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片弹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7779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用读出装置驱动马达取出碟片的碟片弹出装置,具有使结构简单化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读出装置驱动马达到碟片取出装置之间的动力传动路径上安装滑动装置,在读出装置回复到初始位置的最后阶段将碟片取出装置连接于上述马达。(*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与一种利用读出装置驱动马达进行碟片取出的碟片弹出装置有关。关于利用读出装置驱动马达取出碟片的碟片弹出装置,现有技术中的读出装置驱动马达的动力只能二者择一地传动到读出装置或碟片取出装置。在这种结构中,将读出装置驱动马达的动力二者择一地传动到读出装置或碟片取出装置时,必须装备动力传动路径切换装置和驱动该动力传动路径切换装置的滑阀等驱动动力源,因此,整个装置有结构复杂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缺陷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读出装置驱动马达进行碟片取出动作的碟片弹出装置,该碟片弹出装置不需要动力传动路径切换装置和驱动该动力传动路径切换装置的驱动动力源,因此,装置结构简单。本专利技术的碟片弹出装置以如下方式实现。从读出装置驱动马达到读出装置的动力传动路径之间安装滑动装置,在由读出装置驱动马达使读出装置回复到初始位置的最后阶段,碟片取出装置连接于读出装置驱动马达,使滑动装置边滑动,边由上述的碟片取出装置进行取出碟片的动作。如果在从读出装置驱动马达到碟片取出装置的动力传动路径之间安装由比滑动装置更大的负载来切断动力传动的过载吸收装置的话,那么,即使强行中止碟片取出动作时,由于过载吸收装置吸收读出装置驱动马达的动力,这样就能防止装置的损伤。另外,如果设置有随弹出操作向上述读出装置驱动马达提供高电压电的高电压供给装置的话,在进行弹出操作时就能使该马达高速运转,从而能更快地取出碟片。本专利技术在读出装置驱动马达到读出装置之间的动力传动路径上安装滑动装置的同时,使读出装置驱动马达的动力有选择地对碟片取出装置进行传动成为可能。因此,在进行弹出操作时,读出装置驱动马达起动,读出装置向初始位置移动。而且,在读出装置进行回复动作的最后阶段,读出装置支承物动作,使切换齿轮啮合于蜗轮蜗杆装置,将碟片取出装置连接于读出装置驱动马达。于是,边使滑动装置滑动,边由碟片取出装置进行碟片取出的动作。在读出装置驱动马达到碟片取出装置之间的动力传动路径上安装过载吸收装置,该过载吸收装置由比上述滑动装置更大的负载来切断动力传动。这样即使强行中止碟片取出动作时,由于过载吸收装置能吸收读出装置驱动马达的动力,因此,能防止损伤装置。另外,随着弹出操作的进行,使高电压供给装置能随着弹出操作将高电压供给于读出装置驱动马达,这样,在弹出操作时马达高速运转,读出装置都能迅速地回复到初始位置,取出碟片。附图简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简略平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部分放大截面图。图3,为表示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工作状态的简略平面图。图4,为在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中增设了过载吸收装置的简略截面图。图5,为在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中增设了高电压供给装置的电路结构图。图1~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碟片弹出装置的一实施例。图1所示为装有碟片弹出装置的碟片录音机的简略平面图。图中的1为转盘,2为读出装置,3为支承该读出装置2进行往复动作的读出装置支承体,4为读出装置驱动马达。上述的转盘1由转盘驱动马达(图中未标识出来)驱动转动。上述读出装置支承体3的一部分装有齿条5,且沿着直线轨道在制动器6a、6b之间进行往复动作。在齿条5的旁边,小齿轮7和蜗轮8被同轴地设置,小齿轮7啮合于齿条5。在小齿轮7和蜗轮8之间插有如图2所示的摩擦板9,由小齿轮7和摩擦板9组成的滑动装置10。即,滑动装置10被装置于读出装置驱动马达4到读出装置2之间的动力传动路径上,当读出装置2的负载超过一定值时产生滑动,从而切断动力的传送。使蜗轮8同固定在读出装置驱动马达4轴上的蜗杆11相啮合,读出装置驱动马达4的运转通过蜗杆11、蜗轮8、滑动装置10及齿条5被传达到读出装置支承体3上。读出装置驱动马达4向一个方向运转时,读出装置支承体3上的读出装置2沿碟片12的记录面从碟片12的内侧向外侧移动,读出装置驱动马达4向另一方向运转时,读出装置2从碟片12的外侧向内侧移动。在进行放音等动作时,读出装置支承体3的移动范围设定得比最大移动范围小,不移动到终端,但是,如果进行弹出操作时,读出装置驱动马达4使读出装置支承体3移动到触碰制动器6A时的初始位置,然后,在小齿轮7和摩擦板9之间滑动,并同时继续运转。图中13为凸轮齿轮。该凸轮齿轮l3反面开有螺旋凸轮14。大致呈L形的旋转板15的弯曲部分被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凸轮齿轮13的轴上。在旋转板15的一端支承转换齿轮16,使该齿轮16与凸轮齿轮13相啮合。转换齿轮16随着旋转板15的旋转与蜗轮8相背离或者相啮合。旋转板15的另一端延伸到读出装置支承体3,读出装置支承体3上设置有与旋转板15的另一端相接触的挤压销17。复位弹簧18使旋转板15保持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保持其旋转的旋转量由制动器19限制。图中的20是构成碟片取出装置一部分的滑动板。碟片取出装置随着滑动板20向图的上方移动,取出位于放音位置的碟片12。这是一种公知的装置,因此,在此不多作说明。滑动板20上设置有结合凸缘21。图中22是以轴23为支承点,能自由旋转的联动杆,设置于其一端的凸轮销24与上述凸轮齿轮13的螺旋凸轮14相接触,其另一端对着滑动板20的结合凸缘21。另外,图中25是使滑动板20保持复位方向移动的复位弹簧。下面说明上述构成的碟片弹出装置的具体动作。即,碟片12被装填于转盘1上并在放音动作中途进行弹出操作时,读出装置驱动马达4朝使读出装置2向初始位置移动的方向旋转。读出装置驱动马达4的旋转通过蜗轮8及滑动装置10,传动到读出装置支承体3,读出装置2沿碟片12的记录面,从外侧向内侧移动。并且,如图1那样,读出装置支承体3移动到将近终端位置时,挤压销17触碰到旋转板15,随后旋转板15被挤压销17挤压而朝逆时针方向运转。另外,只要不进行弹出操作,而在一般的放音动作时读出装置支承体3是不会接近制动器6a。由于旋转板15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3所示的切换齿轮16啮合于蜗轮8,读出装置支承体3触碰到制动器6a后在初始位置停止。读出装置驱动马达4在构成滑动装置10的小齿条7和摩擦板9之间滑动的同时,继续旋转。并且,读出装置驱动马达4的旋转通过蜗轮8及转换齿轮16传动到凸轮齿轮13,并随凸轮齿轮13逆时针方向旋转,螺旋凸轮14挤压联动杆22的凸轮销24,使联动杆22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并且,联动杆22挤压滑动板20的结合凸缘21,滑动板20向图的上方移动,碟片取出装置进行碟片取出的动作。碟片12再一次被放入,进行放音动作时,由于拾音体支承体3向制动器6b方向移动,弹簧18使旋转板15向顺时针方向复位,切换齿轮16背离蜗轮8。如上所述,由于本碟片弹出装置由于将滑动装置10安装于读出装置驱动马达4到读出装置2之间的动力传动路径上,使读出装置在回复到初始位置的最后阶段,将碟片取出装置连接于读出装置驱动马达4,因此,不需要设置切换两个动力传动路径的动力传动路径切换装置和驱动它们的驱动动力源。因此,能使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另外,在下一次的放音动作开始时,随拾音体支承体3的移动,读出装置驱动马达4到碟片取出装置的动力传动路径能自动切断,因此,不必另设使碟片取出装置从马达4背离的装置。图4是在上述实施例的结构上增设过载吸收装置的又一实施例。在与上述实施例同样的部位使用同样的符号。即,在旋转板15的一端除了有切换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碟片弹出装置,由往复驱动读出装置(2)的读出装置驱动马达(4)驱动碟片取出装置(20)取出碟片,其特征在于,在从读出装置驱动马达到读出装置(2)的动力传动路径间安装负载超过一定值后会产生滑动以切断动力传动的滑动装置(10);在由读出装置驱动马达使读出装置回复到初始位置的最后阶段,上述的碟片取出装置连接于读出装置驱动马达,在此同时使滑动装置边滑动,边从碟片弹出装置取出碟片。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0-6-7 2000-1708181.一种碟片弹出装置,由往复驱动读出装置(2)的读出装置驱动马达(4)驱动碟片取出装置(20)取出碟片,其特征在于,在从读出装置驱动马达到读出装置(2)的动力传动路径间安装负载超过一定值后会产生滑动以切断动力传动的滑动装置(10);在由读出装置驱动马达使读出装置回复到初始位置的最后阶段,上述的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进作
申请(专利权)人:德利信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