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复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6614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磁复制装置,是在将载带复制信息的主载体(3、4)和接受复制的从属介质(2)相对紧密接合装入夹持器(10)内后,利用磁场施加装置(5)施加复制磁场,进行磁复制的装置,在夹持器(10)和主载体(3、4)之间装配具有弹性特性的材料(6、7),允许主载体(3、4)产生微小弹性变形,提高与从属介质(2)的紧密接合性。这种磁复制装置在将载带复制信息的主载体和接受复制的从属介质相对紧密接合装入夹持器内时,均匀无间隙紧密接合,准确进行无信息遗漏等的磁复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由载带信息的主载体向从属介质进行磁复制的磁复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磁记录介质中,一般希望所谓的高速存取的介质,增加信息量,同时能大容量且廉价地记录更多的信息,更好是能在短时间内从所需部位读取地。作为它们中一例,已知有硬盘、高密度软盘,为实现其大容量,使磁头准确地在狭窄磁道宽度上进行扫描,以高S/N比再生信号。所谓跟踪伺服技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所谓预格式化,是在盘的1周内,以其间隔,记录跟踪用的伺服信号、地址信息信号、再生时间信号等。设定磁头,读取这样预格式化信息后,能修正自己的位置准确地在磁道上移动。现在的预格式化,是使用盘专用的光伺服装置,每1张盘,每1个磁道地进行记录制作。然而,光伺服装置价格很昂贵,制作预格式化时需很长时间,该工序的制造费用占据了大部分的费用,所以希望降低成本化。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不是一个磁道一个磁道地书写预格式化,而是利用磁复制即可实现的方法。作为这种磁复制方法,例如特开昭63-183623号公报、特开平10-40544号公报、特开平10-269566号公报中公开的。磁复制是将主载体和从属介质紧密接触的状态下,施加复制用磁场,进行复制与主载体载带的信息(例如,伺服信号)相对应的磁化图形,不必改变主载体和从属介质的相对位置,静静地即可进行记录,而且能准确地记录下准确的预格式化,也不需要很长时间,短时间内即可完成。另外,磁复制是将主载体和从属介质紧密接合的状态下,施加复制用磁场,进行复制与主载体上载带信息(例如伺服信号)相对应的磁化图形。作为这种磁复制方法,例如召开在特开昭63-183623号公报、特开平10-40544号公报、特开平10-269566号公报中曾给予报导。进而,从属介质像硬盘或高密度软盘一类的圆盘状介质时,在使圆盘状的主载体与该从属介质的单面或两面紧密接合的状态下,利用配置在其单侧或两侧的电磁铁装置、永久磁铁装置形成的磁场施加装置,施加复制磁场。为了提高这种磁复制中的复制质量,最重要的问题是使从属介质和主载体紧密接合,不能留有任何细微间隙。即,当紧密接合不好时,会产生没有引起磁复制的区域,当未引起磁复制时,向从属介质复制的磁信息会产生信号遗漏,导致信号质量降低,在记录信号为伺服信号时,得不到充分的跟踪功能,存在信赖性降低的问题。由以上诸点,在磁复制中,为了使主载体和从属介质形成均匀的紧密接合,没有任何细微间隙,到目前为止提出的方法(特愿2001-144296等),是提高保持主载体的夹持器表面平面度,将该面作为基准对主载体进行真空吸引,提高主载体自身的平面度,可确保主载体和从属介质的紧密接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这种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磁复制装置,通过在主载体和夹持器间设置具有弹性的材料,在磁复制中提高了主载体和从属介质的紧密接合性,提高了复制信号的质量。另外,在以前的磁复制装置中,为了提高从属介质和主载体的紧密接合性,利用挤压装置施加挤压力,相对于主载体挤压从属介质。这种机械压的施加紧密接合力的方式,就获得较大的压力,最适宜,但对主载体和从属介质的紧密接合面,难以施加均匀的压力。就这一点平讲,对装有主载体和从属介质的夹持器内进行真空吸引,被从属介质和主载体获得紧密接合力的真空吸引方式,由于能对整个夹持器的面施加均匀的压力,所以能实现均匀的紧密接合状态,最为理想。然而,上述真空吸引方式中,夹持器内外部分最大压力差为1个大气压,在这种状态下,在主载体和从属介质之间不可能确保充分的紧密接合力。因此,对在真空吸引方式中组合利用螺栓等施加机械的压力,提高紧密接合力进行了研究,但如前所述,施加机械的力时,压力分布会不均匀,存在对复制信号质量产生影响的问题。作为使主载体和从属介质紧密接合的方法,使用具有腔室的真空吸引方式时,由于夹持器的构造,很难提高紧密接合力,同时,紧密接合也不均等,存在产生局部信号遗漏的危险。例如,夹持器具有固定主载体的下侧腔室、和将从属介质向主载体上挤压的上侧腔室,下侧腔室的上面和上侧腔室的下面,通过O环型等密封材料进行接触,使盛放空间形成密闭。在此结构中,当提高内部真空度时,密封材料会被损坏,两上腔室形成直接接触,不可能施加更高的力。由此,紧密接合形成不均等,很容易产生局部的信号遗漏。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诸点,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磁复制装置,在夹持器内只通过真空吸引,就在从属介质和主载体的紧密接合中获得充分的紧密接合力,进行良好的磁复制。上述主载体和从属介质紧密接合不好,有时因主载体和从属介质之间存在附着物而引起,在该附着部分附近,主载体和从属介质之间产生空间,形成紧密接合不好,产生不引起磁复制区域。可知因这种附着物产生的信号遗漏,当多次实施复制时,大多发生在主载体和从属介质紧密接合面的外周部分。分析该附着物的结果,可知多数是与为了提高主载体和从属介质的紧密接合性,盛装两者时介于相对紧密接合的夹持器和从属介质之间的弹性材料相同元素构成的粒子。上述弹性构件是与每次磁复制更换的从属介质相接触的,由于反复进行其接合和脱离,粒状物就会从弹性部件表面脱离下来,形成尘埃,附着在紧密接合面上,导致紧密接合不好。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此类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磁复制装置,在磁复制时可减少信号遗漏的发生,提高信号质量。进而,以前的磁复制是将主载体和从属介质紧密接合进行,这时,在主载体和从属介质紧密接合的状态下,需要进行位置确定,在位置确定时,主载体和从属介质会发生磨擦,伴随着反复磁复制,主载体载带信息的图形面形状(凹凸图形形状)受到摩损,造成复制精度降低。一般讲,凹凸图形的构成是具有凹凸图形的基板上被复上磁性层和润滑层等膜,反复多次与从属介质接合和脱离后,图形上的磁性层等一部分会损落,有时从基板上剥离下来,当凹凸图形的摩损,磁性层的剥离引起复制精度降低时,主载体必须更换,但是,这种主载体的价格很高,使用1张主载体能复制多少张从属介质,在控制磁记录介质的制造费用时,就成为极为重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磁复制方法,用1张主载体可对更多的从属介质进行磁复制,而且能获得良好的复制信号。另外,在主载体分别与从属介质的两个面紧密接合,向两个面施加复制用磁场,同时对两个面进行磁复制时,从属介质的两个面必须分别与主载体形成均的紧密接合,要求更高的紧密接合精度,上述从属介质和主载体装入夹持器内,虽然是形成相对的紧密接合,除对主载体要求其精度外,还要求夹持器的精度,向夹持器内保持的精度。在夹持器的上夹持器和下夹持器之间,配置盛放1张从属介质,其两侧配置2张主载体,施加紧密接合力,形成相对紧密接合后,施加复制用磁场,同时对两面进行磁复制,对复制在从属介质上的磁化图形,研究其信号遗漏的结果,可在两侧的主载体彼此间的位置关系对信号遗漏产生很大的影响。本专利技术鉴于这样的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磁复制装置,在对两面同时进行磁复制时,可提高主载体和从属介质的紧密接合性,并提高了复制信号的质量。本专利技术的磁复制装置,其特征是在将载带复制信息的主载体和接受复制的从属介质相对紧密接合,装入夹持器内后,施加复制用磁场进行磁复制的磁复制装置中,在上述夹持器和主载体之间装有具有弹性特性的材料。上述具有弹性特性材料的杨氏模量,最好在5.0×10-5Pa以上,3.0×10-2P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复制装置,是在将载带复制信息的主载体和接受复制的从属介质相对紧密接合装入夹持器内后,施加复制用磁场进行复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夹持器和主载体之间装配有具有弹性特性的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1-6-21 2001-188223;JP 2001-6-26 2001-193092;1.一种磁复制装置,是在将载带复制信息的主载体和接受复制的从属介质相对紧密接合装入夹持器内后,施加复制用磁场进行复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夹持器和主载体之间装配有具有弹性特性的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弹性特性的材料的杨氏模量为5.0×10-5以上,3.0×10-2Pa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弹性特性的材料的厚度为0.1mm以上,1.0mm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器与所述从属介质之间所加装的、所述具有弹性特性的材料的表面的0.5μm以上粒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川正一新妻一弘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