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传送设备和信号传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67380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59
提供了一种信号传送设备和方法,该设备和方法使用小型化连接器配置和柔性基板来防止差分信号的质量下降。该信号传送设备包括柔性基板,该柔性基板具有用于传送差分信号的信号传送路径,其中柔性基板的至少一个的连接器连接部具有将作为信号传送路径和连接器内布线之间的连接部的多个信号线连接部布置而得到的第一连接部列和第二连接部列。该配置使得各连接部列中的各信号线连接部通过在第一连接部列和第二连接部列之间形成的导通孔(通孔)与形成在柔性基板的背侧的信号传送路径连接。例如,第一连接部列包括GND信号线连接部和正信号线连接部,且第二连接部列包括GND信号线连接部和负信号线连接部。连接部和负信号线连接部。连接部和负信号线连接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信号传送设备和信号传送方法


[0001]本公开涉及信号传送设备和信号传送方法。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信号传送设备和与之一起使用的信号传送方法,该信号传送设备尺寸小且能够在保持信号质量的同时进行高速差分信号传送。

技术介绍

[0002]例如,相机的成像元件的每个像素通过图像拍摄累积反映光强度的电荷。反映每个像素的电荷的电信号经由传送路径被输出至信号处理部。信号处理部基于输入信号执行各种信号处理,从而生成记录图像和显示图像。
[0003]今后,将会有更多高质量成像相机用于拍摄其用途预测会增加的4K或8K图像。例如,针对该相机的成像元件的像素数量是用于拍摄2K图像的现有成像元件的若干倍或几十倍。这意味着要从成像元件输出至信号处理部的数据量将显著增加。
[0004]最近推出的一些成像元件被配置为通过量化反映在成像元件的每个像素中累积的电荷量的模拟信号来生成数字信号,该数字信号经由数字信号传送路径被输出至信号处理部。例如,数字信号的传送利用差分信号。
[0005]使用差分信号使得可以传送具有降低的噪声影响的高质量数字信号。
[0006]例如,从成像元件输出的数字信号经由连接器和柔性基板(FPC)被转移至信号处理部。然而,在该配置中,需要连接器具有彼此以预定间距间隔开的连接部,从而与多个信号线连接。因此需要连接器具有适当尺寸。这是妨碍实现小型轻量相机的一个因素。
[0007]例如,在PTL 1(日本专利特开2018

43040号公报)中描述了用于减小连接器配置尺寸的现有技术。该文献公开了通过使用三维基板布置配置减小尺寸的连接器。
[0008]然而,该文件中描述的配置是内窥镜装置的配置,且与适用于普通相机的配置不同。
[0009]此外,如果仅为了减小连接器尺寸而密集形成端子部,则这会使所涉信号线的传送路径的配置不均匀。这可能导致如下问题:信号线的阻抗特性发生变化并且传送信号的质量下降。
[0010][引用列表][0011][专利文献][0012][PTL1][0013]日本专利特开2018

4304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4][技术问题][0015]例如,鉴于以上问题做出本公开。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信号传送设备和与之一起使用的信号传送方法,信号传送设备由于使用连接器和柔性基板(FPC)而在尺寸上减小且被配置为允许在保持信号质量的同时进行高速差分信号传送。
[0016][问题的解决方案][0017]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传送设备,该信号传送设备包括柔性基板,该柔性基板具有用于传送差分信号的信号传送路径。柔性基板的至少一个的连接器连接部具有将作为信号传送路径和连接器内布线之间的连接部的多个信号线连接部布置为彼此平行的两列线而得到的第一连接部列和第二连接部列。第一连接部列和第二连接部列中形成的信号线连接部中的每个被配置为经由在第一连接部列和第二连接部列之间形成的导通孔(通孔)与形成在柔性基板的背侧的信号传送路径连接。
[0018]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传送方法,用于通过使用柔性基板执行传送差分信号的处理。柔性基板的至少一个的连接器连接部具有将作为信号传送路径和连接器内布线之间的连接部的多个信号线连接部布置为彼此平行的两列线而得到的第一连接部列和第二连接部列。信号传送方法包括将来自连接器内布线的输出传送至在第一连接部列和第二连接部列中配置的各信号线连接部,以及经由在第一连接部列和第二连接部列之间形成的导通孔(通孔)通过形成在柔性基板的背侧的信号传送路径来传送差分信号。
[0019]在参考附图阅读了对本公开的一些优选实施例的接下来更详细的描述之后,本公开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在该描述中,术语“系统”指的是逻辑上配置的设备的集合。在该配置中的设备可以容纳或可以不容纳在单个壳体中。
[0020]因此,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配置提供了一种信号传送设备和与之一起使用的信号传送方法,该设备使用小型连接器配置和柔性基板来防止差分信号的质量下降。
[0021]具体地,例如,柔性基板具有用于传送差分信号的信号传送路径。柔性基板的至少一个的连接器连接部具有第一连接部列和第二连接部列,每个列包括作为信号传送路径和连接器内布线之间的连接部的多个信号线连接部。连接部列中形成的信号线连接部中的每个被配置为经由在第一和第二连接部列之间形成的导通孔(通孔)与形成在柔性基板的背侧的信号传送路径连接。例如,第一连接部列包括GND信号线连接部和正信号线连接部,且第二连接部列包括GND信号线连接部和负信号线连接部。
[0022]因此,以上配置提供了一种信号传送设备和与之一起使用的信号传送方法,该设备使用小型连接器配置和柔性基板来防止差分信号的质量下降。
[0023]应注意,本说明书中所述的有益效果仅是示例,且不限制本公开,本公开还可以提供其它优点。
附图说明
[0024][图1]图1是解释成像元件、信号处理部和柔性基板的示例的解释图,在柔性基板上形成有信号传送路径,该信号传送路径将在成像元件侧生成的数字信号转移到信号处理部。
[0025][图2]图2描绘了解释成像元件的可移动范围的解释图。
[0026][图3]图3是描绘使用柔性基板(FPC)传送差分信号的现有配置示例的视图。
[0027][图4]图4是解释用于消除构成一对差分信号线的正信号线和负信号线在连接器上的接触点位置之间的偏差的配置示例的解释图。
[0028][图5]图5是解释使用“基板对基板连接器”的配置示例的解释图。
[0029][图6]图6是解释根据本公开的柔性基板(FPC)的配置示例(第一实施例)的解释
图。
[0030][图7]图7描绘了解释根据本公开的柔性基板(FPC)和基板对基板连接器的详细配置示例的解释图。
[0031][图8]图8描绘了解释根据本公开的柔性基板(FPC)的截面配置的示例的解释图。
[0032][图9]图9是解释根据本公开的柔性基板(FPC)的另一配置示例(第二实施例)的解释图。
[0033][图10]图10是解释根据本公开的柔性基板(FPC)的又一配置示例(第三实施例)的解释图。
[0034][图11]图11是解释根据本公开的柔性基板(FPC)的另一配置示例(第四实施例)的解释图。
[0035][图12]图12是解释根据本公开的柔性基板(FPC)的进一步配置示例(第五实施例)的解释图。
[0036][图13]图13是解释根据本公开的柔性基板(FPC)的更进一步配置示例(第六实施例)的解释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信号传送设备和信号传送方法。将按以下标题给出描述。
[0038]1.成像元件和信号处理部之间的信号传送路径的配置示例
[0039]2.差分信号传送路径的配置示例
[0040]3.根据本公开的信号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信号传送设备,包括:柔性基板,具有用于传送差分信号的信号传送路径,其中,所述柔性基板的至少一个的连接器连接部具有将作为所述信号传送路径和连接器内布线之间的连接部的多个信号线连接部布置为彼此平行的两列线而得到的第一连接部列和第二连接部列,以及所述第一连接部列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列中形成的信号线连接部中的每个被配置为经由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列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列之间形成的导通孔(通孔)与形成在所述柔性基板的背侧的信号传送路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送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列包括GND信号线连接部和与所述差分信号对应的正信号线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列包括GND信号线连接部和与所述差分信号对应的负信号线连接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传送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列被配置为具有交替地布置的所述GND信号线连接部和与所述差分信号对应的所述正信号线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列被配置为具有交替地布置的所述GND信号线连接部和与所述差分信号对应的所述负信号线连接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送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列包括GND信号线连接部、与所述差分信号对应的正信号线连接部以及与所述差分信号对应的负信号线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列包括GND信号线连接部、与所述差分信号对应的负信号线连接部以及与所述差分信号对应的正信号线连接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号传送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列被配置为具有重复地布置的所述GND信号线连接部、与所述差分信号对应的所述正信号线连接部以及与所述差分信号对应的所述负信号线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列被配置为具有重复地布置的所述GND信号线连接部、与所述差分信号对应的所述负信号线连接部以及与所述差分信号对应的所述正信号线连接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送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列包括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列的顶部的GND信号线连接部和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列的底部的GND信号线连接部、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波多野草太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