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大电流试验快速接线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6032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定子大电流试验快速接线钳,包括本体,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拼接杆,本体的底部开设有与拼接杆配合使用的配合孔,拼接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配合环,本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配合环的顶部开设有与固定块配合使用的卡槽,卡槽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本体、拼接杆、配合孔、配合环、固定块、卡槽、限位槽、限位机构、限位杆、滑套、连接块、滑杆、弹簧、牵引块、调节机构、调节杆、传动块、传动杆、固定槽、传动槽、调节孔和限位孔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定子大电流试验快速接线钳由于与加长杆之间连接处螺纹磨损,容易导致使用时发生晃动,不够稳定的问题。稳定的问题。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子大电流试验快速接线钳


[0001]本技术属于接线钳
,尤其涉及定子大电流试验快速接线钳。

技术介绍

[0002]接线钳是用来卡住BNC连接器外套与基座的,它有一个用于压线的六角缺口,一般这种压线钳也同时具有剥线、剪线功能,三用接线钳,功能多,结实耐用,是信息时代,现代家庭常备工具,能制作RJ45网络线接头,RJ11电话线接头、4P电话线接头,集成接线钳所有功能,能方便进行切断、压线、剥线等操作,它由铁制而成,适用于RJ45,RJ11型网线,经硬化及染黑处理,体型轻巧且坚固,是您安装网络制作优质网线必备的工具。
[0003]接线钳通常用于对一些线路的连接,接线钳的种类很多,其中包括定子大电流试验快速接线钳,定子大电流试验快速接线钳在使用时会在底部以螺纹方式拼接有一根加长的杆子,长时间使用会导致螺纹连接处发生磨损,导致定子大电流试验快速接线钳在使用时极其不稳定,影响其正常使用,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定子大电流试验快速接线钳由于与加长杆之间连接处螺纹磨损,容易导致使用时发生晃动,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定子大电流试验快速接线钳,具备提高定子大电流试验快速接线钳稳定性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定子大电流试验快速接线钳由于与加长杆之间连接处螺纹磨损,容易导致使用时发生晃动,不够稳定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定子大电流试验快速接线钳,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拼接杆,所述本体的底部开设有与拼接杆配合使用的配合孔,所述拼接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配合环,所述本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配合环的顶部开设有与固定块配合使用的卡槽,所述卡槽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部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限位机构,两个限位机构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贯穿至卡槽的内部,且与限位槽配合使用,所述固定块远离拼接杆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靠近固定块的一侧贯穿至固定槽的内部。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两个限位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贯穿至卡槽的内部,且与限位槽配合使用,所述限位杆的表面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滑套的一侧与固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左侧所述连接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牵引块,所述牵引块靠近限位杆的一侧与限位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与调节机构配合使用。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所述调节杆靠近固定块的一侧贯穿至固定槽的内部,且固定连接传动块,所述传动块远离拼接杆一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与限位杆配合使用。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右侧开设有传动槽,所述传动槽与传动杆
配合使用。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块远离拼接杆的一侧开设有与调节杆配合使用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与固定槽相互连通。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与限位杆配合使用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固定槽相互连通。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本体、拼接杆、配合孔、配合环、固定块、卡槽、限位槽、限位机构、限位杆、滑套、连接块、滑杆、弹簧、牵引块、调节机构、调节杆、传动块、传动杆、固定槽、传动槽、调节孔和限位孔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定子大电流试验快速接线钳由于与加长杆之间连接处螺纹磨损,容易导致使用时发生晃动,不够稳定的问题。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机构,能够通过弹簧产生的弹力推动牵引块沿着滑杆的轨迹向远离连接块的一侧移动,牵引块带动限位杆使两个限位杆相互远离的一侧经过限位孔进入限位槽的内部,从而固定固定块的位置,进而固定本体的位置,提高其稳定性。
[0014]3、本技术通过设置调节机构,能够通过沿着调节孔的轨迹向下推动调节杆,调节杆带动传动块向下移动,传动块带动传动杆向下移动,通过传动杆表面挤压传动槽的内壁,推动两个限位杆向相互靠近的一侧移动,使两个限位杆相互远离的一侧缩回限位孔的内部,此时便可以通过对准固定块与卡块之间的位置,将拼接杆插入配合孔内部,同时使固定块进入卡槽的内部,提高了其稳定性。
[0015]4、本技术通过设置传动槽,能够对传动杆与限位杆起到连接作用,同时避免传动杆带动限位杆移动时发生卡死的现象。
[0016]5、本技术通过设置调节孔,能够限制调节杆的位置,为调节杆提供移动轨迹,同时使调节杆带动传动块移动时位置不会发生偏移。
[0017]6、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孔,能够限制限位杆的位置,为限位杆提供移动轨迹,使限位杆可以经过限位孔进入限位槽的内部,同时提高其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固定块右视的剖视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配合环右视的剖视图。
[0022]图中:1、本体;2、拼接杆;3、配合孔;4、配合环;5、固定块;6、卡槽;7、限位槽;8、限位机构;801、限位杆;802、滑套;803、连接块;804、滑杆;805、弹簧;806、牵引块;9、调节机构;901、调节杆;902、传动块;903、传动杆;10、固定槽;11、传动槽;12、调节孔;13、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0025]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子大电流试验快速接线钳,包括本
体1,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拼接杆2,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与拼接杆2配合使用的配合孔3,拼接杆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配合环4,本体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配合环4的顶部开设有与固定块5配合使用的卡槽6,卡槽6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限位槽7,固定块5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10,固定槽10内部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限位机构8,两个限位机构8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贯穿至卡槽6的内部,且与限位槽7配合使用,固定块5远离拼接杆2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机构9,调节机构9靠近固定块5的一侧贯穿至固定槽10的内部。
[0026]参考图2,限位机构8包括限位杆801,两个限位杆801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贯穿至卡槽6的内部,且与限位槽7配合使用,限位杆801的表面套设有滑套802,滑套802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03,连接块803远离滑套802的一侧与固定槽10的内壁固定连接,左侧连接块80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杆804,滑杆804的表面套设有弹簧805,弹簧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定子大电流试验快速接线钳,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拼接杆(2),所述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与拼接杆(2)配合使用的配合孔(3),所述拼接杆(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配合环(4),所述本体(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所述配合环(4)的顶部开设有与固定块(5)配合使用的卡槽(6),所述卡槽(6)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限位槽(7),所述固定块(5)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10),所述固定槽(10)内部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限位机构(8),两个限位机构(8)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贯穿至卡槽(6)的内部,且与限位槽(7)配合使用,所述固定块(5)远离拼接杆(2)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机构(9),所述调节机构(9)靠近固定块(5)的一侧贯穿至固定槽(10)的内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大电流试验快速接线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8)包括限位杆(801),两个限位杆(801)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贯穿至卡槽(6)的内部,且与限位槽(7)配合使用,所述限位杆(801)的表面套设有滑套(802),所述滑套(802)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03),所述连接块(803)远离滑套(802)的一侧与固定槽(10)的内壁固定连接,左侧所述连接块(80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杆(8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银波蔡爱兵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铂信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