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节水灌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6285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节水灌水装置,包括两个安装座即顶座和底座,安装座上设置有一对喷水组件,喷水组件包括沿球面的弧线轨迹分布的多对喷水臂,喷水臂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喷水软管,安装座的内部设置有塔型的分水机构,分水机构包括分水盘、连接头和分水口,顶座与底座之间设置有接水机构,接水机构包括管组件、堵头和快速接头,管组件包括上下连通设置的立管、方管和横管,快速接头的内部设置有弧形簧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与浇水车水管快速连接,使水依次经过接水机构、分水机构和喷水组件喷出,以多向喷灌的方式完成节水灌水作业,不仅工作效率较高,还有利于提高交通安全性以及高速公路的利用率,设计合理,适合大规模推广。合大规模推广。合大规模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节水灌水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高速公路绿化设施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节水灌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速公路是根据技术等级划分出来的公路类型,级别高于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和等外公路。高速路与快速路的基本结构特点是一致的,绿化隔离带的分隔交通,具有安全功能,绿化带具有美化城市的作用,消除司机视觉上的疲劳,种植乔木绿化带还可以改变道路的空间尺度,使道路空间具有良好的宽高比,同时还有净化环境、减弱噪声、吸收有害气体和释放氧气的作用。绿化隔离带的水分供给一部分来自自然降水,另一部分来自人工浇灌。
[0003]目前,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的浇灌作业是由具有行驶功能与载水功能的具浇水车来完成的。其中,浇水车在高速公路上慢速行驶,在其行驶的过程中由其车上的工作人员将喷水管朝向绿化带,实现浇灌。不过,这种方式不仅会占用高速公路的行车道,而且还会增加高速公路上交通的不安全因素;再者就是,浇水冲击力较大,容易冲折绿化带植物,而且用水量较大,增加了浇水车的通勤次数以及参与浇水的浇水车数量;其次,整个浇水作业的效率较低,工作强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上述浇灌作业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浇水效率较高、对绿化带伤害较低且有利于提高公路利用率的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节水灌水装置。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的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节水灌水装置,包括上下相对分布且结构相同的两个安装座,两个安装座分别为顶座和底座,所述安装座的前侧和后侧为竖直平面,两个竖直平面之间为一体成型的球面,所述球面上设置有一对喷水组件,所述喷水组件包括沿球面的弧线轨迹分布的多对喷水臂,所述顶座上的喷水臂朝下倾斜而底座上的喷水臂朝上倾斜,所述多对喷水臂的长度及其与安装座竖直中心平面的间距互不相同,所述喷水臂的长度轨迹为弧形,所述喷水臂的内部设置有多个与其长度方向一致的喷水软管,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设置有塔型的分水机构,所述分水机构包括多层与多对喷水臂一一对应的分水盘,所述分水盘的内部用来储水,所述分水盘的边缘设置有多个用来连通喷水软管与分水盘的连接头,所述分水机构的中心设置有分水口,所述分水口的一端为封闭端且其另一端为开放端,所述顶座与底座之间设置有与两个分水机构连通的接水机构,所述接水机构包括两个上下对接的管组件,所述管组件包括与安装座连接的立管,所述立管的底部设置有方管,所述方管与立管连通并且其内壁为柱形面,两个管组件的方管上下对接并在二者内部设置有横管,所述横管上设置有与立管连通的通孔,两个方管的一端设置有堵头,所述横管在其靠近方管的另一端外侧设
置有快速接头,所述快速接头包括挡圈,所述挡圈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呈圆形阵列分布的弧形簧片,所述弧形簧片朝向挡圈中心的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挡圈的外缘设置有挡边,所述挡边上设置有用来与浇水车水管连接的卡槽。
[0006]作为优选,所述喷水臂的断面呈等腰梯形,所述喷水臂的端部为曲面,所述曲面的顶端和低端分别与喷水臂的顶面和底面衔接,每个喷水臂的内部设置有三个喷水软管,所述喷水软管的输出端呈三点分布并且喷出方向倾斜朝向曲面的顶端,所述多对喷水臂包括依次分布的第一喷水臂、第二喷水臂、第三喷水臂、第四喷水臂、第五喷水臂和第六喷水臂,所述第一喷水臂、第二喷水臂、第三喷水臂和第四喷水臂的长度按从安装座底部到顶部方向逐渐变长,所述第五喷水臂的长度大于第六喷水臂的长度,所述第五喷水臂和第六喷水臂的弧径方向与第一喷水臂的弧径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喷水臂第二喷水臂、第三喷水臂和第四喷水臂的喷水方向相同,所述第五喷水臂和第六喷水臂的喷水方向与第一喷水臂的喷水方向相反。
[0007]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的多对喷水臂朝其竖直中心平面逐渐靠拢,所述顶座上的多对喷水臂朝其竖直中心平面逐渐分散。
[0008]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头包括竖直部和法兰部,所述法兰部与安装座的内壁连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方管在其远离立管的一端设置有沿其周长分布的连接板,两个方管的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方管在其朝向快速接头的一端设置有凸肩,所述快速接头在其朝向方管的一端设置有法兰板,所述法兰板通过螺栓与两个方管连接,所述法兰板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凸肩配合的限位槽。
[0010]作为优选,所述挡边的边缘设置有与卡槽对应的延伸边,所述延伸边与挡边同心且其长度小于卡槽的长度。
[0011]作为优选,所述立管与安装座之间设置有单向阀。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3]1、本技术提供的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节水灌水装置,通过将浇水车水管快速连接到接水机构上,由接水机构将水经过分水机构提供给两个喷水组件,喷水组件中将水喷到绿化隔离带上,达到节水喷灌的目的。本装置使浇水作业以点分布的形式来完成,不仅节约了浇水作业的时间,降低了工作强度,还有利于提高浇水车在高速公路上的工作安全性,从而提高高速公路的利用率。
[0014]2、本技术提供的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节水灌水装置,安装座与绿化隔离带的布局特点相适应;两个喷水组件可对高速绿化带中不同高度的植被进行喷灌,而且喷水组件的多对喷水臂同时进行多向喷水,再加上与其配套的分水机构与接水机构具有较高的分水效率与接水效率较高,大大提高了本装置在浇水作业中的喷灌效率,节水效果明显。
[0015]3、本技术提供的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节水灌水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空间利用率较高,与浇水车的配合效果较好,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
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节水灌水装置的主视图;
[0018]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底座与设置在底座上的喷水组件的俯视图;
[0019]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节水组件的轴测图;
[0020]图4为实施例提供的节水组件的剖视图;
[0021]图5为实施例提供的喷水臂的轴测图;
[0022]以上各图中:
[0023]1、顶座;
[0024]2、底座;
[0025]3、喷水组件;31、喷水臂;311、第一喷水臂;312、第二喷水臂;313、第三喷水臂;314、第四喷水臂;315、第五喷水臂;316、第六喷水臂;32、喷水软管;
[0026]4、分水机构;41、分水盘;42、连接头;421、竖直部;422、法兰部;43、分水口;
[0027]5、接水机构;51、管组件;511、立管;512、方管;513、横管;514、连接板;515、凸肩;52、堵头;53、快速接头;531、挡圈;532、挡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节水灌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相对分布且结构相同的两个安装座,两个安装座分别为顶座和底座,所述安装座的前侧和后侧为竖直平面,两个竖直平面之间为一体成型的球面,所述球面上设置有一对喷水组件,所述喷水组件包括沿球面的弧线轨迹分布的多对喷水臂,所述顶座上的喷水臂朝下倾斜而底座上的喷水臂朝上倾斜,所述多对喷水臂的长度及其与安装座竖直中心平面的间距互不相同,所述喷水臂的长度轨迹为弧形,所述喷水臂的内部设置有多个与其长度方向一致的喷水软管,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设置有塔型的分水机构,所述分水机构包括多层与多对喷水臂一一对应的分水盘,所述分水盘的内部用来储水,所述分水盘的边缘设置有多个用来连通喷水软管与分水盘的连接头,所述分水机构的中心设置有分水口,所述分水口的一端为封闭端且其另一端为开放端,所述顶座与底座之间设置有与两个分水机构连通的接水机构,所述接水机构包括两个上下对接的管组件,所述管组件包括与安装座连接的立管,所述立管的底部设置有方管,所述方管与立管连通并且其内壁为柱形面,两个管组件的方管上下对接并在二者内部设置有横管,所述横管上设置有与立管连通的通孔,两个方管的一端设置有堵头,所述横管在其靠近方管的另一端外侧设置有快速接头,所述快速接头包括挡圈,所述挡圈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呈圆形阵列分布的弧形簧片,所述弧形簧片朝向挡圈中心的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挡圈的外缘设置有挡边,所述挡边上设置有用来与浇水车水管连接的卡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节水灌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臂的断面呈等腰梯形,所述喷水臂的端部为曲面,所述曲面的顶端和低端分别与喷水臂的顶面和底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志玺姜超李磊王海方唐斌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高速绿色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