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骨科单边外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8632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科单边外固定架,它包括转接头和固定组件;一对固定组件分别铰接于转接头两侧、且铰接轴相互垂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接头将一对固定组件连接,使两个固定组件能够多自由度转动,从而能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骨折情况对两固定组件之间的角度进行调整,进行弯折固定。只需一个外架即可完成弯折固定,操作简便且灵活程度好,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和实用性。此外,通过滑台设计可以使固定骨针能够沿主臂进行滑动,并且根据刻度使调整量可视化。还可调整固定骨针的伸出长度。在连板的连接面外设平面齿圈,在连接段的连接面设有平面齿,平面齿圈与平面齿相互咬合,防止自然状态下连板与连接段之间出现转动,保持稳定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科单边外固定架


[0001]本技术属于医用固定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骨科单边外固定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临床上治疗长骨骨折时,常使用单边外固定架,他具有安全牢固的特点。单边外固定架一般由内植物、固定夹钳及连杆组成。各个固定夹钳在锁紧前可随意改变位置,活动性大。但传统的单边外固定架通常没有弯折的功能,仅能相对笔直地进行固定,当患者骨折的固定需要一定的角度时,常需要多个外架协同,操作复杂并且灵活程度欠佳,术后患者因众多的外架对日常生活也会造成累赘。同时目前的外固定架不能根据骨骼的愈合进行伸缩调整,实用性须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根据骨折情况调整固定角度的骨科单边外固定架。
[0004]本技术提供的这种骨科单边外固定架,它包括转接头和固定组件;一对固定组件分别铰接于转接头两侧、且铰接轴相互垂直。所述转接头包括连接段和过渡段,两连接段分设于过渡段外,一连接段沿X向布置、另一连接段沿Y向布置;一对所述固定组件分别与对应的连接段相连。
[0005]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主臂、丝杆、滑台和针夹组件;主臂的一端设有连板、实体内设条形槽,丝杆沿主臂长度方向布置于条形槽内,滑台连接于丝杆外能够沿丝杆轴向移动,针夹组件装配于滑台上。
[0006]所述滑台为矩型台,其实体内设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调节孔、以及沿宽度方向贯穿的导向孔,滑台的底端与丝杆螺纹连接。
[0007]所述主臂外设刻度条,以便观测滑台的移动距离。
[0008]所述针夹组件包括调节螺母、螺杆、连接座和固定骨针;调节螺母安装于调节孔内能够自由转动;螺杆与调节螺母螺纹连接,一端穿过安装孔,另一端与连接座相连;连接座为矩型座,其上设若干圆孔;固定骨针固接于矩型座的圆孔内,端部穿过滑台端部的导向孔。
[0009]所述连板的连接面外设平面齿圈,所述连接段的连接面设有平面齿,平面齿圈与平面齿相互咬合。
[0010]本技术通过转接头将一对固定组件连接,使两个固定组件能够多自由度转动,从而能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骨折情况对两固定组件之间的角度进行调整,进行弯折固定。只需一个外架即可完成弯折固定,操作简便且灵活程度好,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2]图示序号:
[0013]1—固定组件,
[0014]11—主臂、111—条形槽、112—连板、113—转动螺母,
[0015]12—丝杆,13—滑台,
[0016]14—针夹组件、141—调节螺母、142—螺杆、143—连接座、144—固定骨针;
[0017]2—转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这种骨科单边外固定架,它由一对固定组件1和连接两固定组件的转接头2构成,固定组件分别铰接于转接头两侧,使整个固定架具有多个自由度。
[0019]两固定组件结构相似,均包括主臂11、丝杆12、滑台13和针夹组件14。主臂11为矩型臂,其实体内设有条形槽111,一端设有连板112,另一端设有转动螺母113,转动螺母选用内六角螺母,并在主臂的外侧设有刻度使针夹组件的调整量可视化。丝杆12设置于条形槽内,一端与转动螺母相连,通过转动螺母带动丝杆转动,从而带动滑台13沿丝杆的轴向移动。滑台13为矩型台,其中部设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调节孔、两端设有沿宽度方向贯穿的安装孔,滑台的底端与丝杆螺纹连接,通过滑台的移动带动针夹组件14移动,使间距能够根据骨骼愈合的进行伸缩调整,提高实用性,且针夹组件14能够调节固定骨针的伸出长度。针夹组件14包括调节螺母141、螺杆142、连接座143和固定骨针144;调节螺母安装于调节孔内能够自由转动;螺杆与调节螺母螺纹连接,一端穿过安装孔,另一端与连接座相连;连接座为矩型座,其上设若干圆孔;固定骨针固接于矩型座的圆孔内,端部穿过滑台端部的导向孔。通过调节螺母的转动带动螺杆轴向移动,从而使连接座带动固定骨针伸出或收回,并通过连接座的设置能够加强固定骨针的强度。本实施例中两固定组件的区别在于:其中一个固定组件的连板沿X向设置,另一固定组件的连板沿Y向设置,使两固定组件与转接头2铰接的铰接轴分别沿X轴和Y轴布置。
[0020]转接头2包括连接段和过渡段,两连接段分设于过渡段外,一连接段沿X向布置、另一连接段沿Y向布置;一对固定组件分别与对应的连接段相连。使一个固定组件能够绕X轴转动,另一固定组件能沿Y轴转动。利用转接头、X向铰接轴与Y向铰接轴的结合,使整个固定架具有可以弯折的能力,便于医务工作者根据术中骨折的实际情况调整外架的固定角度。
[0021]同时在连板的连接面外设平面齿圈,在连接段的连接面设有平面齿,平面齿圈与平面齿相互咬合,防止自然状态下连板与连接段之间出现转动,保持稳定性。
[0022]本技术通过转接头、X向铰接轴与Y向铰接轴的结合,使整个固定架具有可以弯折的能力,便于医务工作者根据术中骨折的实际情况调整外架的固定角度。此外,通过滑台设计可以使固定骨针能够沿主臂进行滑动,并且根据刻度使调整量可视化。还优化了针夹组件的结构,可方便快捷的调整固定骨针的伸出长度并加强固定骨针的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单边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转接头和固定组件;一对固定组件分别铰接于转接头两侧、且铰接轴相互垂直;所述转接头包括连接段和过渡段,两连接段分设于过渡段外,一连接段沿X向布置、另一连接段沿Y向布置;一对所述固定组件分别与对应的连接段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单边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主臂、丝杆、滑台和针夹组件;主臂的一端设有连板、实体内设条形槽,丝杆沿主臂长度方向布置于条形槽内,滑台连接于丝杆外能够沿丝杆轴向移动,针夹组件装配于滑台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科单边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为矩型台,其实体内设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调节孔、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傥莫富灏黎志宏夏红唐新桥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