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的防静电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6685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45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的防静电机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竖直段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架,且同组支架沿框架中线对称设置有两个,并且同组的两个支架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的上方设置有拨杆,且拨杆通过连接轴和第一弹片之间固定连接。本方案,通过设置框架,且在框架内侧设置用于基础板放置的支架,通过在支架内侧设置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通过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的弹性,完成对于基础板的夹持固定,同时,避免外部携带静电机构直接于其接触,提升基础板的安全性。提升基础板的安全性。提升基础板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的防静电机构


[0001]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的防静电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
[0003]人工智能在进行软件开发时,会需要配合使用软件开发基础板作为载体,对开发后的软件进行应用或检测,但在普通的工作环境中,人体会在一定程度上携带有静电,直接接触基础板可能导致静电对基础板上的电子元件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因而需要对基础板进行隔绝静电的处理,提升软件开发基础板的安全性。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软件开发基础板会遭受一定程度静电影响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的防静电机构。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的防静电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的防静电机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竖直段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架,且同组支架沿框架中线对称设置有两个,并且同组的两个支架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的上方设置有拨杆,且拨杆通过连接轴和第一弹片之间固定连接。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通过自身弹性实现对于基础板的固定,拨杆实现对于第一弹片的调节,便于基础板取下。
[0009]优选的,所述支架中位于第一弹片上方的位置开设有活动槽,且活动槽呈以第一弹片一端为圆心的弧形结构。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槽为连接轴提供活动空间,保证连接轴的运动稳定。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均朝向框架前端倾斜设置,且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均具有向框架内侧的弹力。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的弹力保证对中间位置的基础板的夹持效果,而其朝向保证了基础板可以便捷的从前端插入,不便脱出。
[0013]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底部四个拐角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垫脚,且垫脚均为金属材质,所述框架的顶部中线位置固定连接有提手,且提手的下方沿中线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导电片,并且两个导电片分别通过导电线和框架下方两侧的垫脚之间固定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电片和垫脚之间通过导电线连通,保证静电可以通过
导电线和垫脚传递至地面。
[0015]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盘,且转盘上绕设有连接线,并且连接线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插接钉,所述插接钉的一端焊接有扁平端,所述连接线的固定端和导电线之间电性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盘用于对连接线的收纳,连接线保证插接钉可以拉伸至较远的位置处,从而保证框架和地面之间连通。
[001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18]1.通过设置框架,且在框架内侧设置用于基础板放置的支架,通过在支架内侧设置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通过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的弹性,完成对于基础板的夹持固定,同时,避免外部携带静电机构直接于其接触,提升基础板的安全性;
[0019]2.通过将框架放置在导体上,或是将框架上的插接钉或扁平端和外部导电机构之间接通,实现框架的除静电处理,通过人手和两个导电片之间的接触,与地面之间形成通路,从而完成人体的除静电处理,提升人体在操作基础板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申请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申请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申请实施例的水平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1、框架;2、提手;3、导电片;4、垫脚;5、导电线;6、支架;7、第一弹片;8、拨杆;9、第二弹片;10、转盘;11、连接线;12、插接钉;1201、扁平端;13、连接轴;14、活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的防静电机构。参照图1和图3,一种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的防静电机构,包括框架1,框架1的竖直段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架6,且同组支架6沿框架1中线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架6均呈开口朝向水平的U形结构,并且同组的两个支架6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片7和第二弹片9,第一弹片7和第二弹片9均朝向框架1前端倾斜设置,且第一弹片7和第二弹片9均具有向框架1内侧的弹力,保证对于两个弹片之间的基础板的夹持稳定,第一弹片7的上方设置有拨杆8,且拨杆8通过连接轴13和第一弹片7之间固定连接,支架6中位于第一弹片7上方的位置开设有活动槽14,且活动槽14呈以第一弹片7一端为圆心的弧形结构,弧形活动槽14为连接轴13提供运动空间,连接轴13和拨杆8之间转动连接。
[0026]参照图1和图2,框架1的底部四个拐角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垫脚4,且垫脚4均为金属材质,利用金属材质的导电性,直接和地面直接接触,完成对于静电的导出,框架1的顶部中线位置固定连接有提手2,且提手2的下方沿中线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导电片3,两个导电片3之间不连通,并且两个导电片3分别通过导电线5和框架1下方两侧的垫脚4之间固定连接,框架1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盘10,且转盘10上绕设有连接线11,并且连接线11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插接钉12,插接钉12的一端焊接有扁平端1201,连接线11的固定端和导电线5之
间电性连接,插接钉12和扁平端1201均采用金属材质制作,保证其无论怎样放置,均可以和外部地面之间连通。
[0027]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的防静电机构的实施原理为:将框架1放置在实验台面上,在实验台面为导体结构,直接和地面之间接触时,将手直接和导电片3之间接触,通过导电线5和垫脚4的作用,完成对于人体的放电操作,在垫脚4接触的位置为绝缘板时,将插接钉12钉入地面中和地面之间接触,在地面为硬质地面时,将扁平端1201放置在水平面上,完成和地面之间的导通,以此实现对于人体的静电导出,避免在拿取过程中对基础板造成损伤,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将作为软件实验的基础板平推入框架1的内侧,通过第一弹片7和第二弹片9向中间位置的弹性,实现对于基础板的夹持,由于第一弹片7和第二弹片9的倾斜方向一致,从而使得基础板可以从正面便捷的插入,但无法从正面便捷的拔出,以此提升框架1中支架6对于基础板的稳定固定,在需要将基础板抽出时,手动将位于支架6上方的拨杆8向外侧拉动,拨杆8通过连接轴13联动第一弹片7向框架1的外侧运动,从而增大第一弹片7和第二弹片9之间的间距,实现基础板的便捷抽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的防静电机构,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竖直段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架(6),且同组支架(6)沿框架(1)中线对称设置有两个,并且同组的两个支架(6)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片(7)和第二弹片(9),所述第一弹片(7)的上方设置有拨杆(8),且拨杆(8)通过连接轴(13)和第一弹片(7)之间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的防静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6)中位于第一弹片(7)上方的位置开设有活动槽(14),且活动槽(14)呈以第一弹片(7)一端为圆心的弧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的防静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7)和第二弹片(9)均朝向框架(1)前端倾斜设置,且第一弹片(7)和第二弹片(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伟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智创未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