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2499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结构,用于将一线材耦接一电路板。该连接器结构包括一电路板连接器以及一线材连接器。电路板连接器设于该电路板之上,其中,该电路板连接器包括多个连接器电极。线材包括多个线材电极,该等线材电极用于连接该等连接器电极。该线材连接该线材连接器,该线材连接器沿一结合方向连接该电路板连接器,该结合方向垂直于该电路板。该结合方向垂直于该电路板。该结合方向垂直于该电路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线材耦接电路板的连接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将软扁平电缆(Flat Flexible Cable)连接电路板上的电路板连接器,必须将软扁平电缆以大致平行电路板的角度插入该电路板连接器之中,再以电路板连接器上的夹持机构对该软扁平电缆进行夹持。然而,现有的软扁平电缆的连接方式,其操作困难,耗费工时而且良率低,更无法适用于自动化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结构。
[000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结构用于将一线材耦接一电路板。该连接器结构包括一电路板连接器以及一线材连接器。电路板连接器设于该电路板之上,其中,该电路板连接器包括多个连接器电极。线材包括多个线材电极,该等线材电极用于连接该等连接器电极。该线材连接该线材连接器,该线材连接器沿一结合方向连接该电路板连接器,该结合方向垂直于该电路板。
[0005]在一实施例中,该电路板连接器包括一连接器凹槽,该线材连接器沿该结合方向被插入于该连接器凹槽之中,以连接该电路板连接器。
[0006]在一实施例中,该线材连接器包括一连接器顶面以及一连接器底面,该线材被设于该连接器底面,该线材连接器包括一被夹持平台,该被夹持平台形成于该连接器顶面。
[0007]在一实施例中,该线材连接器包括至少一引导锥,该引导锥设于该连接器底面,该引导锥包括至少一引导锥斜面,当该线材连接器沿该结合方向连接该电路板连接器时,该引导锥斜面用于引导该线材连接器。
[0008]在一实施例中,该电路板连接器包括至少一抵顶凸台,该抵顶凸台位于该连接器凹槽之中,该线材连接器包括多个连接器侧面,该等连接器侧面垂直于该连接器顶面,该抵顶凸台用于推顶其中的一该连接器侧面。
[0009]在一实施例中,该抵顶凸台包括一抵顶凸块,该抵顶凸块用于推顶该连接器侧面。
[0010]在一实施例中,该抵顶凸台包括一凸台圆角,当该线材连接器沿该结合方向连接该电路板连接器时,该凸台圆角用于引导该线材连接器。
[0011]在一实施例中,该电路板连接器包括一第一抵顶凸台、一第二抵顶凸台以及一第三抵顶凸台,该线材连接器包括一第一连接器侧面、一第二连接器侧面以及一第三连接器侧面,该第一抵顶凸台抵接该第一连接器侧面,该第二抵顶凸台抵接该第二连接器侧面,该第三抵顶凸台抵接该第三连接器侧面。
[0012]在一实施例中,该电路板连接器包括一电路板连接器卡合部,该电路板连接器卡合部位于该连接器凹槽之外,该线材连接器包括一线材连接器卡合部,该线材连接器卡合
部卡合该电路板连接器卡合部。
[0013]在一实施例中,该线材连接器包括一连接器凹陷部,该连接器凹陷部形成于该连接器底面,该线材于该连接器凹陷部之中被贴附该线材连接器。
[0014]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由于该线材连接器沿垂直于该电路板的结合方向,将线材连接该电路板连接器。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操作容易,节省工时而且良率高。此外,透过真空吸嘴,可将该线材连接器抬起,而实现自动化组装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5]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器结构的爆炸图;
[0016]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器结构的组合图;
[0017]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线材以及线材连接器的底视图;
[0018]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板连接器的俯视图;
[0019]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器结构的组装情形;
[0020]图6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线材连接器的细部结构;
[0021]图7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板连接器的细部结构;以及
[0022]图8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器结构的另一视角。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线材;
[0025]11:线材电极;
[0026]12:定位凸部;
[0027]2:电路板;
[0028]3:电路板连接器;
[0029]31:连接器电极;
[0030]32:抵接凸台;
[0031]32A:第一抵接凸台;
[0032]32B:第二抵接凸台;
[0033]32C:第三抵接凸台;
[0034]321:抵顶凸块;
[0035]322:凸台圆角;
[0036]38:电路板连接器卡合部;
[0037]39:连接器凹槽;
[0038]4:线材连接器;
[0039]401:连接器顶面;
[0040]402:连接器底面;
[0041]411、412、413:被夹持平台;
[0042]42:引导锥;
[0043]421:引导锥斜面;
[0044]43:连接器侧面;
[0045]43A:第一连接器侧面;
[0046]43B:第二连接器侧面;
[0047]43C:第三连接器侧面;
[0048]47:连接器凹陷部;
[0049]471:定位缺口;
[0050]48:线材连接器卡合部;
[0051]5:真空吸嘴;
[0052]X:卡合方向;以及
[0053]Z:结合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54]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器结构的爆炸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器结构的组合图。搭配参照图1、图2,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器结构用于将一线材1耦接一电路板2。该连接器结构包括一电路板连接器3以及一线材连接器4。电路板连接器3设于该电路板2之上。
[0055]在一实施例中,该线材1可以为软扁平电缆(Flat Flexible Cable),或其他线材。在本技术图式中,线材1仅部分显示,上述公开并未限制本技术。
[0056]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线材以及线材连接器的底视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板连接器的俯视图。搭配参照图3、图4,该电路板连接器3包括多个连接器电极31。线材1包括多个线材电极11,该等线材电极11用于连接该等连接器电极31,借此该线材1耦接该电路板2。该线材1连接该线材连接器4。
[0057]再参照图1、图2,该线材连接器4沿一结合方向连接该电路板连接器3,该结合方向Z垂直于该电路板2。
[0058]再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该电路板连接器3包括一连接器凹槽39,该线材连接器4沿该结合方向Z被插入于该连接器凹槽39之中,以连接该电路板连接器3。
[0059]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器结构的组装情形。参照图5,在一实施例中,该线材连接器4包括一连接器顶面401以及一连接器底面402,该连接器底面402相反于该连接器顶面401,该线材1被设于该连接器底面402,该线材连接器4包括多个被夹持平台(41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结构,用于将一线材耦接一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结构包括:一电路板连接器,设于所述电路板之上,其中,所述电路板连接器包括多个连接器电极,所述线材包括多个线材电极,所述多个线材电极用于连接所述多个连接器电极;以及一线材连接器,其中,所述线材连接所述线材连接器,所述线材连接器沿一结合方向连接所述电路板连接器,所述结合方向垂直于所述电路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连接器包括一连接器凹槽,所述线材连接器沿所述结合方向被插入于所述连接器凹槽之中,以连接所述电路板连接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连接器包括一连接器顶面以及一连接器底面,所述线材被设于所述连接器底面,所述线材连接器包括一被夹持平台,所述被夹持平台形成于所述连接器顶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连接器包括至少一引导锥,所述引导锥设于所述连接器底面,所述引导锥包括至少一引导锥斜面,当所述线材连接器沿所述结合方向连接所述电路板连接器时,所述引导锥斜面用于引导所述线材连接器。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连接器包括至少一抵顶凸台,所述抵顶凸台位于所述连接器凹槽之中,所述线材连接器包括多个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有林育圣简佑哲刘政祐
申请(专利权)人: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