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浅水湖泊/河道水底生态用可升降浮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801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恢复浅水湖泊/河道水底生态用可升降浮床。其特点是:包括四根立柱,所述四根立柱的高度相等,它们的下端插入并固定在水底,它们的上端与水面持平,它们之间连有防锈网。所述防锈网上连有复合纤维载体和可充放气的气囊,复合纤维载体相互间、气囊相互间以及复合纤维载体与气囊之间均有间距;所述复合纤维载体上有水生植物。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湖泊和河道的深水区域种植水生植物,重建水体的生态体系,恢复水体的自净功能。适用于浅水湖泊和河道水底生态的恢复。湖泊和河道水底生态的恢复。湖泊和河道水底生态的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恢复浅水湖泊/河道水底生态用可升降浮床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体生态恢复装置。具体说,是用来恢复湖泊、河道深水区水体生态的可升降浮床。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的发展,一些湖泊和河道内的水体受到了污染,而水体被破坏后,水中的生态平衡被破坏,水体中的生物和植物不复存在,使得水体的自净功能消失。要恢复水体的自净功能,就必须重建水体的生态体系,在水底种植水生植物。由于水生植物需要光照才能成活,因此,只有阳光能够照射到水底的浅水区域才能种植水生植物。而对于阳光无法照射到底的深水区域比如湖泊和河道就无法直接种植水生植物,无法重建水体的生态体系,无法恢复水体的自净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恢复浅水湖泊/河道水底生态用可升降浮床。采用本技术,可在湖泊和河道的深水区域种植水生植物,重建水体的生态体系,恢复水体的自净功能。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上述问题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本技术的恢复浅水湖泊/河道水底生态用可升降浮床特点是:包括四根立柱,所述四根立柱的高度相等,它们的下端插入并固定在水底,它们的上端与水面持平,它们之间连有防锈网。所述防锈网上连有复合纤维载体和可充放气的气囊,复合纤维载体相互间、气囊相互间以及复合纤维载体与气囊之间均有间距;所述复合纤维载体上有水生植物。
[0006]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立柱的邻侧竖方向上均连有相互对应的定位钩,防锈网的四角分别钩挂在同一高度上的定位钩上。
[0007]其中:
>[0008]所述立柱竖方向上的定位钩间距为20~40mm;
[0009]所述防锈网是用不锈钢丝而制成。
[0010]所述防锈网是用尼龙绳而织成。
[0011]所述复合纤维载体是用高分子纤维和植物纤维混合粘结而成的带空隙海绵块。
[0012]所述植物纤维是棕纤维或麻纤维。所述复合纤维载体的厚度为10~40mm。
[0013]所述气囊是橡胶气囊,其上有充放气口,其四周有用于与防锈网相连的卡扣。
[0014]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四根立柱外侧的水底均有固定锚。所述固定锚的下端插入水底内,它们的上端与相应立柱上端间均连有拉索。
[0015]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本技术含有四根立柱,所述四根立柱的高度相等,它们的下端插入并固定在水底,它们的上端与水面持平,它们之间连有防锈网。所述防锈网上连有复合纤维载体和可充放气的气囊,复合纤维载体相互间、气囊相互间以及复合纤维载体与气囊之间均有间距。所述复合纤维载体上有水生植物。通过将本技术设置在湖
泊或河道的深水区域,并将防锈网置于离水面最近处的水里,并在防锈网上的复合纤维载体上种植水生植物,可对上层水体起到净化功能。随着上层水体净化功能的恢复,透明度的提高,可逐步将防锈网下移,直至下移到水底。从而重建了水体的生态体系,恢复了该深水区域的水体自净功能。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恢复浅水湖泊/河道水底生态用可升降浮床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恢复浅水湖泊/河道水底生态用可升降浮床包括四根立柱6,所述四根立柱6的高度相等,它们的下端插入并固定在水底,它们的上端与水面持平,它们之间设置有防锈网8。所述四根立柱6的邻侧竖方向上均焊接有相互对应的定位钩3,防锈网8的四角分别钩挂在相应立柱6同一高度上的定位钩3上。
[0018]其中,所述立柱6竖方向上的定位钩3间距为20~40mm中的任一数值,在本实施例中,立柱6竖方向上的定位钩3的间距为30mm。
[0019]所述防锈网8是用不锈钢丝而织成,也可以是用尼龙绳而织成。本实施例中,所述防锈网8是用不锈钢丝而织成。
[0020]所述防锈网8上连有复合纤维载体4和可充放气的气囊5,复合纤维载体4相互间、气囊5相互间以及复合纤维载体4与气囊5之间均留有间距。
[0021]所述复合纤维载体4是用高分子纤维和植物纤维混合粘结而成的带空隙海绵块。其中,所述植物纤维可以是棕纤维,也可以是麻纤维。本实施例中,所述植物纤维是棕纤维。
[0022]所述复合纤维载体4的厚度为10~40mm中的任一厚度。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纤维载体4的厚度为30mm。
[0023]在复合纤维载体4上种植有水生植物7。
[0024]所述气囊5是橡胶气囊,其上加工有充、放气口,其四周加工有用于与防锈网8相连的卡扣。
[0025]为防止立柱6在挂上防锈网8后受力而倾倒,在四根立柱6外侧的水底均设置有固定锚1。所述固定锚1的下端插入水底内,它们的上端与相应立柱6上端间均连有拉索2。
[0026]使用时,根据防锈网8的重量来调整气囊5的压力,使防锈网5及其上的复合纤维载体4整体半悬浮在水中。随着水体透明度的慢慢提高,可逐步向下调整防锈网8在立柱6上的位置,以确保复合纤维载体4上的水生植物7能够得到必须的光照。当防锈网8下降到水底且水生植物7在水底扎下根正常生长后,可使复合纤维载体4和气囊5与防锈网8间、防锈网8与立柱6间、立柱6与拉索2间、拉索2与水底间均脱开,并收集起来重复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恢复浅水湖泊/河道水底生态用可升降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根立柱(6),所述四根立柱(6)的高度相等,它们的下端插入并固定在水底,它们的上端与水面持平,它们之间连有防锈网(8);所述防锈网(8)上连有复合纤维载体(4)和可充放气的气囊(5),复合纤维载体(4)相互间、气囊(5)相互间以及复合纤维载体(4)与气囊(5)之间均有间距;所述复合纤维载体(4)上有水生植(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恢复浅水湖泊/河道水底生态用可升降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6)的邻侧竖方向上均连有相互对应的定位钩(3),防锈网(8)的四角分别钩挂在同一高度上的定位钩(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恢复浅水湖泊/河道水底生态用可升降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6)竖方向上的定位钩(3)间距为20~4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恢复浅水湖泊/河道水底生态用可升降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锈网(8)是用不锈钢丝而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恢复浅水湖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满志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聚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