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坑工程风险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基坑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坑工程风险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基坑工程领域,近年来基坑工程向规模大、深度大的方向不断发展,施工难度和风险也随之增大,如何确定基坑工程的施工风险成为关注热点。基坑开挖的施工质量在整个工程起到基石的作用,因此,如何识别开挖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因素,避免事故的发生尤为重要。
[0003]传统技术中,基坑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主要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类。通常的做法是根据不同指标标准衡量估计基坑工程风险,由风险评价结果提出风险应对决策,再对基坑工程风险进行跟踪监控。其中,定性方法主要根据专家经验进行应用,定量方法主要根据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应用,但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这两类评估方法的任一种都不全面,使得对基坑工程的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坑工程风险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5]一种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工程风险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基坑工程的风险数据,获取潜在风险因素决策层次图;所述潜在风险因素决策层次图包括各风险源以及所述各风险源下的各风险因素;根据各风险评价方对应的勾股模糊数,获取所述各风险评价方对应的评价方权重;所述勾股模糊数用于表征所述各风险评价方的重要程度;获取所述各风险评价方的风险评价结果,基于所述各风险评价方对应的评价方权重将所述各风险评价方的风险评价结果进行合并,得到群体决策矩阵;确定所述各风险源对应的准则权重矩阵,根据所述各风险源对应的准则权重矩阵和所述群体决策矩阵,得到聚合评价矩阵;确定以三角模糊数的脆值表示的所述各风险因素的特征权重,根据所述特征权重和聚合评价矩阵,得到综合加权矩阵;根据所述综合加权矩阵,得到勾股模糊正理想解和勾股模糊负理想解,并计算所述各风险因素与所述勾股模糊正理想解的第一距离以及与所述勾股模糊负理想解的第二距离;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计算所述各风险因素的贴近度指数;根据所述各风险因素的贴近度指数,确定所述基坑工程的风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计算所述各风险因素的贴近度指数,包括:获取所述各风险因素的第一距离各自与最小第一距离的比值,作为所述各风险因素的第一距离比值;所述最小第一距离为所述各风险因素的第一距离中的最小值;获取所述各风险因素的第二距离各自与最大第二距离的比值,作为所述各风险因素的第二距离比值;所述最大第二距离为所述各风险因素的第二距离中的最大值;根据所述各风险因素的第一距离比值与所述第二距离比值的差值,得到所述各风险因素的贴近度指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各风险因素的贴近度指数,确定所述基坑工程的风险,包括:按照所述各风险因素的贴近度指数的大小将所述各风险因素降序排列,得到所述基坑工程的风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风险评价方对应的勾股模糊数,获取所述各风险评价方对应的评价方权重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各风险评价方的判断能力值和主观信度值;将所述判断能力值和主观信度值的乘积作为所述各风险评价方的置信度指数值;根据所述各风险评价方的置信度指数值,确定所述各风险评价方对应的勾股模糊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各风险评价方的判断能力值和主观信度值,包括:根据所述各风险评价方针对基坑领域的业务处理经验年限,确定所述各风险评价方的业务能力等级;根据预设的业务能力等级与判断能力值的对应关系以及预设的业务能力等级与主观信度值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各风险评价方各自与所述业务能力等级相对应的判断能力值和主观信度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风险评价方对应的勾股模糊数,获取所述各风险评价方对应的评价方权重,包括:将所述各风险评价方对应的勾股模糊数输入评价方权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波,沈水龙,林松顺,王雅洁,张宁,王天,余贵良,周剑,丁玉宝,侯泰成,闫旭升,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