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站轨道联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6053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进站轨道联接组件,用于设置在制衣吊挂系统的进站位置处,包括设于一端的联接件,联接件用于与进站变轨轨道联接,还包括凹槽式的托接部以及设置在托接部上方的卡合部和固定部,托接部、卡合部以及固定部形成了插接口,用于插接进站轨道,固定部的一端与托接部靠近联接件的一端相联接,固定部的另一端与进站轨道相联接。该联接组件将进站变轨轨道与进站轨道相联接,托接部、卡合部以及固定部形成了一个插接口,用于插接进站轨道,从而实现了对进站轨道四周面的限制;固定部的一端与托接部靠近联接件的一端相联接,固定部的另一端与进站轨道相联接,固定部给予进站轨道向上的拉力,从而抵消进站轨道自身的重力,使得进站轨道与联接组件能够牢固联接,避免了进站轨道从该联接组件上滑落。免了进站轨道从该联接组件上滑落。免了进站轨道从该联接组件上滑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进站轨道联接组件
[0001]

[0002]本技术涉及一种制衣吊挂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联接进站轨道的联接组件。

技术介绍

[0003]吊挂系统如今大多被应用于服装、家纺的制造流水线中。吊挂系统的结构包括环轨,在环轨上并列的位置上设有驱动链,并且在环轨的走向上间隔地设置有若干工作站。操作人员就坐在工作站的下方,对输送到相应工作站位置处的布料裁片进行缝制。操作人员在对布料裁片缝制完毕后,需要把缝制完毕的布料裁判重新放置到吊挂系统中,以便于环轨把布料裁判运送到下一个工作站,下个工作站的操作人员完成下一道工序。
[0004]现有的吊挂流水线上的衣架从环轨进入进站轨道,需要经过变轨机构。变轨机构和进站轨道之间需要联接组件进行联接两者,如中国专利CN202020430637.5中公开的一种智能制衣吊挂系统衣架进站变轨机构,其中连接框作为联接组件,该联接组件为“匚”形,进站轨道插接到联接组件中,并且联接组件的的底端部与进站轨道通过螺钉进行固定联接。
[0005]但是由于进站轨道在吊挂系统中都是处于倾斜放置的状态,进站轨道具有自身的重力,会有向下滑落点的趋势。所以吊挂系统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进站轨道会有向下滑落的现象,从而使得吊挂系统的总控制器设置衣架在进站轨道上滑动的时间与实际情况不一致,影响了该吊挂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进站轨道联接组件,该联接组件能够牢固联接进站轨道,以避免进站轨道向下滑落。
[0007]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进站轨道联接组件,用于设置在制衣吊挂系统的进站位置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一端的联接件,联接件用于与进站变轨轨道联接,还包括凹槽式的托接部以及设置在托接部上方的卡合部和固定部,托接部、卡合部以及固定部三者形成了插接口,用于插接进站轨道,固定部的一端与托接部靠近联接件的一端相联接,固定部的另一端与进站轨道相联接。
[0008]实际应用中,进站轨道联接组件用于联接进站变轨轨道与进站轨道,进站轨道联接组件的托接部、卡合部以及固定部形成了插接口,用于插接进站轨道,从而实现了对进站轨道四周面的限制。固定部的一端与托接部靠近联接件的一端相联接,固定部的另一端与进站轨道相联接,实现了对进站轨道长度方向上的固定,从而完成了对进站轨道的完全固定;并且固定部给予进站轨道向上的拉力,从而抵消进站轨道自身的重力,从而解决了进站轨道向下滑落的问题。
[0009]进一步的,托接部的内壁底面上一体成型有向外伸出的卡体,卡体用于插入到进站轨道上卡口中。在进站轨道上设置有与卡体相配合的卡口,进站轨道更不易从进站轨道联接组件上滑落,本联接组件对进站轨道联接的防脱效果好。
[0010]进一步的,托接部的其中一侧壁外表面设有沿侧壁长度方向排列的刻度线。大多数的吊挂系统都是由多个标准的零部件组成,零部件由工作人员进行装配。所有的进站轨道都是相同长度的,但是有时需要进站轨道倾斜角度不同,所以每一个进站轨道与进站轨道联接组件的联接位置都不同。因此可以在进站轨道联接组件其中一侧壁外表面上设有沿侧壁长度方向有序排列的刻度线,能够便于工作人员根据图纸要求的尺寸将进站轨道联接到进站轨道联接组件上与刻度对应的联接位置处。
[0011]进一步的,固定部上与刻度线相对应地设有多个椭圆形通孔,该椭圆形通孔沿托接部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椭圆形通孔中设有螺钉,用于与进站轨道螺纹联接。椭圆形通孔与刻度线对应设置,使得进站轨道插入到该联接组件上任意位置时,固定部上都具有相应的椭圆形通孔用于螺钉穿过,从而实现与进站轨道的联接。
[0012]进一步的,托接部靠近联接件的一端部内壁上一体成型有向外伸出的挡体。该挡体的设置可以控制进站轨道插入进站轨道联接组件的最大深度。
[0013]进一步的,固定部的下表面设有与挡体相对应地向下延伸的凸体,凸体上螺纹联接有螺钉,螺钉与托接部螺纹联接。凸体与挡体的内侧外侧面平齐,进站轨道一端部能够与挡体相抵,这样保证了进站轨道的一端部能够插入该联接组件上最深的位置处。
[0014]进一步的,托接部通过另一侧壁与卡合部相联接,卡合部的下表面与侧壁和挡体形成的上表面相吻合。
[0015]进一步的,托接部与卡合部之间形成有凹槽,用于插接进站轨道上的突体。凹槽的设置使得该联接组件与进站轨道的联接更加牢固,从而使得进站轨道不易从该联接组件上滑落。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该联接组件将进站变轨轨道与进站轨道相联接,托接部、卡合部以及固定部形成了一个插接口,用于插接进站轨道,从而实现了对进站轨道四周面的限制;固定部的一端与托接部靠近联接件的一端相联接,固定部的另一端与进站轨道相联接,固定部给予进站轨道向上的拉力,从而抵消进站轨道自身的重力,使得进站轨道与联接组件能够牢固联接,避免了进站轨道从该联接组件上滑落。
附图说明
[0017]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吊挂系统进站轨道联接组件立体图。
[0018]图2: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进站轨道联接组件和进站轨道立体图。
[0019]图3: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进站轨道联接组件爆炸图。
[0020]图4:图2进站轨道联接组件和进站轨道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0021]图中:1、进站变轨轨道;2、进站轨道联接组件;3、进站轨道;21、联接件;22、托接部;23、固定部;24、卡合部;221、其中一侧壁;222、另一侧壁;223、刻度线;224、卡体;225、挡体;231、凸体;232、椭圆形通孔;233、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进站轨道联接组件2用于联接进站变轨轨道1与
进站轨道3。该联接组件2一端设置有联接件21,该联接件21与进站变轨轨道1相联接。该联接组件2还包括凹槽式的托接部22、固定部23和卡合部24,固定部23和卡合部24设置在托接部22的上方,托接部22、固定部23和卡合部24三者联接在一起后而形成了插口,进站轨道3插入该插口,从而实现了对进站轨道3的四周面进行限制。固定部23的一端与托接部22相联接,固定部23的另一端与进站轨道3相联接。
[0024]如图3所示,托接部22的其中一侧壁221外表面上设有沿侧壁长度方向有序排列的刻度线223,用于方便工作人员确定进站轨道3在联接组件2上的安装位置。托接部22靠近联接件21的一端部内壁上一体成型有向外伸出的挡体225,该挡体225沿托接部22的内周方向延伸,刻度线223的第一条线与挡体225内端外侧面平齐。挡体225内端外侧处是进站轨道3插入该联接组件2深度最深的位置,刻度线223的开始线也应当此位置,使得所有能够安装的位置都有相对应的刻度线223。
[0025]如图3所示,固定部23为横置的“L”形,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站轨道联接组件,用于设置在制衣吊挂系统的进站位置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一端的联接件,联接件用于与进站变轨轨道联接,还包括凹槽式的托接部以及设置在托接部上方的卡合部和固定部,托接部、卡合部以及固定部三者形成了插接口,插接口用于插接进站轨道,固定部的一端与托接部靠近联接件的一端相联接,固定部的另一端与进站轨道相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站轨道联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托接部的内壁底面上一体成型有向外伸出的卡体,卡体用于插入到进站轨道上的卡口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站轨道联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托接部一侧壁外表面上设有沿侧壁长度方向排列的刻度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站轨道联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固定部上与刻度线相对应地设有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端文赵喆吕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铱腾自动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