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养护用陡坡施工平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3409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公路养护用陡坡施工平衡装置,包括两条绳索,两条所述绳索上设置有第一平衡器和第二平衡器,第一平衡器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竖直部设置有第一穿孔和与第一穿孔连通的第二穿孔,水平部上设置有一对第三穿孔,绳索依次从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和第三穿孔以S形方式穿过并朝下延伸,水平部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耳,第一连接耳上设置有第一吊环组,水平部与第二平衡器通过一对弹簧连接,第二平衡器的两端设置有与两条绳索同时穿接的第四穿孔,第二平衡器的正面设置有第二连接耳,第二连接耳上设置有与第一吊环组通过安全绳连接的第二吊环组。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且有利于提高施工平衡性,适合大规模推广。大规模推广。大规模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养护用陡坡施工平衡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公路养护施工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公路养护用陡坡施工平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公路是指联接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乡村与乡村之间、和工矿基地之间按照国家技术标准修建的,由公路主管部门验收认可的道路,包括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但不包括田间或农村自然形成的小道。公路的组成包括路基、路面、桥梁、涵洞和隧道等。随着公路的快速发展,公路的长度大大增加,公路的养护量随之也增加,而且对养护技术和养护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公路陡峭边坡的稳定性对路面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公路养护作业中需要对陡坡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养护。对以裸露石面为主的陡坡一般采用防护网进行防护,而且需要定期对防护网进行检修。
[0003]目前,对陡坡防护网施工的话,需要在坡面或坡顶放下多个绳索,由多个工人各自从绳索上逐渐滑下来完成施工。由于每个工人基本上都是靠一条绳索来进行拉吊,其平衡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上述在陡坡施工方面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且有利于提高施工平衡性的一种公路养护用陡坡施工平衡装置。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公路养护用陡坡施工平衡装置,包括两条绳索,两条所述绳索上设置有上下分布的第一平衡器和第二平衡器,所述第一平衡器包括一对竖直部和位于竖直部之间的水平部,所述竖直部和水平部连接呈工字型,所述竖直部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穿孔,所述竖直部的侧面设置有与第一穿孔连通的第二穿孔,所述水平部上设置有一对上下贯穿的第三穿孔,所述绳索依次从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和第三穿孔以S形方式穿过并朝下延伸,所述水平部的底部中间设置有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一连接耳上设置有第一吊环组,所述水平部的底部两侧设置有一对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与第二平衡器连接,所述第二平衡器的两端设置有与两条绳索同时穿接的第四穿孔,所述第二平衡器的正面设置有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二连接耳上设置有第二吊环组,所述第一吊环组和第二吊环组通过安全绳连接,所述安全绳朝下延伸。
[000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穿孔的底部设置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警示灯。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平衡器的底部和第二平衡器的顶部均设置有一对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侧面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弹簧连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安全绳包括主绳部,所述主绳部的底端用来与工人的吊具固定连接,所述主绳部的顶端设置有两个分支部,两个所述分支部分别与第一吊环组和第二吊环组连接。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0]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公路养护用陡坡施工平衡装置,采用两条并行的绳索同时与工人的吊具活动配合,且以S形方式穿在第一平衡器和第二平衡器上,而第一平衡器和第二平衡器还通过安全绳与工人的吊具连接并随人下降,以第一平衡器和第二平衡器合理控制并行绳索的间距,有利于提高工人在陡坡施工的平衡性与安全性。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且有利于提高施工平衡性,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公路养护用陡坡施工平衡装置的轴测图;
[0013]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公路养护用陡坡施工平衡装置的主视图;
[0014]以上各图中,1、绳索;2、第一平衡器;21、竖直部;22、水平部;23、第一穿孔;24、第二穿孔;25、第三穿孔;26、第一连接耳;3、第二平衡器;31、第四穿孔;32、第二连接耳;4、第一吊环组;5、弹簧;6、第二吊环组;7、警示灯;8、安全绳;81、主绳部;82、分支部;9、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001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7]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公路养护用陡坡施工平衡装置,包括两条绳索1,一个施工工人配套两条并行的绳索1,两条绳索1同时与工人的吊具活动配合,工人用自锁扣对绳索1进行卡死或释放以达到沿绳索1下降的目的。其中,自锁扣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地,本技术在两条所述绳索1上设置有上下分布的第一平衡器2和第二平衡器3,第一平衡器2包括一对竖直部21和位于竖直部21之间的水平部22,竖直部21和水平部22连接呈工字型,竖直部21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穿孔23,竖直部21的侧面设置有与第一穿孔23连通的第二穿孔24,水平部22上设置有一对上下贯穿的第三穿孔25,绳索1依次从第一穿孔23、第二穿孔24和第三穿孔25以S形方式穿过并朝下延伸,水平部22的底部中间设置有第一连接耳26,第一连接耳26上设置有第一吊环组4,水平部22的底部两侧设置有一对弹簧5,弹簧5的底部与第二平衡器3连接,第二平衡器3的两端设置有与两条绳索1同时穿接的第四穿孔,第二平衡器3的正面设置有第二连接耳32,第二连接耳32上设置有第二吊环组6,第一吊环组4和第二吊环组6通过安全绳8连接,安全绳8朝下延伸。
[0018]在本装置中,两条并行的绳索1以S形方式从第一穿孔23、第二穿孔24和第三穿孔
25穿在第一平衡器2上,并且从第二平衡器3穿出;同时,第一平衡器2和第二平衡器3还通过安全绳8与工人的吊具连接,安全绳8带动第一平衡器2和第二平衡器3同步运动,即随人下降,而第一平衡器2和第二平衡器3下降的过程中始终控制两条绳索1并行,能够为工人提供拉力和摩擦力;两条绳索1在第一平衡器2上出现两次方向的转折,令第一平衡器2对绳索1还起到较小的制动作用,特别是第一平衡器2瞬间出现偏头的情况,另一个第一平衡器2能够增加制动力,以避免出现过分的倾斜,第一平衡器2在工人抓持绳索1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加与绳索1的摩擦力和拉力,以保证下降动作的平衡性与稳定性。弹簧5连接第一平衡器2和第二平衡器3,一方面可以避免第一平衡器2在拉力作用下出现翻板的情况,另一方面则能保证工人在下降过程中能够带着第一平衡器2和第二平衡器3同时下移。
[0019]为了提高施工作业的安全性,本技术在第一穿孔23的底部设置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警示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养护用陡坡施工平衡装置,包括两条绳索,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绳索上设置有上下分布的第一平衡器和第二平衡器,所述第一平衡器包括一对竖直部和位于竖直部之间的水平部,所述竖直部和水平部连接呈工字型,所述竖直部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穿孔,所述竖直部的侧面设置有与第一穿孔连通的第二穿孔,所述水平部上设置有一对上下贯穿的第三穿孔,所述绳索依次从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和第三穿孔以S形方式穿过并朝下延伸,所述水平部的底部中间设置有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一连接耳上设置有第一吊环组,所述水平部的底部两侧设置有一对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与第二平衡器连接,所述第二平衡器的两端设置有与两条绳索同时穿接的第四穿孔,所述第二平衡器的正面设置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应喆郭伟传李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高速绿色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