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牵引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7748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骨科手术牵引床,通过竖杆与手术床相连,竖杆通过第一可控气弹簧连接牵引架,牵引架通过第二可控气弹簧连接外展臂,外展臂与穿通块连接,穿通块内设置长螺母和导板,长螺母内设置螺杆,使用时,通过旋转螺杆可以实施牵引,通过第一可控气弹簧控制升降,第二可控气弹簧控制外展、内收,通过旋转导板控制下肢的内外旋,从而完成复位,升降、外展内收自由调控,省时省力,便于操作,不影响术中透视,降低手术切口污染可能。降低手术切口污染可能。降低手术切口污染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科手术牵引床


[0001]本技术涉及骨科手术用辅助设备,具体为骨科手术牵引床。

技术介绍

[0002]对于下肢骨折特别是髋部、股骨部位,由于肌肉肥厚,骨折后骨折端因肌肉牵拉往往移位较大,因此一般均需术前大重量牵引,利于术中骨折复位。其次,目前微创理念的深入,常规采用髓内钉固定,术中需维持牵引完成置钉,人工牵引力量弱且不易长时间维持,因此髋部、股骨的闭合髓内钉手术一般均需要手术牵引床配合。传统的牵引床笨重、安装及操作复杂、耗费人力(单人操作困难)。传统牵引床位于手术部位(臀部、大腿下方)的结构复杂,影响术中透视;且连接部位较多,连接部位多位于手术部位附近,要调整患肢位置,需松/紧多个旋钮,且旋钮均设置在靠近地面一侧,操作者需蹲下/跪下操作,若术中需要调整,操作者要钻到手术单底下,可能造成污染。传统牵引床的操作浪费人力,如患肢需要升高,需一人拧松固定螺丝,另一人扶腿上抬,再拧紧螺丝。若患者体重大,加之下肢肿胀明显,可能需多人抬腿。外展、内收时也是一人蹲下/跪下拧松固定螺丝,另一人调整牵引架,再拧紧螺丝,操作复杂、耗费人力(单人操作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骨科手术牵引床,便于操作,不影响术中透视,降低手术切口污染可能。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骨科手术牵引床,包括竖杆、牵引架、外展臂、穿通块、第一可控气弹簧、第二可控气弹簧和牵引靴;
[0006]竖杆近端用于与手术床相连,竖杆远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机构,第一连接机构包括转轴,转轴与竖杆垂直,牵引架近端转动安装在转轴上,第一可控气弹簧近端与第一连接机构下端连接,第一可控气弹簧远端与牵引架远端连接;
[0007]牵引架远端与外展臂一端和第二可控气弹簧一端分别铰接,外展臂另一端外侧固接穿通块,第二可控气弹簧另一端与外展臂另一端铰接;外展臂和第二可控气弹簧能在水平面内转动;
[0008]穿通块内沿竖杆轴向设置有通孔,通孔内同轴固定有长螺母并同轴设置有能绕通孔轴旋转的弧形的导板;导板远端伸出穿通块,近端伸出穿通块并固接有第一连接柱,牵引靴安装在第一连接柱上端;长螺母内配套有螺杆,螺杆远端伸出穿通块,螺杆近端与第一连接柱连接;螺杆转动时,能带动第一连接柱在近端和远端之间移动,不能使第一连接柱旋转。
[0009]优选的,长螺母靠近外展臂的一侧通过横向设置的第二连接柱与穿通块内表面固连,长螺母另一侧固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三连接柱,第三连接柱远离长螺母的一端端部安装有滚轴,滚轴与长螺母的轴向平行,滚轴外表面与导板内表面接触。
[0010]优选的,导板底部的边缘设置有向内的配重凸起,当导板能自由旋转时,配重凸起位于最底部,第一连接柱为竖直方向。
[0011]优选的,穿通块上设有旋转开关;旋转开关上设置有卡块,卡块为楔形体,且卡块位于穿通块内,旋转开关关闭时,卡块通过楔形表面插入穿通块与导板之间,限制导板的旋转;旋转开关打开时,卡块转出穿通块与导板之间,导板能旋转。
[0012]优选的,导板近端端部为环形结构,环形结构中间固接有中空连接块,中空连接块为中空结构,中空部分为圆柱形且与螺杆同轴,中空连接块靠近螺杆一侧开圆孔,中空连接块通过圆孔与螺杆近端圆柱状膨大的螺杆头套接,螺杆头同轴置于中空连接块内;中空连接块与螺杆相对的一侧固接第一连接柱。
[0013]优选的,导板远端端部为中间带孔的圆盘,圆盘外周固接有转盘,转盘上设置有刻度;螺杆远端端部固定连接有阻挡块,阻挡块与螺杆相对的另一侧连接有摇把,摇把从导板远端圆盘的圆孔伸出,阻挡块通过长螺母的远端限位。
[0014]优选的,第一连接柱的上端与牵引靴通过牵引靴上的圆形凹槽套接,牵引靴可绕第一连接柱的轴线旋转。
[0015]优选的,牵引架远端固接有平台,平台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二凸起以及螺孔;外展臂一端与第一凸起套接,另一端外侧固接穿通块;第二可控气弹簧一端与第二凸起套接,另一端与外展臂另一端铰接;平台上表面通过螺孔安装有盖板,盖板能绕螺孔轴线旋转,盖板用于防止外展臂和第二可控气弹簧分别从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中脱出。
[0016]优选的,第一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块和牛角块;竖杆远端固定连接连接块,连接块与牛角块连接,牛角块上端设置与竖杆垂直的转轴,第一可控气弹簧近端与牛角块下端连接。
[0017]优选的,竖杆材质为碳纤维材料。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9]本技术装置使用时,通过旋转螺杆可以实施牵引,通过第一可控气弹簧控制升降,第二可控气弹簧控制外展、内收,通过旋转导板控制下肢的内外旋,从而完成复位,升降、外展内收自由调控,省时省力。因此,本技术装置使用方法简单,一人即可操作。同时,本技术手术部位下方结构简单(只有一根竖杆),不影响术中透视。本技术,所有操作均位于患者足部较远的位置,远离手术部位,降低手术切口污染可能,且操作人员均为站立位操作,降低疲劳及不适感。
[0020]进一步的,导板下端的配重凸起,用于当旋转开关打开时,配重凸起由于重力作用处于最下端,从而使第一连接柱总是竖直向上,便于牵引靴的安装。
[0021]进一步的,传统牵引床控制足部旋转的开关通常位于足跟下方,下肢需要旋转时,先拧松开关,抓住足套旋转下肢,再拧紧开关从而完成对旋转的控制。术中操作时还是存在离手术切口近,存在污染的可能。本技术对于下肢旋转的控制通过安装在牵引床远端的转盘得以实现,降低手术切口污染可能。
[0022]进一步的,传统牵引床的足套与牵引床固结,必须把病人抬到牵引床上,患侧下肢悬空,一人抬腿,另一人通过螺杆伸缩,当足套与脚部位置合适后再固定脚,浪费时间、人力。本技术脚部采用可拆卸支具式固定,不仅可承受较大牵引力,并且可在手术床上或病床上将牵引靴安装好后将病人抬到牵引床上,再直接将牵引靴安装在第一连接柱上,牵引靴可绕第一连接柱的轴线旋转。
[0023]进一步的,传统牵引床为钢质结构,不透X线。本技术竖杆采用透X线的碳纤维制成,不影响术中透视。
附图说明
[0024]图1中(a)为本技术一种骨科手术牵引床的主视图,(b)为足套, (c)为上足托;
[0025]图2为本技术一种骨科手术牵引床中平台的俯视图;
[0026]图3中(a)为本技术一种骨科手术牵引床中平台的侧视图,(b) 为盖板旋转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一种骨科手术牵引床中穿通块的主视图;
[0028]图5为本技术一种骨科手术牵引床中中空连接块的侧视图;
[0029]图6为本技术一种骨科手术牵引床中转盘、摇把的主视图;
[0030]图7为本技术一种骨科手术牵引床连接的手术床连接孔的主视图;
[0031]图8中(a)为本技术一种骨科手术牵引床中手术床连接块的俯视图,(b)为第二齿立体示意图,(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骨科手术牵引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竖杆(1)、牵引架(6)、外展臂(10)、穿通块(11)、第一可控气弹簧(9)、第二可控气弹簧(20)和牵引靴(18);竖杆(1)近端用于与手术床相连,竖杆(1)远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机构,第一连接机构包括转轴(5),转轴(5)与竖杆(1)垂直,牵引架(6)近端转动安装在转轴(5)上,第一可控气弹簧(9)近端与第一连接机构下端连接,第一可控气弹簧(9)远端与牵引架(6)远端连接;牵引架(6)远端与外展臂(10)一端和第二可控气弹簧(20)一端分别铰接,外展臂(10)另一端外侧固接穿通块(11),第二可控气弹簧(20)另一端与外展臂(10)另一端铰接;外展臂(10)和第二可控气弹簧(20)能在水平面内转动;穿通块(11)内沿竖杆(1)轴向设置有通孔,通孔内同轴固定有长螺母(11

2)并同轴设置有能绕通孔轴旋转的弧形的导板(12);导板(12)远端伸出穿通块(11),近端伸出穿通块(11)并固接有第一连接柱(17),牵引靴(18)安装在第一连接柱(17)上端;长螺母(11

2)内配套有螺杆(13),螺杆(13)远端伸出穿通块(11),螺杆(13)近端与第一连接柱(17)连接;螺杆(13)转动时,能带动第一连接柱(17)在近端和远端之间移动,不能使第一连接柱(17)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手术牵引床,其特征在于,长螺母(11

2)靠近外展臂(10)的一侧通过横向设置的第二连接柱(11

1)与穿通块(11)内表面固连,长螺母(11

2)另一侧固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三连接柱(11

3),第三连接柱(11

3)远离长螺母(11

2)的一端端部安装有滚轴(11

4),滚轴(11

4)与长螺母(11

2)的轴向平行,滚轴(11

4)外表面与导板(12)内表面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手术牵引床,其特征在于,导板(12)底部的边缘设置有向内的配重凸起(12

1),当导板(12)能自由旋转时,配重凸起(12

1)位于最底部,第一连接柱(17)为竖直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手术牵引床,其特征在于,穿通块(11)上设有旋转开关(22);旋转开关(22)上设置有卡块(22

1),卡块(22

1)为楔形体,且卡块(22

1)位于穿通块(11)内,旋转开关(22)关闭时,卡块(22

1)通过楔形表面插入穿通块(11)与导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俞涛陈俞宁王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