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及汽车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6503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及汽车车轮,该胎压监测传感器包括气门嘴、壳体和电路板组件。其中,壳体内部具有容纳腔,气门嘴固定在壳体一侧,壳体表面至少开设有两个透气孔,各个透气孔间隙排布于壳体表面,容纳腔通过透气孔与壳体外部导通,用于平衡壳体内外气压。电路板组件,装设在容纳腔内部,包括电路板主体和电池部,电池部与电路板主体电连接,电路板主体用于检测轮胎内压及传输胎压信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壳体表面多透气孔的设置方式以及过滤装置,在保证胎压监测传感器信号强度的基础上,可有效降低透气孔意外封堵的机率,提高了胎压监测传感器的可靠性,减少安全隐患。隐患。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及汽车车轮


[0001]本技术涉及胎压监测装置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及汽车车轮。

技术介绍

[0002]胎压监测系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间接式胎压监测系统,是通过轮胎的转速差来判断轮胎是否异常;另一种是直接式胎压监测系统,通过在轮胎里面加装四个胎压监测传感器,在汽车静止或者行驶过程中对轮胎气压和温度进行实时自动监测,并对轮胎高压、低压、高温进行及时报警,避免因轮胎故障引发的交通事故,以确保行车安全。
[0003]胎压监测传感器一般由传感器主体以及与轮胎相连的气门嘴,传感器主体置于轮胎内部,通过其表面开设的透气孔实现内外气压平衡及胎压检测。但由于自动补胎液的推广使用,对胎压监测传感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自动补胎液以液体的形式存在于轮胎内部,随着轮胎的旋转很容易使自动补胎液封堵住胎压监测传感器表面的透气孔。进而造成胎压监测传感器无法准确检测胎压情况,且不易察觉,具有重大的安全隐患。
[0004]因此,能否设计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在保证胎压监测传感器信号强度的基础上,可有效降低自动补胎液、尘土等物体堵塞透气孔的机率,是本专利想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及汽车车轮,实现了该装置在保证信号强度的基础上,可有效降低透气孔意外封堵的机率,减少安全隐患的目的。
[0006]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包括:气门嘴;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具有容纳腔,所述气门嘴固定在所述壳体一侧,所述壳体表面至少开设有两个透气孔,各个所述透气孔间隔排布于所述壳体表面,所述容纳腔通过所述透气孔与所述壳体外部导通,用于平衡所述壳体内外气压;电路板组件,装设在所述容纳腔内部,所述电路板主体用于检测轮胎内压及传输胎压信息;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装设在所述透气孔处;其中,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壳体内外气压一致,所述过滤装置固定在所述透气孔内侧;在使用状态下,所述胎压监测传感随汽车车轮旋转,所述容纳腔内部气压略高于所述轮胎内气压,以使所述过滤装置挤压所述透气孔处。
[0007]本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本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主要的区别在于,现有胎压监测传感器均只开设有一透气孔,具有被补胎液、尘土或轮胎内其它物体封堵的风险;而本技术方案通过在壳体表面至少开设有两个具有透气孔,且不同透气孔间隔排布,内设过滤装置,多个透气孔同时起到平衡壳体内外气压的作用,在保证胎压监测传感器信号强度的基础上,可有效降低透气孔完全封堵的概率。此外,本技术方案通过在透气孔内侧装设过滤装置,无论在胎压监测传感器自然状态下还是使用状态下均可有效防止补胎液、尘土或轮胎内其它物体的进入,尤其在使用状态下,利用容纳腔内外压差增加了过滤装
置与透气孔连接处的密闭性,进一步进而增加了胎压监测传感器的可靠性,减少安全隐患。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膜,所述过滤膜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其中,所述过滤膜与所述透气孔相对应,所述过滤膜边缘粘附在所述透气孔周围,中部覆盖所述透气孔;或,所述过滤膜与所述透气孔位于同一中心线,所述过滤膜覆盖在所述透气孔内侧,所述过滤膜中部设置有一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一端与所述过滤膜中部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透气孔内部,以使所述过滤膜可回弹附着在所述透气孔处。
[0009]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公开了胎压监测传感器的两种不同形式,本技术方案开创性的在透气孔内侧粘附过滤膜,通过过滤膜对较大杂质的阻拦作用,既不会使壳体内外产生较大的气压差,也可有效减小轮胎内尘土、液体或其它杂质进入壳体内部的风险。有效避免电路板组件发生短路等风险,增加了本装置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此外,另一个技术方案中通过弹性连接件将过滤膜固定在透气孔内侧,当气压内高外低时,通过较小的气压差增加过滤装置与透气孔的密闭性;当气压内低外高时,由弹性连接件拉紧过滤膜,保证过滤膜与透气孔的密闭性。
[0010]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壳体主体和盖体,所述壳体主体开设有一容纳槽,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主体相互扣合以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壳体主体与所述盖体的连接处通过镭射焊封方式密封。
[0011]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公开了壳体主体和盖体的连接方式,壳体主体和盖体通过镭射焊封,具有较好的连接强度和密封性能。再结合透气孔的设计,可达到产品内外气压平衡和气密性测试,确保产品的品质及耐用性。
[0012]进一步地,包括电路板主体和电池部,所述电池部与所述电路板主体电连接;所述壳体表面开设有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所述第一透气孔位于所述盖体表面,所述第二透气孔位于所述壳体主体表面,且所述第一透气孔与所述第二透气孔分别与所述电路板主体相对应。
[0013]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公开了透气孔的具体排布方式,通过将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分别开设于盖体和壳体主体表面,并且使它们与电路板主体相对应,既易于电路板主体散热,又增加传输信号强度,使设备可在正常的环境温度范围内运行,增加了设备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此外,由于胎压监测传感器的气门嘴和盖体朝向轮毂一侧,在轮胎转动的过程中,由于惯性作用,补胎液或其它物体会朝向远离轮毂的一侧运动,最终附着在轮胎内部远离轮毂的一侧。因此,将第一透气孔开设在盖体表面,可有效减少被补胎液等物体封堵的概率。
[0014]进一步地,所述盖体表面还开设有第三透气孔,所述第三透气孔与所述电池部相对应。
[0015]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公开了透气孔的具体排布方式,通过将第三透气孔开设在盖体表面,既减少了被补胎液等物体封堵的概率,同时与电池部相对应,可起到较好的散热效果。
[0016]进一步地,所述容纳槽底面设置有气门嘴固定柱,所述气门嘴固定柱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容纳槽底面的法线方向一致;所述盖体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气门嘴包括气门嘴主体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气门嘴主体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气门嘴主体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台阶,且所述限位台阶
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径、所述连接部外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径,所述连接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位于同一轴线;其中,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对接,所述壳体主体远离所述气门嘴的一侧装设有螺钉,所述螺钉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螺纹孔连接,以固定所述气门嘴。
[0017]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公开了气门嘴、壳体以及电路板组件的固定方式。本技术方案通过螺钉与连接部连接,以装设于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内,利用螺钉与连接部之间的预紧力,依次夹紧盖体、电路板组件和壳体主体。电路板组件与壳体之间不再使用额外的固定螺钉,降低了产品的装配难度和生产成本。
[0018]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主体表面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电路板主体表面通过所述第三通孔套设于所述气门嘴固定柱外侧;所述容纳槽底面设置有若干第一支撑杆,所述盖体朝向所述壳体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相向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气门嘴;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具有容纳腔,所述气门嘴固定在所述壳体一侧,所述壳体表面至少开设有两个透气孔,各个所述透气孔间隔排布于所述壳体表面,所述容纳腔通过所述透气孔与所述壳体外部导通,用于平衡所述壳体内外气压;电路板组件,装设在所述容纳腔内部,所述电路板组件用于检测轮胎内压及传输胎压信息;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装设在所述透气孔处;其中,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壳体内外气压一致,所述过滤装置固定在所述透气孔内侧;在使用状态下,所述胎压监测传感随汽车车轮旋转,所述容纳腔内部气压略高于所述轮胎内气压,以使所述过滤装置挤压所述透气孔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膜,所述过滤膜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其中,所述过滤膜与所述透气孔相对应,所述过滤膜边缘粘附在所述透气孔周围,中部覆盖所述透气孔;或,所述过滤膜与所述透气孔位于同一中心线,所述过滤膜覆盖在所述透气孔内侧,所述过滤膜中部设置有一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一端与所述过滤膜中部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透气孔内部,以使所述过滤膜可回弹附着在所述透气孔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体主体和盖体,所述壳体主体开设有一容纳槽,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主体相互扣合以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壳体主体与所述盖体的连接处通过镭射焊封方式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主体和电池部,所述电池部与所述电路板主体电连接;所述壳体表面开设有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所述第一透气孔位于所述盖体表面,所述第二透气孔位于所述壳体主体表面,且所述第一透气孔与所述第二透气孔分别与所述电路板主体相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表面还开设有第三透气孔,所述第三透气孔与所述电池部相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底面设置有气门嘴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照山林东峰李小亮陶良军郭梦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为彪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