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福莉专利>正文

一种心肺复苏按压训练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667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肺复苏按压训练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囊、弹簧、第一套筒、下支撑板、第二套筒、上支撑板、垫子、魔术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进行心肺复苏按压群体教学与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可以把控按压的深度和力度,同时装置使用方便,便于收纳和携带,方便群体教学与推广,且便于练习者在练习过程对人体胸骨结构进行学习与记忆。体胸骨结构进行学习与记忆。体胸骨结构进行学习与记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肺复苏按压训练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肺复苏按压训练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心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心搏骤停不同于任何慢性病终末期的心脏停搏,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救助措施,病人有可能被挽回生命并得到康复;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为进一步抢救直至挽回心搏骤停伤病员的生命而赢得最宝贵的时间;
[0003]在以往的心肺复苏教学与练习中,需要练习者对着人体模型进行练习,在进行按压练习时难于控制按压的深度;同时人体模型又重又大,不便于移动和收纳,同时不方便群体教学与练习,且不利于心肺复苏技能的大规模推广普及;
[0004]因此,一种心肺复苏按压训练用装置可用于进行心肺复苏按压群体教学与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可以把控按压的深度和力度,同时装置使用方便,便于收纳和携带,方便群体教学与推广,且便于练习者在练习过程对人体胸骨结构进行学习与记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心肺复苏按压训练用装置,可用于进行心肺复苏按压群体教学与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可以把控按压的深度和力度,同时装置方便使用,便于收纳和携带,方便群体教学与推广,且便于练习者在练习过程对人体胸骨结构进行学习与记忆。
[0006]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心肺复苏按压训练用装置,包括:橡胶囊、弹簧、第一套筒、下支撑板、第二套筒、上支撑板、垫子、魔术贴;所述橡胶囊的底部连接有魔术贴,垫子的上端中央位置连接有魔术贴,橡胶囊通过魔术贴连接到垫子上;所述像胶囊内部的底部连接下支撑板的下端,下支撑板的上端连接第一套筒的下端,第一套筒的上端内部套接第二套筒的下端,第二套筒的上端连接上支撑板下端的中部;所述弹簧套接在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的外侧;
[0007]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囊的材质为橡胶材质,上端密封且圆润,下端为筒状结构,橡胶囊下端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圆孔;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径等于第一套筒的内径,第二套筒与第一套筒的高度约5至6cm;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筒下端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圆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垫子包括橡胶层、涤纶针织布层;橡胶层的下端面粗糙,上端面连接涤纶针织布层的下端面,针织布层的上端面印有人体胸部轮廓的图案;涤纶针织布层上端面图案中的胸骨位置连接有魔术贴,同时在魔术贴上印有“按压位置”文字。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1、该一种心肺复苏按压训练用装置可在进行心肺复苏按压教学与训练中使用,便于把控按压的深度,当按压到5至6cm深度时便按压不动,当松开时装置会快速恢复到原状;
[0013]2、该一种心肺复苏按压训练用装置使用方便,便于收纳和携带,同时便于心肺复苏群体教学、练习以及大规模推广普及;使用时将气囊置于垫子上即可进行训练,在不使用时,将橡胶囊取下,垫子卷起即可收纳;
[0014]3、该一种心肺复苏按压训练用装置的垫子的上端印有人体的胸部轮廓图案,同时魔术贴设在图案中胸骨位置,便于练习者学习心肺复苏的按压位置以及对胸骨结构的了解和记忆。
[0015]可用于进行心肺复苏按压群体教学与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可以把控按压的深度,同时装置小巧,便于收纳和携带,方便群体教学与推广,且便于练习者在练习过程对人体胸骨结构进行学习与记忆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一种心肺复苏按压训练用装置的结构图1;
[0018]图2是一种心肺复苏按压训练用装置的橡胶气囊的侧视图;
[0019]图3是一种心肺复苏按压训练用装置的俯视图2;
[0020]图4是一种心肺复苏按压训练用装置的垫子的侧视图;
[0021]图5是一种心肺复苏按压训练用装置的垫子的俯视图;
[00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3]1‑
橡胶囊,101

第一圆孔,2

弹簧,3

第一套筒,301

第二小孔,4

下支撑板,5

第二套筒,6

上支撑板,7

垫子,701

橡胶层,702

涤纶针织布层,8

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
[0026]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一种心肺复苏按压训练用装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囊1、弹簧2、第一套筒3、下支撑板4、第二套筒5、上支撑板6、垫子7、魔术贴8;所述橡胶囊1的底部连接有魔术贴8,垫子7的上端中央位置连接有魔术贴8,橡胶囊1通过魔术贴8连接到垫子7上;所述像胶囊1内部的底部连接下支撑板4的下端,下支撑板4的上端连接第一套筒3的下端,第一套筒3的上端内部套接第二套筒5的下端,第二套筒5的上端连接上支撑板6下端的中部;所述弹簧2套接在第一套筒3与第二套筒5的外侧。
[0027]所述橡胶囊1的材质为橡胶材质,使橡胶囊1具有足够的弹性与支撑性;上端密封且圆润,便于操作者按压气囊;下端为筒状结构,使橡胶囊1连接在垫子7上时有足够的平衡性;橡胶囊1下端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圆孔101,便于在按压橡胶囊1时排除橡胶囊1内的空气,在橡胶囊1在回弹时空气进入橡胶囊1内;
[0028]所述第二套筒5的外径等于第一套筒3的内径,便于第二套筒5可在第一套筒3内滑动;第二套筒5与第一套筒3的高度约5至6cm,方便在练习者把控心肺复苏按压的深度;
[0029]所述第一套筒3下端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圆孔301,便于第二套筒5向下移动时可排除第一套筒3与第二套筒5内的空气,在弹簧2弹起上支撑板6时使空气可进入第一套筒3与第二套筒5内;
[0030]所述垫子7包括橡胶层701、涤纶针织布层702;橡胶层701的下端面粗糙,使垫子7铺设在桌子上时有足够的摩擦力,上端面连接涤纶针织布层702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肺复苏按压训练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囊、弹簧、第一套筒、下支撑板、第二套筒、上支撑板、垫子、魔术贴;所述橡胶囊的底部连接有魔术贴,垫子的上端中央位置连接有魔术贴,橡胶囊通过魔术贴连接到垫子上;所述橡胶囊内部的底部连接下支撑板的下端,下支撑板的上端连接第一套筒的下端,第一套筒的上端内部套接第二套筒的下端,第二套筒的上端连接上支撑板下端的中部;所述弹簧套接在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心肺复苏按压训练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囊的材质为橡胶材质,上端密封且圆润,下端为筒状结构,橡胶囊下端的侧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福莉孙宝旗刘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胡福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