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切开缝合训练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6367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39
腹部切开缝合训练模型,包括模拟腹腔、模拟胃肠、模拟腹膜和切开缝合操作模块,模拟胃肠设置于模拟腹腔内;模拟腹腔顶部开口,围绕开口设有框架,环绕模拟腹膜边缘设有卡件,模拟腹膜覆盖在开口上方,卡件卡于框架上;框架内壁设有平台,平台呈环状,切开缝合操作模块放置于框架内且支撑于平台上方,模拟腹膜放置在切开缝合操作模块下方。腹部切开缝合训练模型设计成组合式,切开缝合操作模块独立安装在框架上,可以更换,更换模块后可以接着使用,极大的节约了资源,减轻学院的开支,降低学员的切割练习成本,让学生的们有更多的人体腹部模型切开缝合实操机会。型切开缝合实操机会。型切开缝合实操机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腹部切开缝合训练模型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训练模型,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腹部切开缝合训练模型。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上,开腹、关腹是腹部外科医生的基础,要想熟练的掌握好这一门技术就必须有相应的实践操作,医学院的学生不可能理论学习后就直接真人操作,需要有一个实践的过程,这个实践的过程就得用仿真模型操练;外科医生娴熟的腹部切缝技艺都是通过成百上千次的练习而来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模型。
[0003]现有的模型切开缝合后就不能再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学员练习切割的成本高,有的学院为了节省开支减少学生的实操次数,可能导致学生的学识不精,将来走向手术台时操作不当,影响手术恢复效果。
[0004]因此,设计一款腹部切开缝合训练模型。该模型需要开口的部分设计成可更换,把使用过的模块更换后可以接着使用,极大的节约了资源,减轻学院的开支,降低学员的切割练习成本,让学生的们有更多的人体腹部模型切开缝和实操机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腹部切开缝合训练模型。该模型需要开口的部分设计成可更换,把使用过的模块更换后可以接着使用,极大的节约了资源,减轻学院的开支,降低学员的切割练习成本,让学生的们有更多的人体腹部模型切开缝和实操机会。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腹部切开缝合训练模型,包括模拟腹腔、模拟胃肠、模拟腹膜和切开缝合操作模块,模拟胃肠设置于模拟腹腔内;模拟腹腔顶部开口,围绕开口设有框架,环绕模拟腹膜边缘设有卡件,模拟腹膜覆盖在开口上方,卡件卡于框架上;框架内壁设有平台,平台呈环状,切开缝合操作模块放置于框架内且支撑于平台上方,模拟腹膜放置在切开缝合操作模块下方。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9]所述卡件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连接于第一夹板侧边缘和第二夹板侧边缘之间的衔接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形成凹槽,给予凹槽弹性,框架卡入凹槽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在弹性作用下夹持框架。更有效的将模拟腹膜拉紧固定于模拟腹腔开口上方。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模拟腹膜设置于第二夹板远离衔接板的边缘且与其固定连接,框架卡入凹槽后,第二夹板与平台接触。避免模拟腹膜妨碍切开缝合操作模块放置,避免切开缝合操作模块脱离框架内部。
[0011]所述切开缝合操作模块包括平板、模拟血管和输液器,模拟血管嵌入平板内,模拟血管与输液器连通;平板放置于框架内且支撑于平台上方。使用输液器的针头刺入模拟血
管内,训练医学生的穿刺技术。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平台与框架顶面的距离与平板的厚度一致。保持平板与框架顶面的平齐,便于进行腹部切开缝合训练。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平板由硅胶制成形态逼真的皮肤层和肌肉层组成,模拟血管位于皮肤层和肌肉层之间;模拟腹膜采用硅胶制成。采用硅胶材料制成,质地柔软,结构清晰逼真。
[0014]所述模拟血管呈螺旋状。使模拟血管更加逼真,便于进行止血训练。
[00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势在于:
[0016]腹部切开缝合训练模型设计成组合式,切开缝合操作模块独立安装在框架上,可以更换,更换模块后可以接着使用,极大的节约了资源,减轻学院的开支,降低学员的切割练习成本,让学生的们有更多的人体腹部模型切开缝合实操机会。
[0017]模拟腹膜通过卡件卡于框架上,将模拟腹膜拉紧固定于模拟腹腔开口上方,拉近模拟腹膜与模拟胃肠的距离。不仅避免模拟腹膜移动,而且可练习掌握切开模拟腹膜的力度。避免力度过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腹部切开缝合训练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切开缝合操作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模拟腹膜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模拟腹腔;2、模拟胃肠;3、模拟腹膜;4、切开缝合操作模块;5、卡件;6、框架;41、平板;42、模拟血管;43、输液器;44、皮肤层;45、肌肉层;51、第一夹板;52、第二夹板;53、衔接板;54、凹槽;61、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描述。
[0024]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腹部切开缝合训练模型,包括模拟腹腔1、模拟胃肠2、模拟腹膜3和切开缝合操作模块4,模拟胃肠2设置于模拟腹腔1内;模拟腹腔1顶部开口,围绕开口设有框架6,环绕模拟腹膜3边缘设有卡件5,模拟腹膜3覆盖在开口上方,卡件5卡于框架6上;框架6内壁设有平台61,平台61呈环状,切开缝合操作模块4放置于框架6内且支撑于平台61上方。切开缝合操作模块4包括平板41、模拟血管42和输液器43,模拟血管42嵌入平板41内,模拟血管42与输液器43连通;平板41放置于框架6内且支撑于平台61上方,模拟腹膜3放置在切开缝合操作模块4下方。平台61与框架6顶面的距离与平板41的厚度一致。平板41由硅胶制成形态逼真的皮肤层44和肌肉层45组成,模拟血管42位于皮肤层44和肌肉层45之间;模拟腹膜3采用硅胶制成。模拟血管42呈双排渐开螺旋线状。
[0025]其中,卡件5包括第一夹板51、第二夹板52和连接于第一夹板51侧边缘和第二夹板52侧边缘之间的衔接板53,第一夹板51和第二夹板52之间形成凹槽54,给予凹槽54弹性,框架6卡入凹槽54后,第一夹板51和第二夹板52在弹性作用下夹持框架6。模拟腹膜3设置于第
二夹板52远离衔接板53的边缘且与其固定连接,框架6卡入凹槽54后,第二夹板52与平台61接触。
[0026]本实施例的使用,参考如下步骤:
[0027]使用时,首先,将框架6卡入凹槽54,第一夹板51和第二夹板52在弹性作用下夹持框架6,模拟腹膜3覆盖在模拟腹腔1的开口上方。然后,将平板41放置于框架6内且支撑于平台61上方。使用输液器43的针头刺入模拟血管42内,训练医学生的穿刺技术。最后,医学生在上述模型练习切开、止血、缝合和打结等外科基本操作技术。
[0028]上述腹部切开缝合训练模型的结构简单,且每个结构都有对应的特定功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腹部切开缝合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拟腹腔(1)、模拟胃肠(2)、模拟腹膜(3)和切开缝合操作模块(4),模拟胃肠(2)设置于模拟腹腔(1)内;模拟腹腔(1)顶部开口,围绕开口设有框架(6),环绕模拟腹膜(3)边缘设有卡件(5),模拟腹膜(3)覆盖在开口上方,卡件(5)卡于框架(6)上;框架(6)内壁设有平台(61),平台(61)呈环状,切开缝合操作模块(4)放置于框架(6)内且支撑于平台(61)上方,模拟腹膜(3)放置在切开缝合操作模块(4)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部切开缝合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5)包括第一夹板(51)、第二夹板(52)和连接于第一夹板(51)侧边缘和第二夹板(52)侧边缘之间的衔接板(53),第一夹板(51)和第二夹板(52)之间形成凹槽(54),给予凹槽(54)弹性,框架(6)卡入凹槽(54)后,第一夹板(51)和第二夹板(52)在弹性作用下夹持框架(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部切开缝合训练模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德坤曾家耀朱寿鸿牙韩威赵云黄瑞诚彭华谢艳红田歌劳晓园黎学敏吕丽蓉黄雪妮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