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7300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关于对光盘进行信息记录或再生的光盘装置,提供使调整光道误差信号前进行的光拾取器1的移动量最佳化,能短缩起动时间的光盘装置。采用的构成是:在进行光道误差信号的调整时,预先利用信号振幅检测电路17检测出光拾取器1是否位于光盘介质2上存在所需光道的区域,且即使在需要移动光拾取器时,微处理器6也能运行以所需最小限度的移动时间结束移动动作的程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光盘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生的光盘装置,特别是在本装置中安装光盘介质并进行起动时,能够很好地进行切实有效的光道误差信号调整,缩短起动时间的光盘装置。附图说明图14所示是以往光盘装置构成的方框图。在图14中,2是CD、CD-ROM、DVD、MO等具有信息记录用光道的光盘介质,1是会聚半导体激光照射光盘介质2上的目标位置并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再生的光拾取器,由光学系统和驱动系统构成。光学系统是将激光会聚在光盘介质2的面上、或检测激光的照射位置与光盘介质2上的目标位置之间的偏差的装置,由半导体激光器、透镜类、光束分离器、发光二极管等(均没有图示)构成。驱动系统是用于进行使物镜追从光盘介质2上的面抖动的聚焦控制以及追从光道抖动的道跟踪控制,并保持光盘介质2上的目标位置与激光点之间的位置关系一定的驱动装置,其主要由磁铁、线圈、支撑部件(均没有图示)构成。驱动系统构成驱动光学系统透镜组等的调节器。3是对由构成光拾取器1的被分割成若干个的发光二极管检测出来的、从光盘介质2返回的返回光量信号进行各种运算处理的运算放大器,其输出作为激光点在光盘介质2上的焦点偏离量的聚焦错误信号(以下称为FE信号)、作为激光点对应光盘介质2上光道的位置偏离量的光道误差信号(以下称为TE信号)和作为光盘介质2上按光的反射率的变化所记录的信息的再生信号(以下称为RF信号)。4是会聚光拾取器1照射的激光并进行在光盘介质2上形成焦点的聚焦控制的聚焦控制电路。5是在受聚焦控制电路4的控制的同时,驱动光拾取器1的物镜调节器的聚焦驱动电路。6是作为运算处理装置的微处理器(以下称为MPU),前述的聚焦控制动作的ON/OFF就是根据该MPU6的指令动作的。7是调整电路,由偏移控制电路71和可变增益放大器72构成,输入运算放大器3输出的TE信号,并根据MPU6的设定调整增益和偏移,输出调整后的光道误差信号(以下称为TEA信号)。8是道跟踪控制电路,其输入TEA信号并控制激光的照射位置使之追从光盘介质2的光道。9是在受道跟踪控制电路8控制的同时,驱动光拾取器1的物镜的道跟踪驱动电路,该道跟踪控制动作的ON/OFF根据MPU6的指令动作。10是径向进给控制电路,其输入道跟踪控制电路8输出的控制输出信号(以下称为TRO信号),并在光拾取器1的激光照射位置追从光盘介质2上的螺旋状光道时,产生作为使光拾取器1本身在光盘介质2的半径方向上进行追从移动的控制信号的TVO信号。11是输入TVO信号并驱动后面说到的径向进给电机的径向进给驱动电路。12是使光拾取器1在光盘介质2的半径方向移动的径向进给电机。13是输入运算放大器3输出的RF信号并再生来自光盘介质2的信息的信号处理电路,其从RF信号中抽取作为同步信号的SYNC信号。14是主轴电机控制电路,其输入信号处理电路13所抽取的SYNC信号并输出控制光盘介质2的旋转数的DMO信号。15是输入来自主轴电机控制电路14的DMO信号并驱动后面说到的主轴电机的主轴电机驱动电路。16是使光盘介质2旋转的主轴电机,通过将表示旋转数的FG信号输入到主轴电机控制电路14,其还可以区别于SYNC信号地按一定的旋转数控制主轴电机16的旋转。下面,使用图15的流程图对以往的光盘装置在安装光盘介质2后起动时所进行的光道误差信号的调整动作进行说明。如果光盘装置上安装有光盘介质2或者打开(ON)电源(步骤S901)时,则MPU6将初始化光拾取器1的位置(步骤S902)。具体地讲,就是驱动径向进给电机12强制地使光拾取器1向光盘介质2的内圆周侧移动,并一直移动到压上最内周开关(没有图示)为止(步骤S903)。在没有内周开关时,则在光拾取器1切实地移动到可以向内圆周侧移动的可动范围界限的时间内,持续驱动径向进给电机12。这样,在使光拾取器1移动到光盘介质2的最内周位置后,再向外圆周侧移动一定的时间,以使光拾取器1位于光盘介质2上的存在光道的位置处(步骤S904)。图16所示是普通的集约盘(以后表为CD)或追加型的CD-R、可擦写型的CD-RW等光盘介质半径方向的区域构造。如图16所示的那样,最内周部是用于安装盘的挟持区域A1,其外侧是具有光道的信息领域A2。在该信息区域A2的内周以及外周是形成有反射层但不存在光道的镜面区域A30、A31和只由透明基板构成的基板区域A40、A41。因而,通过初始化前述的光拾取器1的位置,可以使光拾取器1位于光盘介质2的信息区域A2。此后,根据RF信号的电平检测出在使光拾取器1的物镜在聚焦方向上下动作时的光盘介质2的返回光量,进行有无光盘介质2的判定(步骤S905)。此时,如果光盘装置上确实安装有光盘介质2,则可利用所得到的一定的RF信号电平。如果判定的结果是判断安装有光盘介质2,则通过驱动主轴电机16使光盘介质2旋转(步骤S906),并进而使光拾取器1的聚焦控制为ON(步骤S907)。会聚的激光点因光盘介质2本身的偏心或安装时的偏离中心等而交叉于光盘介质2上的光道。这种状态称为光道交叉状态。光道交叉状态时的TE信号为如图17所示的近似正弦波状,但有时会因光盘介质2的反射率不同、发光二极管的灵敏度不同、光道槽形状的非对称性等而引起信号振幅或信号偏移的变化。因此,TE信号根据MPU6的设定,通过构成调整电路7的偏移调整电路71和可变增益放大器72来调整增益和偏移,并生成如图17所示那样的作为调整后的光道误差信号的TEA信号(步骤S908)。通过这样进行光道误差信号的调整,可以控制动作使光拾取器1的激光点能够准确地跟踪光盘介质2上光道的中心。如果通过前述的光道误差信号的调整完成了准确地进行道跟踪控制动作的准备,则使道跟踪控制为ON(步骤S909),接着使径向进给追从控制为ON(步骤S910),以使光拾取器1的激光点能够一直追从光盘介质2上的螺旋状光道。这样,由于光拾取器1的激光点可以准确地一直追从光盘介质2上的光道,故能够使之再生光盘介质2的信息(步骤S911),结束光盘装置的起动。如上述这样构成的以往的光盘装置以保持光拾取器物镜的位置的状态,按一定的速度在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进行移送,通过获得近似恒定的光道交叉频率,可以提高光道误差信号的振幅以及偏移的调整精度。但是,在前述的以往光盘装置中存在下面这样的问题。即,以往的光盘装置在进行光道误差信号的调整之前,需要初始化光拾取器1的位置,因为在向最内周位置移动光拾取器1时,为了能够不产生因对光拾取器1施加冲击而发出异样声响地进行移动,需要花费数秒的时间使其移动到初始化位置。因而,只要不是在光拾取器1的狂转状态下关闭了电源的非正常结束动作那样的特殊情况,即使起动时光拾取器1的位置是位于光盘介质2上存在光道的信息区域内,也需要进行向初始化位置的移动动作,因此,存在从读取光盘介质2的信息到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光盘装置起动时间过长的问题。为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1所涉及的光盘装置包括对具有信息记录用光道的光盘介质进行信息记录或者再生的光拾取器;对上述光拾取器进行控制以使光束的焦点能够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的聚焦控制装置;用于驱动上述光拾取器以使光束的照射位置能够追从上述信息记录用光道的道跟踪调节器;检测光束照射位置与光道位置的偏离的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调整光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盘装置,包括对具有信息记录用光道的光盘介质进行信息记录或者再生的光拾取器,对上述光拾取器进行控制以使光束的焦点能够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的聚焦控制装置,用于驱动上述光拾取器以使光束的照射位置能够追从上述信息记录用光道的道跟踪调节器,检测光束照射位置与光道位置的偏离的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调整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输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装置,以及对应该调整装置的输出信号驱动上述道跟踪调节器的道跟踪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上述光道误差信号振幅的振幅检测装置,以及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的移送装置;而上述聚焦控制装置使上述光拾取器发出的光束的焦点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如果由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振幅超过预先设定的值,便由上述调整装置进行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如果由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振幅不足预先设定的值,则将上述光拾取器移送到预先设定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0-3-1 56241/001.一种光盘装置,包括对具有信息记录用光道的光盘介质进行信息记录或者再生的光拾取器,对上述光拾取器进行控制以使光束的焦点能够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的聚焦控制装置,用于驱动上述光拾取器以使光束的照射位置能够追从上述信息记录用光道的道跟踪调节器,检测光束照射位置与光道位置的偏离的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调整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输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装置,以及对应该调整装置的输出信号驱动上述道跟踪调节器的道跟踪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上述光道误差信号振幅的振幅检测装置,以及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的移送装置;而上述聚焦控制装置使上述光拾取器发出的光束的焦点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如果由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振幅超过预先设定的值,便由上述调整装置进行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如果由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振幅不足预先设定的值,则将上述光拾取器移送到预先设定的位置。2.一种光盘装置,包括对具有信息记录用光道的光盘介质进行信息记录或者再生的光拾取器,对上述光拾取器进行控制以使光束的焦点能够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的聚焦控制装置,用于驱动上述光拾取器以使光束的照射位置能够追从上述信息记录用光道的道跟踪调节器,检测光束照射位置与光道位置的偏离的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调整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输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装置,以及对应该调整装置的输出信号驱动上述道跟踪调节器的道跟踪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上述光道误差信号振幅的振幅检测装置,向上述道跟踪驱动装置提供信号并使上述光拾取器的物镜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移位的物镜移位装置,以及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的移送装置;而上述聚焦控制装置使上述光拾取器发出的光束的焦点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且在利用上述物镜移位装置,将上述光拾取器的物镜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外周方向移位的状态下,比较由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第1光道误差信号的振幅和预先设定的值后,得到第1比较结果,在利用上述物镜移位装置,将上述光拾取器的物镜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内周方向移位的状态下,比较由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第2光道误差信号的振幅和预先设定的值后,得到第2比较结果,并根据上述第1比较结果及第2比较结果进行判断,如果上述第1比较结果和上述第2比较结果同时超过预先设定的值,便进行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如果上述第1比较结果超过预先设定的值而上述第2比较结果不足预先设定的值,则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外周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如果上述第1比较结果不足预先设定的值而上述第2比较结果超过预先设定的值,则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内周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如果上述第1比较结果和上述第2比较结果同时不足预先设定的值,则将上述光拾取器移送到预先设定的位置。3.一种光盘装置,包括对具有信息记录用光道的光盘介质进行信息记录或者再生的光拾取器,对上述光拾取器进行控制以使光束的焦点能够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的聚焦控制装置,用于驱动上述光拾取器以使光束的照射位置能够追从上述信息记录用光道的道跟踪调节器,检测光束照射位置与光道位置的偏离的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调整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输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装置,以及对应该调整装置的输出信号驱动上述道跟踪调节器的道跟踪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上述光道误差信号振幅的振幅检测装置,向上述道跟踪驱动装置提供信号并使上述光拾取器的物镜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移位的物镜移位装置,以及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的移送装置;而该移送装置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外周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上述聚焦控制装置使上述光拾取器发出的光束的焦点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如果在利用上述物镜移位装置,将上述光拾取器的物镜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外周方向移位的状态下,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振幅超过了预先设定的值,便停止上述物镜的移位并由上述调整装置进行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如果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振幅不足预先设定的值,则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内周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4.一种光盘装置,包括对具有信息记录用光道的光盘介质进行信息记录或者再生的光拾取器,对上述光拾取器进行控制以使光束的焦点能够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的聚焦控制装置,用于驱动上述光拾取器以使光束的照射位置能够追从上述信息记录用光道的道跟踪调节器,检测光束照射位置与光道位置的偏离的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调整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输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装置,以及对应该调整装置的输出信号驱动上述道跟踪调节器的道跟踪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上述光道误差信号振幅的振幅检测装置,向上述道跟踪驱动装置提供信号并使上述光拾取器的物镜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移位的物镜移位装置,以及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的移送装置;而该移送装置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内周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上述聚焦控制装置使上述光拾取器发出的光束的焦点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如果在利用上述物镜移位装置,将上述光拾取器的物镜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内周方向移位的状态下,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振幅超过了预先设定的值,便停止上述物镜的移位并由上述调整装置进行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如果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振幅不足预先设定的值,则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外周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任一项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同步于上述光盘介质的旋转,以旋转一周以上的时间范围作为利用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光道误差信号振幅的时间范围。6.一种光盘装置,包括对具有信息记录用光道的光盘介质进行信息记录或者再生的光拾取器,对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本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