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气管气体扫气和降温的预燃室装置及发动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7141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进气管气体扫气和降温的预燃室装置及发动机,包括缸盖、进气门、进气门导管、进气管、预燃室本体及气体连接管,预燃室本体的内部形成预燃室内腔,缸盖上设置有进气道、缸盖引气通道及缸盖气体通道,进气道的外端与进气管连通,气体连接管连接在进气管与缸盖引气通道的入口之间,预燃室本体上设有连通缸盖气体通道的出口与预燃室内腔的预燃室扫气通道,预燃室本体上还设有上端与预燃室扫气通道的中部连通,下端与发动机的主燃室连通的预燃室冷却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进气管气体扫气和降温的预燃室装置既可以将预燃室内腔中的残余废气减少,以降低预燃室内腔的残余废气系数,也可以降低预燃室本体的热负荷。也可以降低预燃室本体的热负荷。也可以降低预燃室本体的热负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进气管气体扫气和降温的预燃室装置及发动机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进气管气体扫气和降温的预燃室装置及发动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油耗法规愈加严苛,内燃机超高热效率成为追求的目标。加快燃烧速度,提高等容度,减少散热损失,同时抑制爆震,是提高汽油机热功转化效率的有效手段。预燃室射流点火技术能提高燃烧速度、抑制爆震、扩展稀燃极限,在改善汽油机热效率方面具有一定潜力。预燃室射流点火首先引燃预燃室空腔内的混合气体,高温高压混合气体通过小孔喷向主燃室,形成高速射流火焰,大幅增加点火面积,提高燃烧速度。并且预燃室内未燃的中间产物也可加快燃烧进程。
[0003]在发动机的排气冲程,主燃室内燃烧后的废气经过排气道排出,但是受预燃室结构影响预燃室内只有部分燃烧后的废气会排出。在发动机的进气冲程,新鲜空气或者混合气体经进气道进入主燃室内,同时也有部分残留在预燃室内的废气进入主燃室。在发动机的压缩冲程,主燃室内的部分新鲜混合气体将会被压入预燃室内。在压缩上止点附近,预燃室内残余废气系数主要受进气冲程后预燃室内残留的废气量和压缩冲程进入预燃室的新鲜混合气量影响。
[0004]一方面,由于预燃室与主燃室之间的预燃室喷射孔直径较小,预燃室点燃后的残余废气不能在排气冲程及下一次燃烧的进气冲程全部排出到主燃室,导致预燃室内的残余废气系数较大。在发动机部分负荷时,较大的残余废气系数导致预燃室内点火燃烧不稳定,甚至失火,使得主燃室的燃烧稳定性较差。
[0005]另一方面,预燃室本体底部设有预燃室喷射孔,预燃室本体底部的内壁面与预燃室内腔中的燃烧气体直接接触,预燃室本体底部的外壁面与主燃室内的燃烧气体直接接触,两处的高温燃烧气体都将热量传递给预燃室本体底部使其温度极大升高。预燃室本体的中部及上部与缸盖接触,可以通过导热方式将热量传递给缸盖。当预燃室本体在预燃室喷射孔附近没有设置专门的冷却结构时,预燃室本体底部的热量只能通过导热的方式传递到与缸盖接触的预燃室本体中部及上部。由于热导率的限制,致使预燃室本体底部热负荷过高,容易引起开裂以及烧蚀。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预燃室内的残余废气系数较大导致主燃室的燃烧稳定性较差以及预燃室喷射孔附近的预燃室本体热负荷过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进气管气体扫气和降温的预燃室装置及发动机。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进气管气体扫气和降温的预燃室装置,包括缸盖、进气门、进气门导管、进气管、预燃室本体及气体连接管,所述缸盖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预燃室本体的预燃室安装孔,所述预燃室本体的内部形成预燃室内腔,
所述预燃室本体的底部设有连通所述预燃室内腔与发动机的主燃室的预燃室喷射孔;
[0008]所述缸盖上设置有进气道及进气门导管安装孔,所述进气道的外端与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进气道的内端与发动机的主燃室连通,所述进气门导管安装在所述进气门导管安装孔中,所述进气门滑动插接在所述进气门导管中;所述进气门导管与进气门的杆体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所述缸盖上还设置有缸盖引气通道及缸盖气体通道,所述气体连接管连接在所述进气管与缸盖引气通道的入口之间;所述预燃室本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缸盖气体通道的出口与所述预燃室内腔的预燃室扫气通道;所述预燃室本体上还设置有由所述预燃室本体中部向底部延伸的预燃室冷却通道,所述预燃室冷却通道的上端与预燃室扫气通道的中部连通,所述预燃室冷却通道的下端与发动机的主燃室连通;
[0009]所述连接通道在所述进气门开启时连通所述缸盖引气通道的出口及所述缸盖气体通道的入口。
[0010]可选地,所述缸盖上环绕所述预燃室本体设置有预燃室安装孔环槽,所述预燃室安装孔环槽与所述缸盖气体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预燃室扫气通道环绕所述预燃室本体设置有多个,所述预燃室冷却通道环绕所述预燃室本体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预燃室扫气通道的入口与所述预燃室安装孔环槽连通,多个所述预燃室扫气通道的出口与所述预燃室内腔连通,多个所述预燃室冷却通道的上端与多个所述预燃室扫气通道的中部一一对应地连通,多个所述预燃室冷却通道的下端均与发动机的主燃室连通。
[0011]可选地,所述预燃室喷射孔环绕所述预燃室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每一所述预燃室喷射孔在圆周方向上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预燃室冷却通道之间。
[0012]可选地,所述进气管气体扫气和降温的预燃室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气管内的节气门,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与所述气体连接管连通的分流口,所述节气门在气体流动方向上位于所述分流口与所述进气道的外端之间。
[0013]可选地,所述进气管气体扫气和降温的预燃室装置还包括排气门及排气门导管,所述缸盖上还设置有排气道及排气门导管安装孔,所述排气道的内端与发动机的主燃室连通,所述排气门导管安装在所述排气门导管安装孔中,所述排气门滑动插接在所述排气门导管中。
[0014]可选地,所述预燃室安装孔位于所述进气门与排气门之间并位于发动机的主燃室的正上方;所述预燃室本体的上端设置有预燃室喷油器及预燃室火花塞;
[0015]所述预燃室安装孔为阶梯形圆孔,所述预燃室本体为阶梯形圆管,所述阶梯形圆管的外周面与所述阶梯形圆孔形状匹配,所述预燃室本体压装在所述预燃室安装孔。
[0016]可选地,所述连接通道在所述进气门关闭时与所述缸盖引气通道的出口及所述缸盖气体通道的入口阻断。
[0017]可选地,所述进气门导管上设置有进气环槽和导气环槽,所述导气环槽位于所述进气环槽的下方,所述进气环槽与所述缸盖引气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导气环槽与所述缸盖气体通道的入口连通,所述进气门的杆体的外周上设置有进气门杆环槽,所述进气环槽、进气门杆环槽及导气环槽组成所述连接通道;
[0018]所述进气门开启时,所述进气门的杆体上的进气门杆环槽连通所述进气环槽和导气环槽。
[0019]可选地,所述进气门关闭时,所述进气环槽和所述导气环槽被所述进气门的杆体
阻断。
[002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进气管气体扫气和降温的预燃室装置,在发动机的进气冲程,进气门开启,进气环槽和导气环槽之间导通,进气管内在节气门前的高压的新鲜气体经气体连接管、缸盖引气通道、进气环槽、进气门杆环槽、导气环槽、缸盖气体通道进入预燃室安装孔环槽。进入预燃室安装孔环槽的新鲜气体一部分经预燃室扫气通道进入预燃室内腔,将预燃室内腔中的残余废气挤出进入到主燃室,另一部分则在到达预燃室扫气通道的中部后分流进入与其连通的预燃室冷却通道,沿预燃室冷却通道流经位于预燃室扫气通道下方的预燃室本体的外壁面,最终由预燃室冷却通道位于预燃室喷射孔附近的出口进入到主燃室。在发动机的其它冲程,进气门关闭,进气环槽和导气环槽之间断开,防止主燃室内的高温高压混合气体通过上述通道反向流回到进气管。
[0021]因此,本技术实施例的进气管气体扫气和降温的预燃室装置,既可以将预燃室内腔中的残余废气减少甚至清除,以降低预燃室内腔的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气管气体扫气和降温的预燃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缸盖、进气门、进气门导管、进气管、预燃室本体及气体连接管,所述缸盖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预燃室本体的预燃室安装孔,所述预燃室本体的内部形成预燃室内腔,所述预燃室本体的底部设有连通所述预燃室内腔与发动机的主燃室的预燃室喷射孔;所述缸盖上设置有进气道及进气门导管安装孔,所述进气道的外端与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进气道的内端与发动机的主燃室连通,所述进气门导管安装在所述进气门导管安装孔中,所述进气门滑动插接在所述进气门导管中;所述进气门导管与进气门的杆体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所述缸盖上还设置有缸盖引气通道及缸盖气体通道,所述气体连接管连接在所述进气管与缸盖引气通道的入口之间;所述预燃室本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缸盖气体通道的出口与所述预燃室内腔的预燃室扫气通道;所述预燃室本体上还设置有由所述预燃室本体中部向底部延伸的预燃室冷却通道,所述预燃室冷却通道的上端与预燃室扫气通道的中部连通,所述预燃室冷却通道的下端与发动机的主燃室连通;所述连接通道在所述进气门开启时连通所述缸盖引气通道的出口及所述缸盖气体通道的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管气体扫气和降温的预燃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盖上环绕所述预燃室本体设置有预燃室安装孔环槽,所述预燃室安装孔环槽与所述缸盖气体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预燃室扫气通道环绕所述预燃室本体设置有多个,所述预燃室冷却通道环绕所述预燃室本体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预燃室扫气通道的入口与所述预燃室安装孔环槽连通,多个所述预燃室扫气通道的出口与所述预燃室内腔连通,多个所述预燃室冷却通道的上端与多个所述预燃室扫气通道的中部一一对应地连通,多个所述预燃室冷却通道的下端均与发动机的主燃室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管气体扫气和降温的预燃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燃室喷射孔环绕所述预燃室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每一所述预燃室喷射孔在圆周方向上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预燃室冷却通道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管气体扫气和降温的预燃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气体扫气和降温的预燃室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气管内的节气门,所述进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安王建元李松厚陈桦肖慧勤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晨兴智能精密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