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春毅专利>正文

一种水稻补边机和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0299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补边机,机架、载秧板、插秧组件和动力组件,载秧盘在直线驱动组件驱动下沿机架左右往复滑动,插秧组件设置在机架底部前侧,在载秧板滑动过程中中,旋转驱动组件带动插秧爪不断将载秧板上的秧苗插入水田中,动力组件通过第一传动组件与旋转驱动组件传动连接,通过第二传动组件与直线驱动组件传动连接,该水稻补边机用于安装在现有插秧机侧面,如此便可在靠近田埂一边的空缺行进行插秧作业。进行插秧作业。进行插秧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补边机和插秧机


[0001]本技术涉及水稻插秧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稻补边机和插秧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其它农作物,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目前普遍采用育苗移栽技术,移栽大都采用机械插秧,省工省力,效率高,但是目前的插秧机由于结构原因,使插秧作业在靠近田埂一边出现一行秧苗空缺,插秧机无法解决,不想浪费耕地即需人工补插,费工费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水稻补边机和插秧机,水稻补边机可以安装在现有插秧机的一侧,用于在靠近田埂一边的位置插秧,解决现有插秧机在靠近田埂一边出现一行秧苗空缺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水稻补边机,包括机架;载秧板,与所述机架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所述机架与所述载秧板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载秧板移动的直线驱动组件;插秧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底部前侧,包括插秧爪和用于驱动所述插秧爪将位于所述载秧板底部的秧苗插入稻田中的旋转驱动组件;动力组件,通过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旋转驱动组件传动连接,通过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直线驱动组件传动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前侧底部;驱动轴,与所述支撑架旋转连接,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且其中一端用于与所述插秧机传动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曲柄,一端与插秧爪旋转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旋转连接且通过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驱动轴传动连接;连杆,一端与插秧爪旋转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旋转连接;旋转连接处的旋转轴线均沿左右方向,且所述曲柄与所述连杆的延伸方向异面。
[0010]优选地,所述直线驱动组件包括:滑杆,沿左右方向设置且两端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其中一端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驱动轴传动连接,所述滑杆上设置有两组仅旋向相反的螺旋滑槽,两组所述螺旋滑槽交叉设置且端部平滑连接;滑动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件和滑块,所述滑动连接件一端与所述载秧板连接,另一端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滑杆外侧,所述滑块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滑动连接件内,且一端与所述螺旋滑槽配合滑动。
[0011]优选地,还包括送秧组件,所述送秧组件包括主动轴、从动轴和输送带组件,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均与所述载秧板旋转连接,所述输送带组件的前侧面贯穿所述载秧板且与所述载秧板前侧面平齐,所述输送带组件的前侧面由上向下运动,所述主动轴上还设
置有间歇旋转组件。
[0012]优选地,所述间歇旋转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主动轴两端的棘轮和棘爪,所述棘爪与所述主动轴旋转连接且一端与所述棘轮接触,另一端与所述机架之间设置有拉力件;设置在所述滑杆远离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一端的拨杆;当所述载秧板移动到最左端或最右端时,所述拨杆向上拨动所述棘爪,所述拉力件受拉蓄力,所述棘爪带动所述棘轮转动。
[0013]优选地,所述棘爪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单次推动所述棘轮旋转角度的行程调节组件。
[0014]优选地,所述机架底部与所述插秧爪对应位置设置有沿所述插秧爪移动轨迹延伸的缕苗件。
[0015]优选地,所述载秧板的前端面底部还设置有挡秧架,所述挡秧架上设置有多个沿所述载秧板延伸方向延伸的导秧杆。
[0016]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水稻补边机,其有益效果为:
[0017]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水稻补边机,机架可与现有插秧机连接,将其连接在插秧机的其中一侧,在动力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的带动下,直线驱动组件驱动载秧板沿机架的左右方向滑动,使位于最底层的秧苗依次与插秧爪对正,机架的左右方向与水稻补边机的行进方向相同,在载秧板滑动过程中,动力组件通过第一传动组件带动旋转驱动组件带动插秧爪不断的将位于载秧板最底层的秧苗插入水田中,如此,随插秧机的移动,水稻补边机完成对靠近田埂一边空缺行的插秧工作。
[0018]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插秧机,包括行走装置、横向插秧机和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水稻补边机,所述水稻补边机设置在所述横向插秧机其中一侧,且所述载秧板的滑动方向沿所述行走装置的行走方向。
[0019]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插秧机,其有益效果为:
[0020]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插秧机,横向插秧机设置在插秧机的尾部,水稻补边机设置在插秧机的一侧,行走装置带动横向插秧机和水稻补边机向前移动,由于设置了上述的水稻补边机,可实现对靠近田埂一边的空缺行的插秧工作。
[0021]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水稻补边机侧视图;
[002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水稻补边机部分主视图;
[002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水稻补边机部分后视图;
[0026]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送秧组件侧视图;
[0027]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直线驱动组件结构图;
[0028]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滑动组件剖视图。
[0029]图中:1、机架;2、载秧板;3、插秧组件;301、插秧爪;302、曲柄;303、连杆;4、动力组件;401、支撑架;402、驱动轴;5、直线驱动组件;501、滑杆;502、螺旋滑槽;503、滑动连接件;504、滑块;6、第一传动组件;7、第二传动组件;8、送秧组件;801、主动轴;802、从动轴;803、主动带轮;804、从动带轮;805、输送带;9、间歇旋转组件;901、棘轮;902、棘爪;903、拨杆;10、行程调节组件;11、缕苗件;12、挡秧架;13、导秧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31]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0032]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补边机,用于连接在插秧机一侧,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载秧板,与所述机架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所述机架与所述载秧板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载秧板移动的直线驱动组件;插秧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底部前侧,包括插秧爪和用于驱动所述插秧爪将位于所述载秧板底部的秧苗插入稻田中的旋转驱动组件;动力组件,通过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旋转驱动组件传动连接,通过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直线驱动组件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补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前侧底部;驱动轴,与所述支撑架旋转连接,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且其中一端用于与所述插秧机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补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曲柄,一端与插秧爪旋转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旋转连接且通过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驱动轴传动连接;连杆,一端与插秧爪旋转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旋转连接;旋转连接处的旋转轴线均沿左右方向,且所述曲柄与所述连杆的延伸方向异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补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组件包括:滑杆,沿左右方向设置且两端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其中一端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驱动轴传动连接,所述滑杆上设置有两组仅旋向相反的螺旋滑槽,两组所述螺旋滑槽交叉设置且端部平滑连接;滑动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件和滑块,所述滑动连接件一端与所述载秧板连接,另一端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滑杆外侧,所述滑块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滑动连接件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毅张子玉
申请(专利权)人:张春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