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允许最高温度的动态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65382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允许最高温度的动态调整方法,即:A,建立大体积混凝土各个高程应力与温度过程线之间的关系;B,求解达到温度峰值的允许时间;C、求解任意高程情况下的允许最高温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确定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标准时不仅考虑各高程距离建基面的高度,还考虑各高程混凝土内部的应力,即各高程浇筑温度、允许的最高温度、到达温度峰值的时间之间的关系。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障施工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节约施工费用。的节约施工费用。的节约施工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体积混凝土允许最高温度的动态调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态调整大体积混凝土允许最高温度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水电工程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许多水工结构设计规范中,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的条文仅规定了基础约束区(即强约束区和弱约束区)混凝土的允许温差,即距离建基面h高度范围内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之差ΔT。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

2005又规定了基础温差,即距离建基面0.4L(L为浇筑块长边尺寸)高度的基础约束区内混凝土的最高温度和该部位稳定温度之差。在工程设计时,设计人员通常按照设计规范进行设计,使混凝土内部的基础温差小于允许温差,如表1设计规范给出了不同高度、不同长度的大体积混凝土允许温差。
[0003]表1基础约束区混凝土允许的温差ΔT(℃)
[0004][0005]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大家普遍认为在确定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允许的最高温度时不能仅仅按照设计规范进行设计,不能仅仅考虑基础约束区距离建基面的高度h,还应该考虑约束区的应力。因为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的目的是防止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而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的原因是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导致产生裂缝。
[0006]而且,有限元计算结果也表明,当坝体底宽较大时,约束区内不同高程,其最高温度、应力相差较大,远离建基面混凝土的允许温差可以进一步放宽。例如,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桑日县境内的大古水水电站,是雅鲁藏布江中游桑日县至加查县峡谷段的第二级电站,其上游距规划开发的巴玉水电站约8km,下游距规划开发的街需水电站和在建的藏木水电站分别约7km和18km。以该水电站的温控计算结果为例,该水电站距离建基面不同高程的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和最大应力如表2所示。大古水电站基建面附近稳定温度在9℃左右,距离建基面10m处混凝土最高温度略大于距离建基面3m处混凝土最高温度,但是,距离建基面10m处的混凝土应力明显小于距离建基面3m处的混凝土。由此可见,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而言,混凝土内部允许的最高温度与混凝土内部的应力是有关系的!
[0007]表2不同高度温度和顺河向应力峰值
[0008]高度/m1.02.03.05.010.015.025.035.045.0最高温度/℃24.3221.1120.5521.3921.1720.4917.1117.522.09最大应力/MPa1.020.920.930.910.750.550.12

0.020.20
[0009]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过程为先温升后温降。温升阶段形成压应力,温度降低阶段形成拉应力;温升阶段的压应力一般小于温降阶段形成的拉应力,故大体积混凝土达到稳定温度时往往内部表现为拉应力。目前的设计规范仅规定了允许温差和基础温差,而未建立浇筑温度和最高温度的关系。当最高温度和混凝土稳定温度一致时,混凝土达到稳定温度时候的应力和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密切相关,最高温度一定时,混凝土浇筑温度越低,温升阶段形成的压应力越大,混凝土达到稳定温度时拉应力越小。
[0010]故,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在设计混凝土浇筑温度时,不仅要考虑允许温差,还需要考虑允许的最高温度;而,不同高程,允许的最高温度应该是不同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11]鉴于目前设计规范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允许最高温度的动态调整方法。该方法在确定大体积混凝土允许最高温度时,不仅考虑各高程距离建基面的高度,还考虑各高程混凝土内部的应力,即各高程应力与浇筑温度、允许的最高温度、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之间的关系。
[00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允许最高温度的动态调整方法,它包括如下内容:
[0013]A、建立大体积混凝土各个高程应力σ与温度过程线之间的关系:
[0014][0015]其中:T(t,T(h)
max
,T
p
,t
max
,T
f
,t
f
)为温度发展过程;T
p
为浇筑温度;T(h)
max
为各个高程温度峰值;t
max
为到达温度峰值的时间;T
f
为最低温度,t
f
为到达最低温度的时间,t为时间,h为与建基面的距离,C
r
为徐变影响系数;α为混凝土线膨胀系;
[0016]其中,T
p
、T
f
和t
f
根据设计取值,为已知条件;C
r
为徐变影响系数,可参考规范取值;
[0017]其中,k(h)为一个与高程相关的系数,其随浇筑高度的不同而变化,见下表:
[0018]表 系数k(h)随高度变化表
[0019]高度(m)1.652.22.753.855.57.710.4515.95k(h)10.990.970.930.870.790.710.56
[0020]当混凝土内部的温升、温降控制曲线为直线时,大体积混凝土各个高程应力σ与温度过程线之间的关系为:
[0021][0022]其中:α为混凝土线膨胀系数,根据试验取值,为已知条件;E为弹性模量终值,a和b为混凝土弹性模量发展参数;
[0023]B、求解达到温度峰值的允许时间t
max
[0024][0025]其中:σ
tf
为到达最低温度时允许的拉应力,T(1.65)
max
为设计规范规定的距离建基面1.65米处混凝土允许最高温度;
[0026]C、求解任意高程情况下的允许最高温度T(h)
max
[0027][0028]本专利技术在确定大体积混凝土允许最高温度时,不仅考虑各高程距离建基面的高度,还考虑各高程混凝土内部的应力,即各高程浇筑温度、允许的最高温度、到达温度峰值的时间之间的关系。本专利技术在保障施工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节约施工费用。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标准动态调整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及特征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对此处公开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不应该视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其目的是使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显而易见。
[003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319

2005)《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规定》规定混凝土基础温差应力的计算方法为:
[0032][0033]其中:C
r
为徐变影响系数,缺乏资料时,可取0.5;R为约束系数;E
c
为混凝土弹性模量;μ为混凝土破泊松比;α为混凝土线膨胀系数;T
p
为混凝土浇筑温度;T
f
为内部混凝土最低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允许最高温度的动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内容:A、建立大体积混凝土各个高程应力σ与温度过程线之间的关系:其中:T(t,T(h)
max
,T
p
,t
max
,T
f
,t
f
)为温度发展过程;T
p
为浇筑温度;T(h)
max
为各个高程温度峰值;t
max
为到达温度峰值的时间;T
f
为最低温度,t
f
为到达最低温度的时间,t为时间,h为与建基面的距离,C
r
为徐变影响系数;α为混凝土线膨胀系;其中,T
p
、T
f
和t
f
根据设计取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继敏曾新华徐林鄢江平胡书红魏宝龙朱振泱徐建军刘毅殷亮张磊魏海宁黄熠辉
申请(专利权)人: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