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流泵的泄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6427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流泵的泄压结构,所述控流泵包括泵头体,泵头体内设有第一进水腔、增压腔、出水腔,第一进水腔、出水腔分别与第一进水口、出水口接通,还包括负压阀座,负压阀座内设有真空腔,泵头体内还设有第二进水腔,真空腔通过进水流道与第二进水腔接通,第二进水腔通过单向水流控制结构与增压腔接通,所述第一进水腔、真空腔接通的水路上构成有封水套环及控制封水套环处水路密封或者导通的控流组件,所述出水腔与出水口之间的水路上设有泄压结构,所述泄压结构分别通过负压阀座本体上的回流孔与真空腔导通、及泵头体本体上的泄压孔与出水腔导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较好的对输出水压的控制,出水腔处不易憋压,使得增压隔膜不易损坏,泄压结构简单。泄压结构简单。泄压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流泵的泄压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流体输送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控流泵的泄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供水泵作为流体输送过程中重要的用于对流体做功的设备,在现有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均有广泛的运用。
[0003]现有饮水机在应用供水泵时,通常设置有常压水箱,供水泵从常压水箱中抽水并向加热单元供水。当饮水机系统不设置常压水箱,而改用有压水源向加热单元供水时,供水泵的功能就不充分了,饮水机行业的供水泵既要增加截止功能又要增加流量调节功能,同时在出水口还得具有泄压功能,避免长时间憋压,造成增压隔膜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有压及无压水源且可通过泄压结构控制输出端水压的控流泵。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
[0006]一种控流泵的泄压结构,所述控流泵包括泵头体,泵头体内设有第一进水腔、增压腔、出水腔,第一进水腔、出水腔分别与第一进水口、出水口接通,还包括负压阀座,负压阀座内设有真空腔,泵头体内还设有第二进水腔,真空腔通过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流泵的泄压结构,所述控流泵包括泵头体(02),泵头体(02)内设有第一进水腔(10)、增压腔(17)、出水腔(31),第一进水腔(10)、出水腔(31)分别与第一进水口(01)、出水口(20)接通,还包括负压阀座(11),负压阀座(11)内设有真空腔(09),泵头体(02)内还设有第二进水腔(14),真空腔(09)通过进水流道(12)与第二进水腔(14)接通,第二进水腔(14)通过单向水流控制结构与增压腔(17)接通,所述第一进水腔(10)、真空腔(09)接通的水路上构成有封水套环(32)及控制封水套环(32)处水路密封或者导通的控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腔(31)与出水口(20)之间的水路上设有泄压结构,所述泄压结构分别通过负压阀座(11)本体上的回流孔(24)与真空腔(09)导通、及泵头体(02)本体上的泄压孔(21)与出水腔(31)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流泵的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结构包括泄压腔(26)、封水凸环(25)、泄压弹簧(23)及泄压隔膜(22),泄压腔(26)由负压阀座(11)本体及泵头体(02)本体上的开口状凹槽相互扣合构成,封水凸环(25)设置于泄压孔(21)周边且由泵头体(02)本体构成,泄压隔膜(22)设置于封水凸环(25)处且位于泄压腔(26)内,泄压隔膜(22)周边密封压紧于泵头体(02)与负压阀座(11)之间,泄压隔膜(22)临近周边位置设有回水口(27),泄压弹簧(23)位于泄压腔(26)内且一端作用于泄压腔(26)内壁,另一端作用于泄压隔膜(2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流泵的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流组件包括控制杆(07)、复位弹簧(06)、感压隔膜(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如景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伟力宝电机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