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插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7686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插秧装置,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把手,还包括有插秧杆、活动板和固定板,把手的中心与插秧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活动板与插秧杆滑动连接,固定板的中部与插秧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插秧杆的底部包括有传动杆一、传动杆二、传动杆三、插秧筒和插秧筒盖,传动杆一的一端与活动板的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插秧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传动杆二的一端与固定板的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传动杆三转动连接,传动杆三的另一端与插秧筒盖连接,插秧筒盖与插秧筒的任意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的降低目前插秧机的成本,该插秧机由于体积较小,能够方便人们的携带进行作业,不受地形的限制,同时省去了人们弯腰的动作。弯腰的动作。弯腰的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插秧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农用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插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农业机械是指在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以及农、畜产品初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农业机械包括农用动力机械、农田建设机械、土壤耕作机械、种植和施肥机械、植物保护机械、农田排灌机械、作物收获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畜牧业机械和农业运输机械等。广义的农业机械还包括林业机械、渔业机械和蚕桑、养蜂、食用菌类培植等农村副业机械。农业机械属于相对概念,指用于农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所有机械的总称,农业机械属于农机具的范畴,推广使用农业机械称为农业机械化。
[0003]目前的插秧机是将稻苗植入稻田中的一种农业机械。进行种植时,首先以机械爪从苗床中取出数株稻苗植入田中的泥土,为了保持对苗床与地面的角度为直角,机械爪的前端移动时必须采取椭圆形的动作曲线。动作是靠着旋转式或变形齿轮的行星机构来完成,前进的引擎同时可以带动这些动作机械。插秧机在泥土上行进必须有止滑的车轮及浮行设计。插苗若是成片,则是从特定的秧苗箱中取出稻苗,再以机械方式种植。
[0004]上述现有技术中所涉及的设备大多比较的庞大,并不适合山区的农田实用,并且现有的插秧机成本较为高昂,不是一般农户所能承受的,但插秧这个反复的动作,通过人为操作的话,始终对身体的伤害较大,并且效率十分的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插秧装置,能有效的降低目前插秧机的成本,该插秧机由于体积较小,能够方便人们的携带进行作业,不受地形的限制,同时省去了人们弯腰的动作。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便携式插秧装置,包括把手,还包括有插秧杆、活动板和固定板,所述把手的中心与插秧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与插秧杆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中部与插秧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插秧杆的底部包括有传动杆一、传动杆二、传动杆三、插秧筒和插秧筒盖,所述传动杆一的一端与活动板的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插秧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二的一端与固定板的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传动杆三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三的另一端与插秧筒盖连接,所述插秧筒盖与插秧筒的任意一端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与固定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活动板的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板上表面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与插秧杆之间设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滑轮和滑轮支架,所述滑轮固定于滑轮支架上,所述滑轮支架固定连接于活动板内,所述滑轮与插秧杆的外表面接触。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传动杆一与活动板连接的一端穿
过该通孔与通孔内壁滑动接触。
[0011]进一步的,所述插秧杆的内部为中空,所述插秧筒位于插秧杆内,所述插秧杆底部开设有两个U型槽。
[0012]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杆一和传动杆二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二与插秧筒盖转动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插秧筒盖分为两个开启板,所述两个开启板的底部均通过铰链与插秧筒的任意一端转动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插秧筒的内部为中空
[001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中,采用了插秧杆、插秧筒、固定板和活动板,将秧苗放入插秧杆内,滑落至插秧筒内,通过踩踏活动板带动插秧筒的下行,即可进行对秧苗的种植,整套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并且可以随身携带至任何一个场所进行作业,不受地形的限制,由脚的踩踏来代替了人为的弯腰插秧,减小了对人体的伤害,同时也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插秧筒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把手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记:101动杆三,102传动杆二,103固定板,104复位弹簧,105活动板,106把手,107插秧杆,108滑轮,109传动杆一,110插秧筒,111销轴,112插秧筒盖,114 U型槽,115铰链,116开启板,117滑轮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参考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插秧装置,包括把手106,还包括有插秧杆107、活动板105和固定板103,把手106的中心与插秧杆107的顶部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活动板105与插秧杆107可以采用滑动连接,固定板103的中部与插秧杆107固定连接,插秧杆107的底部包括有传动杆一109、传动杆二102、传动杆三101、插秧筒110和插秧筒盖112等,传动杆一109的较长的一端与活动板105连接,另一端与插秧筒110的连接,传动杆二102的一端与固定板103的底面连接,另一端与传动杆三101连接,并能转动,传动杆三101的另一端需与插秧筒盖112连接,插秧筒盖112与插秧筒110的任意一端连接。
[0025]各部件准备完毕后,按照上述连接方式进行连接,进行使用时,将秧苗从插秧杆107的顶部放入,滑落至插秧筒110的内部,将该装置的下部放入待插秧的位置,保证插秧筒盖112的顶部与土壤接触,然后对活动板105进行向下踩踏,活动板105沿着插秧杆107滑动,由于传动杆一109的一端连接在活动板105上,另一端与插秧筒110的连接,所以传动杆一109也随之往下运动,进而带动插秧筒110向下运动,插秧筒盖112上连接有传动杆三101,传
动杆三101的另一端传动杆二102连接,由于传动杆二102是固定不动的,所以在插秧筒盖112下行的过程中,传动杆三101在销轴的连接下随之转动,进而将插秧筒盖112打开,使插秧筒110内的秧苗落入土壤内,然后松开活动板105,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该装置恢复原状。
[0026]上述装置中,活动板105与固定板103之间可以设有复位弹簧104,复位弹簧104的一端与活动板105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板103上连接,设置复位弹簧104使该装置恢复原状。
[0027]优选的是,活动板105与插秧杆107之间还可以设置一个滑动装置,滑动装置包括滑轮108和滑轮支架117等,滑轮108安装于滑轮支架117上,滑轮支架117与活动板105连接,滑轮108与插秧杆107的外表面接触,这样可以使活动板滑动得更加流畅减小磨损。
[0028]进一步的是,插秧杆107的内部为中空,插秧筒110位于插秧杆107内,插秧杆107底部开设有两个U型槽114,使传动杆三能够穿过插秧杆107,进而与插秧筒110连接。
[0029]此外,插秧筒盖112分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插秧装置,包括把手(10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插秧杆(107)、活动板(105)和固定板(103),所述把手(106)的中心与插秧杆(107)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105)与插秧杆(107)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103)的中部与插秧杆(10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插秧杆(107)的底部包括有传动杆一(109)、传动杆二(102)、传动杆三(101)、插秧筒(110)和插秧筒盖(112),所述传动杆一(109)的一端与活动板(105)的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插秧筒(1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二(102)的一端与固定板(103)的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传动杆三(101)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三(101)的另一端与插秧筒盖(112)连接,所述插秧筒盖(112)与插秧筒(110)的任意一端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插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105)与固定板(103)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04),所述复位弹簧(104)的一端与活动板(105)的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板(103)上表面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插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105)与插秧杆(1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平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众利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