相连通,冷却液流过所述定子铁芯轴向或周向后通过所述喷油环进入所述端部绕组。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冷却液进入所述冷却油路后且至少以两个方向流动,能够对所述定子铁芯的表面进行冷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上至少设置一个进油口,且所述进油口设置的位置与所述冷却油路位置相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油路为凹槽结构,且所述凹槽结构包括使用所述喷油环的部分区域和所述机壳的部分区域共同围成,使冷却液至少沿一个流动方向作用于定子并进行冷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以非封闭式的蛇形凹槽结构设置,且非封闭端的冷却液能够进入所述定子铁芯内进行冷却,并将冷却液以流动的方式作用于定子并进行冷却。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喷油环,所述机壳内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喷油环一端且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凹槽,在所述喷油环上相邻的所述凹槽之间形成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形状相互适配,其中:两个所述喷油环上的所述第二凸起交错设置,并与所述第一凸起形成冷却油路,冷却液在所述冷却油路流动以对所述定子铁芯进行降温。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结构,还包括端部绕组和槽内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环上周向间隔设置有进油孔,所述进油孔与所述凹槽、第二凸起相错设置,且多个所述凹槽中至少一个与所述进油孔相连通,其中:冷却液流经所述定子铁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捷,余浩,
申请(专利权)人:臻驱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