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拦截及处理河道内蓝藻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0597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拦截及处理河道内蓝藻的装置。具体说,是用来拦截并实时处理河水内蓝藻的装置。它包括曝气机构和处理机构。其特点是:还包括拦截机构。所述曝气机构位于所在河底的横向,所述拦截机构位于曝气机构下游水面的横向。采用这种装置,来打捞河道中的蓝藻,可降低打捞工作量,提高打捞效率。适用于对河水内蓝藻的拦截并实时处理。于对河水内蓝藻的拦截并实时处理。于对河水内蓝藻的拦截并实时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拦截及处理河道内蓝藻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蓝藻收集与处理装置。具体说,是用来拦截并实时处理河水内蓝藻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发达地区的河道水质恶化现象时有发生,尤其在夏季,有些河道蓝藻水华现象还很严重。蓝藻死亡后使河水发臭发黑,从而影响了城市的环境和周边居民的生活。如何在流动的河水里打捞蓝藻,一直是个未解决的难题。目前,常用方法是采用人工打捞。但人工打捞存在工作量大、效率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拦截及处理河道内蓝藻的装置。采用这种装置,来打捞河道中的蓝藻,可降低打捞工作量,提高打捞效率。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上述问题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拦截及处理河道内蓝藻的装置,包括曝气机构和处理机构。其特点是:还包括拦截机。所述曝气机构位于所在河底的横向,所述拦截机构位于曝气机构下游水面的横向。
[0006]其中,所述处理机构含有第一压力罐、絮凝池、脱水机和空气压缩机。第一压力罐顶部有进液口、进气口和排气口,其底部有出液口。所述进液口通过第一阀、第一泥浆泵和水管与拦截机构相连,所述进气口通过第三阀与空气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所述排气口处有第二阀,所述出液口通过第四阀与絮凝池连通。絮凝池口部有搅拌机构和絮凝剂罐,絮凝剂罐的出口通过阀门与絮凝池连通。絮凝池底部有出浆口,该出浆口借助第二泥浆泵与脱水机连通。
[000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还包括第二压力罐,第二压力罐顶部有进液口、进气口和排气口,其底部有出液口;所述进液口通过第五阀、第一泥浆泵和水管与拦截机构相连,所述进气口通过第六阀与空气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所述排气口处有第七阀,所述出液口通过第八阀与絮凝池连通。
[0008]所述搅拌机构含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朝下并连有搅拌轴,搅拌轴上连有搅拌叶片。
[0009]所述拦截机构含有浮动挡藻带和聚藻槽,所述浮动挡藻带和聚藻槽的长度相等。所述聚藻槽位于浮动挡藻带的上游一侧,其槽口的迎水一边低于其另一边。所述第一泥浆泵的进口通过水管与聚藻槽相连通。
[0010]所述曝气机构含有至少两个短管。所述短管的纵向间、它们与水流方向间均相平行,它们的一端呈封闭状,它们的另一端均借助水管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短管的纵向上侧均布有排气孔,排气孔上均有曝气喷头。
[0011]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本技术除了曝气机构和处理机构外,还设置有拦
截机构。所述曝气机构位于河底的横向,所述拦截机构位于曝气机构下游水面的横向。通过曝气机构,使蓝藻浮于水面。再通过拦截机构对水面的蓝藻拦截后,实时地自动送给处理机构进行处理,从而实现了对河道蓝藻的自动拦截和打捞。与
技术介绍
中的人工打捞相比,不仅可大大减少打捞工作量,还可大大提高蓝藻的打捞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用于拦截及处理河道内蓝藻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用于拦截及处理河道内蓝藻的装置包括曝气机构、拦截机构和处理机构。所述曝气机构位于河底19的横向,所述拦截机构位于曝气机构下游水面20的横向。
[0014]所述处理机构含有第一压力罐5、絮凝池11、脱水机13和空气压缩机9。第一压力罐5顶部加工有进液口、进气口和排气口,其底部加工有出液口。所述进液口通过第一阀4、第一泥浆泵3 和水管与拦截机构相连,所述进气口通过第三阀7与空气压缩机9的出口连通,所述排气口处有第二阀6,所述出液口通过第四阀8与絮凝池11连通。絮凝池11口部设置有搅拌机构和絮凝剂罐10,絮凝剂罐10的出口通过阀门与絮凝池11连通。絮凝池11底部加工有出浆口,该出浆口借助第二泥浆泵12与脱水机13连通。其中,絮凝剂罐内的絮凝剂是重量含量为0.15~0.3%的聚丙烯酰胺溶液。
[0015]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设置二套压力罐系统轮流工作,一套出泥时另一套进泥。还设置有第二压力罐51,第二压力罐51顶部有进液口、进气口和排气口,其底部有出液口。所述进液口通过第五阀41、第一泥浆泵3 和水管与拦截机构相连,所述进气口通过第六阀71与空气压缩机9的出口连通,所述排气口处有第七阀61,所述出液口通过第八阀81与絮凝池11连通。
[0016]所述搅拌机构含有电机16,电机16的输出轴朝下并连有搅拌轴15,搅拌轴15上连有搅拌叶片14。
[0017]所述拦截机构含有浮动挡藻带1和聚藻槽2,所述浮动挡藻带1和聚藻槽2的长度相等。所述聚藻槽2位于浮动挡藻带1的上游一侧,其槽口的迎水一边低于其另一边。所述第一泥浆泵3的进口通过水管与聚藻槽2相连通。所述浮动挡藻带1为塑料制品,其密度低于河水,其纵向的下边伸入水面0.5米以上,其纵向的上边高出在水面0.2米以上。其中,浮动挡藻带1和聚藻槽2的两端均分别呈可拆卸状固定在河道的两岸上,与便于船只的通行。
[0018]所述曝气机构含有多个短管17。短管17的数量视河道宽度而定,它们距河底0.5米处,它们的纵向间、它们与水流方向间均相平行,它们的一端呈封闭状,它们的另一端均借助水管与所述空气压缩机9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短管17的纵向上侧均布有排气孔,排气孔上均有曝气喷头18。同一个短管17上的相邻曝气喷头间距在0.3~0.8米之间,本实施例中,同一个短管17上的相邻曝气喷头间距为0.5米。
[0019]工作时,打开第一阀4、第二阀6,关闭第三阀7、第四阀8,使聚藻槽2内的藻浆通过第一泥浆泵3和第一压力罐5上的进液口进入第一压力罐5内。当第一压力罐5充满藻浆时,关闭第一阀4、第二阀6,打开第三阀7,利用空气压缩机9对第一压力罐5充压,使第一压力罐
5内的压力达到0.5~1Mp,并在此2压力下保持20~30秒钟。然后,关闭第三阀7,打开第四阀8、第二阀6,使第一压力罐5的藻浆流入絮凝池11内。
[0020]其中,在关闭第一阀4的同时打开第五阀41,其余操作过程与上述相同,这样第一压力罐5和第二压力罐51可以轮流工作,从而可大大提高处理效率。
[0021]加压后的藻浆在絮凝池11内通过搅拌机构的作用与絮凝剂混合后,凝聚成絮状絮凝团。其中,藻浆:絮凝剂的重量比例为10~30:1。本实施例中,藻浆:絮凝剂的重量比例为25:1。
[0022]最后,将絮凝池11内的絮状藻浆送到脱水机13内,脱去其中的部分水分,形成藻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拦截及处理河道内蓝藻的装置,包括曝气机构和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拦截机构;所述曝气机构位于所在河底(19)的横向,所述拦截机构位于曝气机构下游水面(20)的横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拦截及处理河道内蓝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机构含有第一压力罐(5)、絮凝池(11)、脱水机(13)和空气压缩机(9);第一压力罐(5)顶部有进液口、进气口和排气口,其底部有出液口;所述进液口通过第一阀(4)、第一泥浆泵(3)和水管与拦截机构相连,所述进气口通过第三阀(7)与空气压缩机(9)的出口连通,所述排气口处有第二阀(6),所述出液口通过第四阀(8)与絮凝池(11)连通;絮凝池(11)口部有搅拌机构和絮凝剂罐(10),絮凝剂罐(10)的出口通过阀门与絮凝池(11)连通;絮凝池(11)底部有出浆口,该出浆口借助第二泥浆泵(12)与脱水机(13)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拦截及处理河道内蓝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压力罐(51),第二压力罐(51)顶部有进液口、进气口和排气口,其底部有出液口;所述进液口通过第五阀(41)、第一泥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满志清孙萱阙伟陈天一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聚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